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文
摘 要:独立学院作为众多高校中的一员,其意识形态工作成为一块不可忽视的重要场域。在自媒体的影响下,它与公立院校相比共性与特性共存,形势更加严峻,亟需多元主体协同应对的治理思维,建立三大有效机制,一要构建工作协同机制;二要构建价值引领机制;三要构建信息管控机制。其意识形态的治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灵魂”工程,有关主体还需加大投入,多方联动,对既有问题要标本兼治,对既有机制要破立并举,对既有工作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关键词:自媒体;独立学院;意识形态;治理
中图分类号:G4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12-0136-03
众所周知,我国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是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教育源与辐射源。高校既是我国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阵地”[1],事关国家意识形态的发展,事关国家经济建设和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時期,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2]。大学生皆属青年,处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拔节孕穗”期。当前,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在把握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其中既有传统因素,也有来自时代的冲击。自媒体在校园生活不断深度嵌入,全国二百多所独立学院又有自身的特性,它们主要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一是社会因素密切联动校园,校园并不安宁;二是思政课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意识形态教育并不到位;三是意识形态工作“言语”多于“实干”,遇事应付解决。同时,自媒体让大学生生活在“两个世界(现实与虚拟)”中,不难看出,自媒体时代独立学院意识形态治理的问题成为一项重大新课题。搜索国内外文献可知,已有相关研究一是对象集中在公立院校,缺乏对独立学院针对性、系统性的研究;二是方法上对“管理”视角多于“治理”视角,着重强调校方“管理论”。为此,笔者尝试对本课题进行专门探析。
独立学院意识形态突出问题之所以会产生,客观上是因为时代在变化,全球互联互动,自媒体深度嵌入社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主观上是决策层对意识形态认知不足,认同有限,各项投入不足,以致工作队伍不强,工作机制低效落后,对自媒体未能有效趋利避害。面对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独立学院的意识形态工作可谓兹事体大,问题牵扯甚广,事关多方。仅靠单兵作战、零星行动,无法构筑坚强阵地。因此需要抓住主要问题,攻坚克难,协同作战,联合治理。
一、统筹规划,树立大思政思维,构建工作协同机制独立学院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涉及三个子系统,即教学系统、行政系统和党团系统。各大系统要在党委的领导下统筹规划,树立大思政思维,构建协同机制。其中,教学系统无疑首当其冲。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制约着意识形态治理的效果。校方要确保教职员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升教职员工的政治素质和育人水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要齐头并进,创新育人新载体,打造各种“金课”,做到“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中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把意识形态建设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行政系统和党团系统方面,高校要统筹党团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组建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这支队伍至少要抓好三块业务,一是自媒体运营、二是舆情监管、三是媒介素养教育。对三大系统人员都要加强党性建设,把党性原则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原则[3]。此外,在物质层面统筹资源,彻底落实中央要求的“思政专项补贴”,不打折扣,不增加考核难度,坚决配备到位,促使思政队伍工作者更加全身心地投入意识形态工作中。
思政课程教育是意识形态治理的主渠道。上好思政课,关键在于思政教师。思政教师除了要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吃透教材外,还得做到理论溯源,阅读马克思主义系列经典原著,返本开新。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科学理论,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思政教师要不断学习,对该理论需有足够的认知,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增强情感认同,产生足够的自信。正所谓,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正人者必先正自己。此外,与时俱进,了解和关注“千禧一代”大学生的兴趣、经验、感受和痛点,拓展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把日常生活经验性素材纳入课堂案例素材中尤为重要。思政教师要善于转换话语体系,打通政治话语、学术话语、教材话语和课堂话语的隔阂,使意识形态教育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给大学生的“三观”涂上马克思主义的鲜亮底色。
加强对各种课堂的监督,把意识形态列入教学督导内容。独立院校应加大投入,选聘增派年富力强的教学督导员,把是否遵守党的立场、观点作为考核、评教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列出底线、红线,严格执行。尤其是在专业课堂上,决不允许任课教师贬低思想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决不允许对党和政府进行妄言抹黑,决不允许在课堂上发泄私愤己欲,把各种不良情绪传染给学生。专业教师既要做一名优秀的业师,也要做一名优秀的经师,更要做一名优秀的人师。毕竟意识形态工作涉及全校上下,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更没有过路客,每一个人都是当事者,也是最终的受益者。
二、以文化人,润物细无声,构建价值引领机制意识形态功能之一就是以文化人,两者相辅相成。以文化人、文化育人是思政教育的隐性路径[5],是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引领机制的重要方式。在历史上,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提倡外儒内法,重视教化作用,长期保持着社会秩序的稳定。高校的育人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6]。文化具有涵化功能,在意识形态的培育上举足轻重。而独立学院作为年轻高校,校园文化并不浓厚,一定要着力加强建设。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具体呈现,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持续开展有温度、有特色、有影响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7]。全力深挖各自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学科优势,围绕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实践文化、物质文化等,着力打造“一校一品,一院一品或一系一品”的校园文化格局,用丰富、生动的文化形式,深化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内涵。
毫无疑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意识形态内容的本质体现和高度凝练,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灵魂。其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虽然只有24个字,却是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价值准则的有机融合。独立学院要因时因地制宜,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且统领意识形态各项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通过课堂理论教学、社会调查实践、校园文化熏陶等方式,多方体验,加强对价值观的感知,直至认同。同时,要善于利用校园媒体,着力提高师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精准编码,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和践行,做到校园内外相结合。
三、因势利导,多方治理自媒体,构建信息管控机制“互联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最前沿”[8]。作为互联网的一大主角,自媒体在意识形态领域扮演着巨大作用。毛澤东有句名言:“思想这个阵地,你不占领,别人就会占领” 。独立学院应积极介入,建立和完善互联网治理体系,加强自媒体建设和管理。同样要由党委牵头,联合师生,在网络中心设立舆情治理机构,建立和完善信息管控机制。因为,“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9]。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生产者、传播者和捍卫者[10],必须坚持其统一领导。第一,该机构应围绕师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主动发声、主动回应,从而及时抢占自媒体思想阵地。梳理广大师生的利益要点,重点关注民生话题,如学生招生就业、教师工资福利等;第二,在信息管控机制方面应涵盖预防与应急两大方面。如果说预防是强基固本,那么应急就是排毒疗伤。平日加强监管,做好校内自媒体的登记备案工作。定期对网络舆情进行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分析,尽快对一手资料做出研判,形成情报,上报党委。把握师生思想动态,厘清问题,预测出事态发展趋势,提出对策,构建预警措施。倘若学校网络发生舆情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机构要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进行疏导排解,化解矛盾,防止事态恶化;第三,要培养、发挥校园网络意见领袖的治理作用。由于自媒体的“技术赋权”,“人人皆有麦克风”,受众也是传播者,传统的信息流从“单向度传播”转向“双向度传播”。关注校内自媒体的活跃分子,尤其对学生意见领袖进行“收编”,纳入治理轨道中来。对学生开展相关培训,外出考察自媒体平台,加强培育入党积极分子,让学生党员成为根正苗红的意见领袖。除了校内院处(系部)协同之外,还得校际协同、社会协同。目前,自媒体已经打破了校园围墙,对于校外自媒体的治理不是高校一家说了算的。发动广大师生,包括家长会、校友会,联合教育管理部门,加强与自媒体企业的沟通,动员群众力量,才能面对无孔不入的“噪音”。
自媒体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一把双刃剑,本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怎么使用。对于自媒体,在意识形态工作上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做到堵疏结合,以疏导为主。例如,努力打造过硬的校园网络体系,不断优化既有的校园App,适时增加功能或栏目,开发利用好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公众号;无特殊情况,不再增加校园App,减少师生的手机运行负担;同时广泛开展师生媒介素养教育,把提高认知和运用自媒体的能力作为高校意识形态治理的一项关键任务。意识形态治理要有培育思维,除了解决历史与现实问题,还要面向未来,多管齐下,共建共享,塑造天朗气清的自媒体氛围。
四、结 语
相较于公立院校,当前独立学院的意识形态形势较为严峻,应对机制更不成熟,这就需要我们更加重视。凡机制的建立,无不以制度为前提和基础。因此,独立学院必须出台一批以问题为导向的意识形态治理的规章制度,推进制度建设,从而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治理好这块“责任田”。
参考文献:
[1]李辉,叶鑫.十八大以来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整体性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17(9):12-17.
[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4(002).
[3]彭庆红,耿品.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根本原则和重要方针[J].思想教育研究,2018(7):31-35.
[4](德)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思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7.
[5]黄娇,彭宇文.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0):156-159.
[6]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4-5.
[7]刘波.层层压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N].光明日报,2019-03-19(015).
[8]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220.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1.
[10]杨军,杨玉.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风险的防控与意识形态治理[J].思想理论教育,2019(11):35-40.
[责任编辑:杨楚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