陶行知教育思想价值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2020-12-28 02:07王稼伟
华人时刊·校长 2020年4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陶行知校企

王稼伟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思想家之一。陶行知先生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遂改本名为“行知”,且终生以此自勉。在批判继承杜威“教育即生活”思想的基础上,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以及“教学做合一”的主张,从而建构形成了“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体系。先生的教育思想全面系统、内涵丰富,在近百年后的今天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作为一名伟大的平民教育家,先生倾心于教书育人,执著于办学兴教,致力于科教救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时至今日,先生的警言依然是中国教育界最具感召力的声音。从先生的教育思想中汲取精髓,办教育、治学校、育人才,当是对先生最好的纪念。

陶行知的职业教育观及其现代价值

关于职业教育,陶行知先生认为准确地把握职业教育的内涵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前提。“惟其不明乎此,故广之而训作生活,或狭之而训作衣食;训至彼一是非,此一是非,议论纷纭,莫衷一是。”上世纪初,在职业教育被歧视的逆境下,先生挺身而出,奋然执笔,为职业教育正名,大力倡导职业教育,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史上的不朽篇章。先生认为“欲职业教育之卓著成效,必自确定一正当之主义始”,职业教育的正当主义就是“生利主义”。先生指出“生利有两种:一日生有利之物,如农产谷,工制器是;二日生有利之事,如商通有无,医生治病是。前者以物利群,后者以事利群,生产虽有事物之不同,然其有利于群者一”。先生从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视角深刻揭示了职业教育富国利民的本质属性。他认为职业教育的功能是为民“生利”,其目标就是培养能够为人民群众“生利”的人。这与我们今天所认同的,职业教育是关系人民福祉的“民生教育”及“终身教育”的观点是一致的。

职业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即是面向“劳动”、面向“岗位”的教育。考察世界各国经济与职业教育發展的历史,但凡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职业教育也是发达的。中国是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岗位教育需求和就业需要,才能满足国家培养高素质产业大军的迫切需要,才有可能实现将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职业教育亦是 “平民教育”。她为使每个学生(包括社会成员)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提供了可能,“是实现人的尊严、择业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终身教育”,即先生所言的“为民生利”。

然而,毋庸讳言,受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直至今日,职业教育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依然相对薄弱,职业教育的战略重要性依然尚未完全体现,甚或我们职教系统内部还有一些观念有待转变。倘若公民、学校和社会均能认识到职业教育所承载的重要社会责任,那末,职业教育的重要价值必将得到更为昭然的彰显。因此,在新的时期,我们再读先生的职业教育论,依然是非常必要的。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办学论及其现实意义

陶行知先生的“生利主义”职业教育观和“生活教育”思想历久弥新。先生在《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一文中精辟地论述了职业教育的开展和职业学校的建立应具备的“师资、课程、设备和生源”四大要素,创建了比较完整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我国职业教育在“以能力为本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治校的理念下,确立了“校企合作”的基本办学模式,这与先生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职业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成长于工业革命,与企业合作是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社会对职业学校的期待已从“规范”转向“优质”的今天,我们更要积极探索和建立有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坚持和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和推动校企融合,探索和实践校企一体。融产业入专业,引企业进校园,形成校企合作办学共同体,共建专业,共育人才,这是职业教育优质发展的不二选择。

基于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职业教育要积极探索“工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学融合”意指: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工学六融合”与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是暗合的。现代职业学校要积极探索“工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养成规律,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探索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构建起“校企对接、工学融合、做学教合一、多元评价”的人才培养体系。

陶行知的“行知合一”教学论及其现实启示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先生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回眸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从先前的“纸上谈兵”到现在的“理实一体”“项目教学”,我们均能非常清晰地触摸到先生的教学思想。先生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先生的高论是我们当前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南。“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形式是丰富的,包括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教学、场景教学、仿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它的本质是以生为本。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针对专业特色、课程特点、学生特点,从实际、实用和实效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方案,实现“联通岗位、双师共育”的职业学校课堂重构。

先生认为“职业学校之课程,应以一事之始终为一课。每课有学理,有实习,二者联络无间,然后完一课即成一事。”当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推广的模块化课程开发与先生的见地是相通的。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是对教育内容的开发和重组,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知识单元,或是一个操作单元。其开发原则是:以与岗位项目对接为目的,遵循项目教学的原则,坚持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设计,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或技能培训有机结合,以项目课题为单位编写校本教材,以教学周为单位编排教学计划,以实训车间或实习工厂作教学场所,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开展教学,以“教——学——做”有机融合为常态教学过程。先生指出“职业课程之配置,需以充分生利为标准,事之可附者附教之,事之可兼者兼教之。”,此论当是我们课程开发的指引。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启示

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科教救国,用毕生的心血努力践行平民教育,先生遵循“生活教育”理论,致力于平民教育,创办了各类新型学校。先生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人民的教育,他的“生活教育”是为了大众的教育,为了平民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教育的理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和政府的重视。终身教育是实现劳动者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更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时代要求。承担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终身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社会使命和重要担当。因此,作为现代职业学校,我们要积极探索办学形式多样化发展路径,将致力于人民大众的终身教育作为办学追求,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衔接,建设“没有围墙的学校”,积极参与社会“再就业工程”,提供各种再就业培训,积极开发课程,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岗位的公民“再学习”需求,发挥职业教育的终身教育功能。

今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 129周年,沿循先生的思想轨迹,践行先生的思想理念,让先生的思想之树弥新,开创职业教育更为灿烂的明天,当是我们对先生最好的纪念。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陶行知校企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关于高校教师对终身教育认可度的研究报告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陶行知夜归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我国终身教育立法的特点、偏差与改进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两岸终身教育法律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