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抓改革 以质图强促发展

2020-12-28 02:01黑龙江省教育厅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职教职业院校院校

黑龙江省教育厅

职业教育活动周承接“十二五”,贯穿“十三五”,它是职业教育的一张名片,弘扬劳模工匠精神,展示技术技能魅力,它是职业教育的一部纪录片,见证了职业教育在工匠培育、创新创业、脱贫攻坚、产教融合、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贡献。

“十三五”以来,我省职业教育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主动作为、积极行动,紧跟国家教育改革行动方向,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步伐,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面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结构,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响了以质图强的攻坚战,打造了一批龙江职教品牌,形成了服务龙江振兴发展的特色经验,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职教学子的获得感成就感不断增强,院校内涵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在促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上发挥了更重要作用,龙江职业教育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活力,职教事业开启了改革发展的新征程。

一、践行初心,书写“奋进之笔”

“十三五”以来,全省职业教育战线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重要批示和对黑龙江两次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紧密结合龙江振兴发展需要,不忘育人初心,牢记服务发展使命,扎实开展职教大调研,刀刃向内破解难题,压实政府职责,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职教改革实施方案,攻坚克难,蹄疾步稳抓改革,主动对接促融合,多措并举提质量,全力书写了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奋进之笔”。

强化顶层设计。省委、省政府将职业教育提升至战略高度,把职业教育纳入省域经济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十三五”期间,出台《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黑龙江省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为我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步伐,深化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撑。不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建立生均经费保障机制,确定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提高到1.2万元,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最低不少于3000元的标准。职业教育经费从2012年的66.9亿元,到2019年的83.15亿元,年均增幅3.5 %。健全学生资助体系,中职免学费已覆盖近82.2%的学生,助学金覆盖率近26.6%,助学金标准从1500元提高到了2000元;高职奖学金覆盖0.23%的学生,助学金覆盖27%。

强化督导评估。把职业教育发展情况作为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2016年以来,开展了中职学校办学能力督导评估、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督导评估。组建省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启动省、部两级诊改试点,全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参与试点,3所高职院校通过全国职业院校诊改复核。省教育厅投资建设全省中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并组织全省填报,实现诊改的大数据支撑。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实行备案制,健全了高职数据平台填报和质量年报、就业年报审核与反馈机制,组织编制中高职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布,基本实现了中高职院校质量年报全覆盖。同时通过开展省人大执法检查、省政协专项研讨和政府专项督导、宣传引导等形式,凝聚共识、更新观念,为职业教育大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重点项目有突破。建成国家级骨示范(骨干)高职院校7所,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25所,5所院校获批国家优质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单位6所。打造国家级骨干专业50个、教育部及相关部委认定的国家级职业院校示范專业点19个;获批教育部高职生产性实训基地37个、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1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获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12项。

“十三五”以来,在总体生源下滑的情况,我省职业院校年招生总数达到65万人,毕业生总数达68.8万,其中我省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29.2万人,累计培养留省落地人才22.1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76.13%,其中新增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的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职业院校毕业生已成为支撑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和乡村振兴的产业生力军,为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龙江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

二、紧盯落实,打响“图强之战”

省委省政府高端摆位,2020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职业教育“办好教育留住人才”“推动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将职业教育摆在服务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战略高度上。

(一)体系建设有突破

院校布局不断优化。优先服务国家“五大安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对接服务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对俄经贸、“龙江丝路带”等重大战略。结合国家和龙江产业体系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变化,积极推进院校布局和专业结构调整,教育部门主管的中职学校由2010年的410所缩减至219所,基本形成了一个县(区)建一所职教中心的办学格局。开展了中职学校招生资质核查。努力推进职普协调发展,中职招生数职普比基本实现了大体相当。

专业调整进程加快。哈尔滨市围绕老工业基地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4+4”现代产业新体系建设,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停招专业12个,新增专业30个,专业布点数395个,本地支柱性产业相关专业39个,占比34.2%,本地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21个,占比18.4%,专业布局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双鸭山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顺应城市转型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煤电化工、商贸物流等市场需求好、发展与产业结合紧密的专业;齐齐哈尔市针对装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业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现代畜牧、电子商务、智慧物流等专业群建设,新增钢铁冶炼、机电维修等7个专业,重点打造依安职教陶艺、克东职教满绣、讷河无人机、克山马铃薯脱毒种薯等12个市级培训专业品牌,基本实现了“一县一品”“一校一特色”的专业格局。

搭建多路径成才“立交桥”。积极创新招生考试改革方式,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通过单独招生、中职升学、中高职贯通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搭建多路径成长的“立交桥”。招收中职学生的对口升学应用型本科院校13所、专科高职院校39所,拥有单独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拓展到41所;专升本招生比例扩大一倍;全面实施“3+2”中高职贯通培养,33所高职与148所中职对接,贯通专业点达909个。

百万扩招落地有声。强化多部门配合,印发了《2019年黑龙江省高职扩招专项考试招生工作实施办法》《黑龙江省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面向扩招任务新增高职专科补备案专业点75个,通过多种媒体加大政策宣传,各院校入企入村对接,在全国率先完成扩招任务,高职扩招超过4万人。强化教学管理,多次召开高职扩招专项工作研讨会议,坚持“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原则,严格把关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教学管理和教学模式实施,组织专家组对11所院校扩招集中教学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规范了扩招教学管理。

(二)产教融合开新篇

融合发展生态圈逐步优化。我省正加快建设“六个强省”,更好地履行国家赋予龙江的“五大安全”责任,对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出台《黑龙江省产教融合“双千计划”实施办法(暂行)》《关于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试点工作的通告》等文件,33家企业入选首批省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试点。激发行业指导与企业参与度,建成了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等职业教育集团 37个。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实训基地统筹规划,哈尔滨市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依托哈职院,启动了职教园区建设,创建智能“教学工场”职教模式,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创业就业服务。

校企合作纵深推进。职业院校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高职携手企业校企共建省级骨干专业50个、生产性实训基地50个、虚拟仿真实训中心2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20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0个、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10个。中职建设省级重点专业54个,省级示范专业点148个,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的校企双元育人机制。

双元培育试点走向深入。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庆市5个城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城市,71所职业院校167个专业与178个企业开展了双元培育试点,校企双主体培育学生4000余人。哈尔滨市将双元培育试点专业纳入市政府《关于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政策》重点专业评估范围,齐齐哈尔市投资1.4亿元,重点建设3个双元培育共享实训基地、12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大庆市由市发改委牵头,大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具体运作,打造“大庆双元企业实训中心”,培养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技术、汽车制造、新材料等产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服务成长,助力就业创业

筑牢人才培养底色。牢牢把握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全面修订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将五育并举纳入培养目标,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工匠精神等列入培养规格。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各级党委和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履职,努力营造利于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办好思政课,组建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邀请专家学者和教学骨干作辅导报告,组织900余名教师集体大备课,评选出39项高职思政课“精彩系列”教学成果。公共课、专业课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各院校通过领导听课、带头讲思政课等方式,严把课程思政关。

多举措打造工匠之师。2017年我省率先出台“《黑龙江省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黑教联〔2017〕28号)”,整体规划设计全省“十三五”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格局和项目,将“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作为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的主线,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师资培训举措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杨凌)研修班”上交流。“十三五”以来,职业院校教师国家、省级培训经费总额达6787.2万元,培训23294人次,骨干教师受训率100%。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4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省级职教教学成果奖109项。近五年,我省职业院校教师在全国教师信息化大赛中取得一等奖13项、二等奖33项、三等奖58项的好成绩。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升,为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夯实了基础。

不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企校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半工半读培养模式,以学徒制为引领,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30所院校获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其中17所院校入选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2所院校已通过国家级项目验收;全面推进书证融通,“1+X”证书制度试点稳步开展,逐步扩大证书覆盖面,将证书标准、考核内容等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中;着力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信息技术作为驱动三教改革的有效载体,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137门,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7个。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龙江职教迅速行动,制发《关于做好高校延迟返校期间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5个指导性文件,成立全省在线教指委,统筹指导了职业院校在线教学“怎么干”。开展省级培训2万余人次,组织省校两级在线教学观摩课程498门,累计听课达23510人次。编辑简报10余期,评出在线课程优秀案例50个,广大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广泛提升。

就业创业稳中求进。出台《关于推进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形成了“一体两翼式”等多种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打造了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实习示范基地,10所高职院校被确立为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1所院校获批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4所高职获批省级“共享型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十三五”以来,我省职业院校通过推进专创融合、课赛融合、书证融通,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向高、精、尖发展,培養了大批工匠型技术技能人才。近五年,学生参加国家级技能大赛,共获得一等奖11项、二等奖86项、三等奖264项,这些从大赛走出的工匠型人才正逐步成为全省不同企业的技术骨干、技术能手、技术大师和大国工匠。

四、服务发展,积蓄产业新动能

育训结合, 服务技能提升。印发《黑龙江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允许职业院校将不高于当年培训收入总额的50%纳入学校公用经费,学校培训工作量按课时折算成全日制学生培养工作量。职业院校培训职能得到进一步发挥,2019年完成高技能人才培训35.92万人,就业技能培训226.22万人,培训后实现就业人数154.54万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52.97万人,职业院校已成为支撑实体经济持续发展的产业大军的主体力量。广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32所高职院校537个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发放资格证书258331个。

强化支撑,服务强省建设。我省与教育部共建了全国首个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省级试点县(市)18个,国家级示范县19个,21个县(市)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注册新型职业农民学员2万余人;圍绕向培育壮大新动能要高质量发展,校企行多方联手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中铁、中建、中兴、中石油、哈尔滨电站、农垦北大荒集团、农垦九三集团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纷纷入驻我省职业院校,联办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先进性;围绕向提升绿色优势要高质量发展,结合食品和农产品深加工、大健康产业项目建设需要,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中药制药、健康护理、养老服务等专业群;围绕向融合创新要高质量发展,以商业为平台,以艺术文化为依托,以创意产业为外延,推进“产、学、商、艺、康、旅”多元业态融合发展。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2015年成立了全国唯一以冰雪体育为特色的高等专业院校——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将冰雪体育纳入各级学校体育教学项目,开展培训和冰雪旅游技术服务;紧抓2022年冬奥会契机,定点对接冬奥组委会,重点培养雪上、冰上项目裁判员、辅助裁判员等冰雪体育人才;各院校广泛开展文化传承服务,绥棱黑陶、依安陶瓷、黑河鄂伦春桦树皮画、克东满绣、林甸芦苇画等传统技艺成为当地职教中心学生文化艺术实践的重点项目,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赫哲族鱼皮画项目大师工作室被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提升造血能力,服务精准脱贫。职教战线广大师生积极活跃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派出住村扶贫干部、扶持支柱产业、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创新技术推广模式,从精准扶贫到精准脱贫,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开展形式多样的扶志、扶智、扶技、扶产业等帮扶工作,变“输血”为“造血”,为全面打赢我省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省20个国家级贫困县、8个省级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取得了关键性胜利。

深化国际合作,服务产业走出去。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拓展我省对外合作新空间,也为职业教育搭建了新的增长极。绥芬河市利用对俄口岸和“绥芬河—东宁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优势,依托俄罗斯世界基金会,采取引入俄罗斯外教、中外师生互访和留学、开展对俄电子商务培训等项目合作;黑龙江省林业卫校精心打造“涉外护理和德标项目”两大特色专业;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入选教育部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走出去”首批试点项目学校;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服务中国高铁“走出去”,入选中国中铁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服务龙江农业走出去,高标准建设中俄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先后承担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畜产品加工技术研修班、乌兹别克斯坦中小企业发展建设研修班等项目,推进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

五、抗“疫”阻击,最美逆行显担当

2020年春天,有一个群体成为了龙江职教的骄傲,他们是来自全省十三个市(地)援鄂医疗队的1058名护士,他们年龄最大的55岁,最小的22岁。无论是在方舱医院、隔离病区,还是在救治重症的ICU,他们用爱和术、勇与智彰显了护理的价值,把龙江大爱播撒在了荆楚大地,在战“疫”斗争中书写了龙江答卷。打开1058名援鄂护士的成长经历,他们有毕业于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护士长王磊、毕业于牡丹江卫校的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王冬梅、毕业于齐齐哈尔卫校的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二院副主任护师颜红霞、毕业于黑龙江省林业卫校的黑龙江省林业第二医院护士长姜录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90后在磨难中奋勇崛起,2012年毕业于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的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医院护士陈思颖、2017年毕业于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护士郭莹莹、2018年毕业于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的三亚鸿森医院的护士王书德……一代一代白衣天使在无数救死扶伤的战役中、在平凡的健康服务中担起护理的责任,守护着生命的家园,书写了英雄与平凡的交响诗篇。

全民战“疫”,众志成城,同舟共济,这是一堂宏大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14亿人守望相助,心手相牵,万众一心、共克时艰。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将使命落在岗位上,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这就是职教精神从这场战“疫”中汲取的力量。与新冠病毒的较量还在继续,我们相信祖国明天会更好,龙江职教的明天会更好。

典型链接  ?荩?荩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张晓杰:

五年来高职教育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接产业,优化布局,为我省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红利,30万毕业生成为支撑中小企业聚集发展、区域产业链转型升级和城镇化发展主力军。面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和职业教育的新挑战,高职院校要在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坚定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认真总结“十三五”发展经验,认清自身发展的不足和短板,谋划好“十四五”发展规划,开启提质培优建设的新征程。

当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卫生健康职业院校要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用医学教育的新理念、新定位、新内涵、新医科指导今后的卫生健康职业教育,服务健康龙江2030战略,加大护理人才供给,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卫生健康人才,为服务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党委书记 校长   张亚英:

“十三五”以来,中职学校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参与学徒制试点、双元培育改革,“3+2”中高职贯通、1+X书证融通、龙粤合作、服务乡村振兴等一系列职教现代化改革,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多元自主、灵活开放;我们深入开展引企入校,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职教集团项目,吸引行业参与指导,企业、产业与学校的合作更加深入融合;参与教育厅组织的高水平省培、国培计划中,中职教师队伍建设更加坚实有效;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和职业启蒙教育,学生成长更加符合新时代需要。乘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东风,落实“十四五”规划,提质培优,发展中职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仍需要保障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解决政策落地一公里的问题;落实《优质中职学校(专业群)建设计划》,建设优质学校,实现与产业深度融合;学校要做好内涵建设,抓好各项改革创新,提高中职学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   周德伟:

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对我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进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习起,我一直感受到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学校教会了我专业技能,教导我如何做人,让我学会了爱与奉献,学会表达、沟通、组织和协调,更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毕业后我进入哈尔滨富施宝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从一线生产员工和技术支持開始,2年的时间,我在公司的各个基层岗位都轮岗一遍,熟悉企业研究领域技术,弄通所有经营环节,逐步走上了管理层。我始终牢记“修德、塑能、创新、致远,做乐业之子”的校训,树立"以科技为依托、以人才为主导、以市场为基础、以质量为保证、以服务为宗旨"的经营理念,带领团队不断向生物农药领域全面进军。

牡丹江晨辉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赫明辉:

晨辉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从初期的学生实习合作,到校企深度融合,产教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与牡丹江大学先后开展了短期培训上岗、订单式培养、嵌入式培养、现代学徒制培养等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构建了企业人才的“蓄水池”,实现了在校学习与工作岗位的“零对接”,大批岗位技能突出的企业师傅,走进课堂,产教融合把产业发展的最新要求传授给学生。我们切身感受到“厚植企业承担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合力,深深体会到产业发展与教育发展密不可分的现实需求。我们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受益者,未来我们将积极担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致力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推动者、引领者和联合者,继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积极发挥自身现代信息服务业优势,不断探索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实现路径,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培养方式,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贡献力量,为推动黑龙江职业教育全面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 编辑/陆鹤鸣

猜你喜欢
职教职业院校院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院校传真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
职教中心“被托管”带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