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焱
我们的语文课强调要有“语文味”,这“语文味”是语文学科有别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点。然而什么是“语文味”却很难用几条标准说清楚,但有一点却是公认的,那就是——学生有滋有味地朗读是我们语文课有“语文味”的一个重要体现。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情感。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有多重要。那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结合自身的实践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多元感悟触发读之情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说的是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样学生读来才会油然生情。所以,我们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多元深刻地感悟,学生有了切身的感悟,才能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1)利用形象手段——加深事物印象——触发读之情。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有丰富的画面感。如果仅凭对文字的阅读,学生很难在脑中形成具体生动的画面,也就较难读出感情。加上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文字的理解,需要以直观手段來辅助。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一些直观形象的手段去加深学生对文中事物的印象,激发起学生的阅读情感。有了直观具体的印象,学生才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文本所应有的美感、情感。
(2)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切身体会——触发读之情。课文中所展现的有些情境是学生在自身的生活实际中所经历过的,是他们所熟知的,但学生缺乏将自身的经验、体会迁移到现学文本中的意识和能力。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进行引导,引导他们回忆自身所经历过的事情、画面,从而引发其切身的体会,并将这种体会融入文本中,读出真情实感。我在指导《清澈的湖水》中的“哟,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这句话的朗读时,引导学生想象: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那种惊喜的语气和表情便自然而然地展示出来了。之后再请学生读,个个都读得有滋有味,读出了文中小洁那种惊喜的感觉。
(3)抓住关键词句——感受语言魅力——触发读之情。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篇作品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只有学生对课文中那些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着关键作用的词句进行深刻透彻地品味,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所传达的情境、情感。也只有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文之境,文之情,才能在朗读时读出恰当、自然、真切的感情。学生有了深刻的感悟和体会,再来读文中句子还会读不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吗?感情朗读此时已经水到渠成了。
(4)补充课外资料——充实原有认识——触发读之情。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打破学科本位,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适度拓展一些课外资料,能与文本资源交相辉映,使教学更具张力,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清晰、深刻,对文本的情感把握更到位、准确,从而充实、提高了学生原有的认识,为朗读做好了铺垫。一位老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中的“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这个句子时,让学生联系上文并结合课前收集的课外资料说说这三天的大火都烧了些什么。学生说后,师再补充了这连烧三天的大火对整个圆明园造成的毁灭性破坏的资料,从而将本文所蕴含的种种情感无声地注入学生的心田。学生再读起这句话,这篇课文时,就能读得更有感情,更好!
二、多样方式增强读之趣
如果说多元感悟是从内容层面入手使学生在情感上做好感情朗读的准备,那么朗读方式的多样则是从形式上着手增强学生读的兴趣。我们最常用的就是齐读、个别读、合作读。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我们更应多运用以下几种朗读的方式:竞赛读、分角色读、表演读。
(1)竞赛读。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还不是很长,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注意的持久性就更低。在训练学生朗读时,如果老师能够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朗读,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
(2)分角色朗读。学生都非常喜欢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物,如果让他们来当故事中的某一个人,他们都会跃跃欲试,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对于对话教多的课文,就特别适合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
(3)表演读。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如《称赞》、《陶罐和铁罐》等。对于这类文章,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担任课本中的角色,进行大胆、创新的表演。
(4)掌握方法提高读之技。虽然感情朗读是学生在深刻感悟文本内容之后的一种发之情、合乎心的真实自然的外露语言活动,无需过多技巧的指导,但是我认为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朗读方法、技巧的指导,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朗读的技巧,就不会一味机械地模仿,而是会根据学到的朗读方法、技巧自己试着把文章读好。教是为了不教,这不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吗?
总之,朗读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堂上能听到学生优美动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努力寻找各种办法,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