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娴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通过在教学模式中引入STEAM教育理念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STEAM教育理念及该理念下科学校本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并通过创设STEAM教育教学情境、优化科学课程常规教学模式、深度分析学生科学学习过程、合理设计科学校本课程活动、提升学生科学实践操作水平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小学生学科素养。
【关键词】STEAM教育理念 科学校本课程 教学模式 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5-0102-02
小学科学课程中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等。为贴合当前新课标的教学思想,需在关注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应当重点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其在未来的成长中能够成为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助力。因此,在小学科学校本课程教学模式中融入STEAM教育理念很有必要,小学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以便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一、STEAM教育理念概述
STEAM教育理念是基于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在《本科的科学、数学和工程教育》报告中首次提出的STEM教育理念而出现的,是一种集合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综合教育,同时也是一种以探究活动、项目实践以及解决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式。这种教育理念与传统的单科教育及重视书本的教育模式相比较,倡导任何的成功都需要介于多种能力,并提出优秀的人才需要综合性发展。在小学科学校本课程教学中应用这一教育理念,能激发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并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STEAM教育理念下科学校本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
(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在小学科学校本课程教学中应用STEAM教育理念时需要结合自身教学水平及相关知识点进行细致化教学,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在设计具体教学活动时需要遵循一定原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应当始终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基准进行教学。同时,还应当结合小学科学学科特点开发课程教学模式,需借助小学科学中的大概念引导学生从中产生较强的思维能力,并且需要依据小学教育课程标准让其顺利完成科学进阶任务,以此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科学教学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作为中心开展课堂活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过于注重学生学科成绩而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过多知识,甚至不为学生创造适合个体发展的空间,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成果都不太理想。而今在小学科学校本课程教学中应用STEAM教育理念时,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探索,而自身只需在旁承担引导职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而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各个学校开始利用智能教学手段实施教学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更要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合理设计教学活动。
(三)明确活动设计目标。在小学科学校本课程教学中应用STEAM教育理念,教师还必须在教学中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以此为师生提供更加清晰的教学与学习方向,这也是STEAM教育理念深得人心的重要原因。另外,在STEAM教育理念下,教師的教学重点不再是单纯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而是侧重于为学生传递一个运用知识实现创新发展的思想,并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他们的成就感与获得感,从而让他们在科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较强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四)基于实践设置主题。教师在设置科学教学活动时需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践内容,合理设置活动主题,以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另外,在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现实”的意识,保证学生所学到的操作技能、情感表达等知识都能为小学生的终身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三、STEAM教育理念下科学校本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一)创设STEAM教育教学情境。培养小学生的学科素养是当前新课标中的重点内容。在当前科学校本课程教学活动中应用STEAM教育理念,首先教师必须结合科学学科的教学标准为学生寻找更加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学习资料,巧妙为学生创设STEAM教育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受到教育,逐渐形成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并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因为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科技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通过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创设STEAM教育教学情境有助于小学生朝着社会需求发展方向而成长。为了更好地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联合家长携手为学生的科学实践活动提供支持。
以《磁铁影响人类行动让“右撇子”瞬间变“左撇子”》的教学为例,该科学探索实践活动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磁铁的奥秘。所以,教师就可以提前联系家长,引导家长配合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磁铁,并帮助孩子找到生活中运用磁铁原理的实物。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心意进行磁铁装置的设计,这样可让学生在掌握科学技巧时也能充分运用工程设计的知识对手工制品进行细致的测量与组装,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优化科学课程常规教学模式。STEAM教育理念主要是为了实现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学科之间的融合与横向联系,培养具有多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教师在小学科学校本课程教学中运用STEAM教育理念,还应该科学运用优化方法,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对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进行整合,这样才能保证小学科学校本课程教学获得较大成效。由于小学生的个体差异较为明显,所以在进行多学科融合时应对学生的基本能力进行调查,并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取得较大进步,以此提高STEAM教育教学水平[1]。
如在《物体的运动》科学探索实践活动中,教师就应该按照STEAM教学理念,合理设置发现、设计、实践、分享、拓展等步骤。第一步,教师需询问学生“物体在下降过程中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得以安全落地?”;第二步,教师需为学生准备相关实验的材料如绳子、小球等,设计相应的操作计划,让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第三步,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并进行自主思考,观察并总结出物体运动的规律;第四步,教师需将学生分为若干组,鼓励他们通过在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得出更全面、准确的实验结果;第五步,教师需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延伸至现实生活中,思考在工程建设及其它方面是否涉及到物体运动内容。
(三)深度分析学生科学学习过程。小学科学学习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保证学生具备学科素养,并且需要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学科知识,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所以,教师在运用STEAM教育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深度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
比如在《神奇的机械》中,首先,教师需在课堂内容开始前准备好相应的教学工具,并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放映一个机械工艺水平较为高超的艺术品。当学生看到这样一幅作品时会由心底里产生赞叹之情,并对它的制作流程感兴趣,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对机械产生一定的求知欲;其次,将学生分为若干组,让其共同讨论生活中类似的机械工艺品如剪刀、自行车中涉及到的工作原理,比如杠杆、斜面等,进而帮助学生从最小的机械逐渐认识复杂机械,了解机械在生活中的实践意义;最后,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情感价值的内涵,机械的制作需要合作与探究精神,并且需要依据证据才能验证推论,由此让学生在STEAM教育理念中健康成长[2]。
(四)合理设计科学校本课程活动。STEAM教育理念下小学科学校本课程教学模式需合理设计课程活动,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教师设置教学活动时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即确立目标、讲授流程、分阶探究、成果展示、总结评价等,进而实现小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提升[3]。
如在《铁钉上锈了》的科学探索实践活动中,因为这一科学探索实践活动涉及到了化学变化,教师首先应为学生确立探索的目标,然后为他们讲解探索实践活动的流程,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分阶段探究实践。当完成实践探究活动后,就可以组织学生选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最后教师还要对他们的探究活动进行总结评价。通过这样合理设计科学探索实践活动的流程,帮助學生掌握探索活动中存在的科学知识,并引导他们对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生锈现象进行深入思考,进而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储备,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五)提升学生科学实践操作水平。如在《制作校园植物卡》中,教师在课堂上可根据每个学生积累的植物知识指导学生制作校园植物卡。植物卡是用于记录植物属性及特征的卡片,可用于了解植物特征。教师可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运用直尺、剪刀、白纸等工具制作简易的植物卡,并带领学生参观校园植物,让学生制作的植物卡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进而促使学生在小学科学校本课程中掌握动手操作技巧,这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发展而言也会带来较为重要的指引作用。因此,教师需在STEAM教育理念的支持下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操作水平及观察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校本课程教学模式中应用STEAM教育理念的确能够起到良好的提升小学生学科素养的作用。所以,小学教师需要根据当前教学现状及时改进教学方式,让小学生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科学操作能力。另外,由于小学科学内容较为多样,所以,需要结合主题活动强化教学效果,进而为小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严.STEAM教育理念在研学旅行设计与实施中的应用初探——以“三峡地区研学实践活动”为例[J].地理教学, 2019(18):49-51.
[2]任淑花,龙永忠.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中学地理教学实验活动设计——以“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9(Z2):67-70.
[3]张惠.基于STEAM理念下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课堂教学的模式构建与实践[J].社科纵横,2019(08):1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