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薇
习近平总书记在院士研修班座谈会中曾说:“我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竞争,也是创新性人才的竞争。”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针对开放性问题,对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小做起,综合其多方面能力进行训练。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教师要转变观念,激发人才创新意识。在课堂中使用开放性问题,就是对学生思维水平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增加开放性问题的难度与广度,做到从简到难、从点到面
小学高年级数学开发问题的难度设置要有梯度,从简单到复杂。教材中的习题难度较小,一般只要学生掌握知识点就能解出正确答案。为了提升学生解题能力,更多教师使用题海战术,以便让学生掌握更多题型。但即使如此,遇到逻辑思维强的问题,学生还是不会做,此时就看到封闭性题型的缺憾,不能更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就要适当增加难度,让学生逐层解决问题,在长时间的训练下,学生的逻辑思维会获得很快的提升。
例如,一个三角形花圃的三条边长分别是7,10,12米。问题1:若这个花圃底边12米上的高为6米,该花圃面积为多少?问题2:小明和小红都想管理花圃,若将其平均分为两部分,该怎么分?第一个问题是封闭性的,比较好解决;第二问就是半开放性问题,需要学生扩展思维。
另外开放性问题广度的设置,要逐级进行,由点到面,将数学应用问题联系实际,围绕知识点进行延伸。促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找到问题答案,并从一个到多个,逐渐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性问题要选择学生常见的,但是容易混淆的内容,如:学校在思琪家东偏北45°直线方向4400米处,让学生使用两种方法确定学校的位置。此问题的解题思路为:先画图,在确定学校的实际位置后,利用方位词从不同角度描述学校方位。在此基础上,还可增加问题条件,思琪每日步行上学,若每小时走2200米, 请问他有几种走到学校的方法?扩展出来的问题开放性更强。
二、开放性问题的解答要抓住主线、使用主体策略
以往关于封闭性问题的讲解,教师往往选择奠定问题,让学生机械性训练,对学生来说学习过于被动,但是开放性问题的解答因为没有固定的程序,学生要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对寻常问题的解决思路比较熟悉,可以从多角度思考。教师在带领学生解答开放性问题的时候,要先确定问题主线,旁敲侧击,让学生主动分析与解决问题。
例如,“在一次幼儿园活动中,小明与晨晨要去寻找被藏起来的相同的奖品,他们俩各自可能找到几个奖品?”面对这种开放性的问题,需要学生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列表记录。找到相同数量的奖品后,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晨晨不能比小明多找几份奖品?”以此围绕学生列表找寻线索,环环相扣。再如,填写条件的问题:小明与学校的距离是620米,小明与妈妈同时从家与学校相向而行,妈妈一分钟走60米,小明一分钟走40米,( ),出发多久后两人相遇?以两人相遇为主线,让学生以开放性思维填写条件,此题需要学生对路程与速度等有所了解,增加新学知识,确定如何才能列出相遇问题。对于此问题的解答需打破学生原有解题思维,抓住主线,进行解答。
教师在课堂中还要灵活运用主体策略,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尽量延长其学习兴趣时间,教学过程不能一直千篇一律,否则学生会感到单调,以至于思维固化。基于此,开放性问题教学中遵循的主体策略有:
第一,创建情境。以真实的物品或者图片构建情境,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例如,“有趣的测量”课堂中对于石头测量方法的开放性问题的讲授,教师创建的情境为“现在我要想测量这个不规则物品的体积,用水就可以测量出来,你相信吗?”以打赌形式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石头体积的测量本身就是开放性的问题,因此在课堂的开头教师以问题为主线,开始下面的教学。
第二,以学生已有经验为主体策略。数学开放性的问题,自身就有一定综合性,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利用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找寻答案的情感,进而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样以“有趣的测量”为例,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对于物体体积的测量往往是通过刻度尺测出石头的长宽高,然后进行计算。但是基于不规则的物品的测量难度,学生在思考时产生质疑就会主动思考,选择测量工具。
第三,打破学生已有经验。当发现已有知识解决不了此类开放性问题的时候,教师要遵循开放性问题教学理念,打破以往教学环节实施的习惯,结合学生课堂中产生的反应,随机应变,设计教学过程。本次课堂中对于石头体积的测量,不能再使用传统教师讲解学生记忆的形式,而是将数学与科学学科结合,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实践。
第四,选择适合教学组织形式。结合对石头体积测量这种开放性问题的讲授要使用适合的教学形式,因为大多数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并计算,所以课中可以将学生分组,令其以小组形式,合作讨论、动手操作,并得到石头的体积,以此自然完成开放性问题的教学。
三、教授开放性问题选择生活素材,科学使用渗透方法
教师在设计开放性问题时可以选择生活素材,变枯燥为有趣。如教材中关于“分数除法”的内容有一道例题为:将一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面对分份的问题,如果让学生们直接去分纸,学生会觉得枯燥,实际上步入分蛋糕更有趣味性,因此此问题可改编成开放性的问题:在小明的生日宴会上,小明想将一块蛋糕的平均分成2份,送给他最喜欢的陈老师和王老师, ?结尾设置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补充完整并解答。
学生会根据自己学习能力与思维发展情况,填写不同水平的问题,然后解答,是对其学习信心的培养。此处教师注意在选取生活素材的时候,要思考其可行性,并选择一些层次鲜明与起点低的生活问题进行改编。如教材中的问题:李大爷家盖新房,其中一面墙由长为7.5米、宽6米的长方形与底为6米、高2米的三角形组成,若每平方米的墙面需要使用90块转,这面墙一共需要多少块转?此问题涉及的知识点有三角形与长方形面积的组合,若是基础不牢的学生,可能只会使用一种面积公式,或者直接放弃解答此问题,教师借助学生生活经验,进行开放性的改编,如:李大爷家盖新房,现在只盖好一面没有房梁的长为7.5米宽为6米的墙,若每平方米墙面需使用90块砖,砌好这面墙需要多少块砖?如果再盖房梁,这一整面墙至少需要多少块砖?将教材中的问题分为两步计算,还增加了开放性的问题,循序渐进解答问题,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对于教学还需合理使用渗透方法,转封闭为开放。以开放性问题为载体进行教学,需要教师选择适合的方法,不但注重材料选择的开放性,还要遵守开放性原则,令问题答案不唯一,让学生在解答的时候可以通过已有知识储备解决问题。教师还要在常规的教学中转化问题,将封闭转变为开放性的问题,借此为学生渗透解题思维。对于开放性问题的渗透,可以通过新课导入、新知传输与巩固练习等环节进行。
第一, 新课导入,创建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判断一节课是否成功的标志为学生是否有积极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此环节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以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主题,如购物、环保主题等,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如五年级上册《调查生活垃圾》主题与我们当下“垃圾分类”环保主题不谋而合,教师就可将例题改为:请你自己思考怎样才能减少小区中的垃圾?这样在学生已经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与基本方法后,不同学生根据自己对该问题掌握的深浅程度,设置不同的条件,以此促使每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
第二, 新知传输,设置启发性开放性例题。学生在学习新的概念与公式的时候,教师可借助开放性的例题,让学生专心的研究与交流,助其在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全身心投入学习。例如五年级《倒数》知识的讲解,学生面对这样的知识点还比较陌生,因此教师在引入倒数特点的时候使用开放性的问題,如:请你列出、算式的特点?以此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能力总结算式特点,并随着其思维的深入,得到的结论就越多,逐渐完成知识探究任务。
第三, 巩固练习,改编封闭性问题。教材中很多练习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在此学生的思维很难提升,因此可在此基础上增加或者减少条件,将封闭性的问题变得开放,促使学生思考深度。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开放性问题教学法,从多角度为学生提供可行性开放问题的策略,对于提升学生开放性意识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很有帮助,为学生提供更多想象空间,并能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 编辑/陆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