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娜 陈景衡 丁晓芳 顾汉展
摘 要:高校实验室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阵地。二级学院建设科研共享平台是学院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并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增强了科研竞争力。笔者回顾医学高等院校二级科研共享平台的建设过程和取得的社会效益,总结建设经验,并针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难点,探索从实验室管理手段、管理制度和管理队伍上进行创新和实践。
关键词:二级科研共享平台 科研競争力 投资效益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4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1(b)-0001-05
Abstract: University laboratory is an important position to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promote the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sharing platform in secondary college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which has achieved great social benefits and enhance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author reviewe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social benefits of secondary scientific research sharing platform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mmarized 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and explored the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from laboratory management means,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nagement team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operation.
Key Words: Secondary scientific research sharing platform; Scientific research competitiveness; Investment efficiency; Reform and innovation
科学研究离不开先进的仪器设备。如何合理配备各类先进的仪器设备,建设各种开放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许多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探索措施之一[1]。在根据各类学校的特点建设校级仪器共享平台的同时,依据各个学科的特点,建立学院内仪器共享平台,将会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各类仪器的使用率,促进学科群的发展[2]。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科研仪器共享平台已经建立十多年,主要职能是为广大师生使用仪器设备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做好仪器的保养维护和信息化管理,提高共享仪器的使用效率,组织仪器设备的功能开发与应用技术攻关等。所有仪器设备均实现网络化管理和实时监控,管理上实行专人专岗责任制。 这些年来在共享平台建设管理过程中所获得不少益处,也在运行过程中发现一些新的问题。该文就如何有效管理以及利用有限的科研仪器最大限度地提高使用效率进行初步探索。
1 学院平台的建设过程
1.1 科研平台管理现状
公共卫生学院历来注重科研设备资源的共享,于1995年成立科研共享平台[3]。平台管理办公室依托于现代毒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管理范围覆盖设立在相关学科的分析检测、环境评价、卫生毒理、流行病统计、营养食品这5个分平台。科研共享平台将价格较昂贵,在学科群中具有通用性的仪器设备从原有的各个实验室集中到科研仪器平台统一管理,再根据仪器设备的功能和运行要求,专门建立并配备相应的检测实验室。平台现拥有二代基因测序仪、高端流式细胞分选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全自动高内涵细胞分析系统、病理显微镜、全自动精液分析系统、实时荧光定量PCR、全自动遗传分析工作站、超高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大型仪器设备及专用科研动物房。平台同时配备了有制备型超速离心机、蛋白纯化仪、核酸蛋白分析仪、多功能酶标仪、电化学发光仪、凝胶成像系统等实验室设备。分平台均设置配备有超纯水仪和纯水仪、高压消毒锅、烘箱、浸泡酸缸的洗涤准备室以及配备有二氧化碳培养箱、洁净工作台、生物安全柜、倒置显微镜的两间细胞培养室。所有仪器均实现网络化管理和实时监控,管理上实行专人专岗。
1.2 仪器设备精细化管理
(1)建立完整的仪器档案,在档案中保存着各台仪器的安装、维修记录,使用说明书和相应的光盘。(2)为平台上的每台仪器编写操作规程,放在仪器的边上,以便每位仪器使用者随时查阅,按规程进行正确操作。(3)对每一批初次进入平台的人员进行培训,讲解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4)对一些重要的仪器设备实行预约登记和使用,由管理人员监督执行。(5)管理人员定期按规程对仪器进行基本维护保养,并填写维护保养记录。(6)编制各台仪器维修厂家联系方式表,以便仪器发生故障时,可及时联系厂方进行修理。(7)管理人员积极参加仪器厂方开展的讲座和培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与运用仪器的能力。(8)建立平台网站,在网上介绍:各台仪器的应用范围、不同仪器厂家针对仪器用户开展的培训讲座、与仪器相关的基础知识、每台仪器的操作规程、国内外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相关法规;用户使用经验以及常见问题交流。(9)完善实验室相关制度,如公共卫生学院实验室安全制度、科研共享平台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关于加强质谱室管理的方案、员外研究生进入科研平台申请制度、特殊仪器预约使用管理制度、共用天平室规章制度等。
2 学院平台建设后获得的益处
2.1 仪器使用率大大提高,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设备投资效益
以往各实验室各自为政的封闭式管理使仪器资源严重浪费。自从学院科研共享平台建立以后,全天候、全方位开放实验室,给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方便宽松的科研环境,方便了院内各类研究人员使用仪器,大大地提高了仪器的使用率[4]。尽管一再添置仪器设备,但大部分仪器利用率过高,部分仪器如多功能酶标仪、梯度PCR仪等甚至超过额定使用时间,提示我们部分仪器的配置无法满足目前日益增长的实验需求,在下一步仪器购置中应充分考虑学科发展方向,合理配置。
2.2 集中经费合理配套购置科研发展需要的先进仪器设备,推动学科间交叉融合,提高申报课题的成功率和科研竞争水平
学院集中经费合理配套购置科研发展需要的先进仪器设备。由于平台仪器配套比较合理,性能开发比较完善,对学院内的师生充分开放使用,为院内各类科研人员申报课题给予良好的仪器设备支撑。不少年轻教师在科研资金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平台的资源,积极申报课题。根据学院近几年来的研究生招生数和申请的国家级课题数,以及发表的高质量的论文数,可以看出课题申请及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在逐年提高,仪器共享平台的建立为研究生教学与科研的长足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支撑,为科研能力的提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目前学院内不同学科的研究生基本上都要用到平台的仪器。在平台各学科研究人员有了便于相互交流的空间,不但促进了学术交流,也为协作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场所,基本实现了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推动了学科间交叉融合发展。
正是基于平台完备的仪器配置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该院预防医学发展迅猛。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排名中,该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2009年位居第四,2012年位居第三。近5年来作为主持单位先后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项、国家863重大专项1项、国家973课题3项、青年973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项、国际合作1项、优秀青年基金2项、面上项目55项及青年项目3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主编教材/学术专著17部。以通信作者单位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SCI收录400余篇,包括Nature Reviews Cancer、Nature Genetics、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GUT等高影響因子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2.3 为校内外相关学科的协作发展提供了合作平台,成为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
共用平台建立以后,不但为学院内的科研提供了设备保障,而且还在2004年学院与江苏省计划生育研究所签订了共建实验室的协议,坚持合作培养研究生。此外,兄弟学院了解到公卫学院共用平台的仪器设备优势和良好的实验环境后,纷纷与公卫各相关实验室合作,利用平台进行科学研究。不少国内外兄弟高校的研究生也慕名而来接受短期培训。经初步统计,到目前为止使用过平台仪器,协作开展研究的外单位人员在40多人以上。许多仪器外部门使用机时均较长,部分仪器如 9700PCR仪共享率达到46.32%。同时共享平台依托优越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管理制度,逐渐发展成为院乃至该校对外交流和参观接待的示范窗口,目前为止共计接待国内外参观交流团30批次近200人次。
2.4 为学院的创新性教学工作做出了贡献
平台的建立不仅保障了学院的科研工作,同时也为学院的创新性教学工作做出了贡献。近年来,每年暑假都有数十名院内外暑期实习的学生在各个实验室的教师带领下进入平台参加科研训练,同时每年的学生毕业实习也在实习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平台的仪器设备开展科学研究,完成毕业论文。而平台优越的仪器配置和完善的技术支持也为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理想和顺利完成提供技术保障。
2007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入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008年预防医学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2009年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预防医学入选教育部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入选江苏省重点专业类;2013年公共卫生实践教育中心入选江苏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
3 平台建设管理过程遇到的难题
3.1 平台运行管理维修维护资金保障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平台成立以后,校级与院级的各相关部门为了保证平台平稳有序的运转,在各方面都给予扶持,不但在仪器选型订购方面给予大力协助和珍贵的指导,还在紧张的经费中专门拨出一些仪器维修专项经费用于平台仪器的维修、维护。学院每年都要从重点学科建设经费和科技开发经费中提取10多万元维持和支撑平台的正常运转。
目前共用平台的仪器设备对院内外人员实行有偿使用。但虽然经常开展培训,但仪器使用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人不能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使用仪器,特别是在仪器使用结束后,不能按规定及时做好清洁整理,残留污染物造成仪器的腐蚀损坏,增加了仪器维修费用。同时存在个别人铺张浪费,造成平台的维持费用也大大提高。而且随着科研任务的增加,部分仪器超出额定使用时间,而不能有效地进行修复和修养,增加仪器的损坏几率。仅2013年科研平台大型仪器维修维护共计81次,累计使用维修经费163 364元。
今后随着共享仪器设备的增加,面对的复杂情况增多,如果没有稳定充分的资金保障,共享的仪器设备亦将难以正常运转,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到实验室及实验操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减少异常损耗的发生,同时明确平台运行管理维修维护的资金来源,增加奖惩机制,提高大家的主人翁意识。
3.2 平台管理人员的职称、待遇、培养问题
实验室管理的水平成为反映高校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涉及到实验室的计划管理、队伍管理、经费管理、环境管理、信息管理、实验教学管理和科研实验管理等方面, 如何促进实验室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其中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是实验室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有必要将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纳入实验室建设的重点。
在现行的管理模式下,有些研究指出仪器管理人员默默无闻地干着辛苦的工作,但却在岗位设置、职称评定、进一步深造、科学奖励等方面遭到不公平、不公正待遇,使得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大大受挫,很难以一种积极、主动、创造的热情去对待工作。同时,对实验技术人员激励措施较少,造成了技术队伍不稳定,使具有高学历、高技术的人员不愿进入实验室管理岗位。随着电脑的普及,有些人就错误地认为,现代仪器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只要会操作电脑就能使用仪器。因此部分高校在制订青年人培养计划时,几乎很少考虑到仪器设备的管理人员。
事实上,仪器操作人员理论知识与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工作中,管理人员的素质、理论知识水平、操作技能好坏直接影响着各类仪器的使用安全、有效运行以及使用寿命。目前该院制定了一系列的奖励机制,积极鼓励大家进行科研技术的学习,并在科学奖励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激励,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新技术、新功能的开发上仍略显不足。在科研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许多科研技术和科学仪器都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仪器管理技术人員如果得不到相应的学习、培训以及学术交流的机会,就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其结果就是使先进大型仪器功能得不到充分利用,进而导致某些资源的浪费。
3.3 平台全面开放后管理人员的岗位工作量认定与工作时间安排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科研项目数节节攀升,为了保证大量学生特别是研究生毕业论文以及大量科研任务能按时完成,作为学院内的科研共用平台不得不在8 h工作时间以外,以及各类假期中开放。
但平台在规定工作时间以外全面开放后,缺乏科学合理的工作量定岗定编标准。该院平台管理人员常常需要加班,尤其在寒暑假期间,大量的各类实习人员的涌入使得平台管理人员身心疲惫。而科研仪器设备能否开放共享,以及开放服务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要依赖于设备管理人员的共享意识、管理水平以及实验技术人员发掘精密仪器功能的能力。科研平台上有许多进口的先进仪器设备,要成为一名称职的平台管理人员首先必须认真读懂所管理仪器的说明书,了解仪器的原理,熟悉仪器的性能;钻研开发仪器设备的多种功能,之后才能够编写出仪器操作规程,指导研究人员正确地使用仪器,并按各类仪器的性能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逐步做到能及时处理一些简单的仪器故障。
共享仪器的管理包括了仪器设备的论证、购置、使用、维护、处置等一系列管理工作,是一项控制着仪器设备在全寿命周期内安全有效运行的工作。如果工作不精心管理不到位,不仅不能完全发挥仪器的功能,还会使仪器的使用寿命大大减少。目前针对仪器平台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学校有关管理部门还没有制定一个合理的定岗定编以及考核办法。在保证平台全面安全开放的前提下,在平台开放的各个时间段如何合理地安排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还缺乏一个明确的管理办法。
4 建好院级科研仪器共享平台对策
4.1 对共享实验室的各台仪器设备实行网络监控管理
在信息社会的环境下,要建设好开放式实验室,一个可以进行实验室信息查询、预约、登记的平台就成为了必要的信息载体[5]。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仪器使用的计算机网络控制在国内外许多学校已经开展。通过刷卡来使用仪器,不但可以对仪器的使用权限以及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管,而且可以适当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降低管理成本。有利于科研仪器的全方位、全时间的开放。通过网络来传输实验数据,可以避免各类病毒对实验仪器运行程序的破坏,减少仪器的损坏,便于共享实验室仪器的开放。
目前的实验室信息监控系统经过不断的调试已经基本稳定,较大幅度提高了实验室的效率和质量,但运行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行信息监控的是一些大中型仪器,而一些常用的小型仪器则没有纳入,而恰恰是这些仪器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如小型离心机、高压锅等;监控的正常运行取决于顺畅的网络环境,而该院的网络系统和电路系统由于出现异常而造成数据上传的缺失或错误;随着纳入监控的仪器越来越多,现行的信息平台的漏洞逐渐显现。因此,需要我们充分考虑到以上的问题,合理设计,真正体现网络信息化在实验室管理中的作用。
4.2 制定合理可行的共享平台管理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实验室安全高效优质运转是实验室各项工作的核心[6]。为了实现实验室的良好运行,我们在制度建设上不断探索。
在原有的平台管理制度上我们应进一步完善和探索。
(1)在原有共享仪器平台管理人员的组成、职责范围以及具体分工基础上增加工作量的合理考评以及奖惩方法。
(2)共享仪器平台各类仪器的购买以及运行、维护修理经费的来源已有明确的制度,对不同类型和级别仪器购买时的选型、论证、验收、档案管理等也有一系列的具体规定,在实际运行汇总应针对具体仪器做进一步细化。
(3)现有完善的平台仪器培训、考核、使用权限的规定,但对违规操作的处罚机制以及申诉制度尚不完善。
(4)在现有的平台经费管理的基础上应划拨专门的经费用于各类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与培养,并建立相应的培养制度。
(5)定期的管理评审制度,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及时总结,全面协商,合理修改共享平台管理规章制度。
在制定共享平台管理规章制度时,一定要听取各个层面、各类人员的意见,反复沟通,不断磨合,最终使这些规章制度合理可行。
4.3 制定合理的共享仪器平台人员管理方针与办法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各类科研项目的不断深入,要想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能否建立一支稳定、强干的各类仪器使用管理人员的队伍是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得不重视的问题[7]。必须制订合理的共享仪器平台人员的聘用、职称晋升、津贴发放等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针与办法。尤其在职称评聘上,应该考虑到有些岗位的特殊性,在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根据工作实际,实行条件单列、指标单列、独立评聘的职称评价方案。同时还要对他们的价值有一个合理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一些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投身于实验室大型仪器操作与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學校的科研水平。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和集聚优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科研平台,是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和重要支撑。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拥有先进设备和管理理念的研究型公共实验平台是开展高水平研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挑战,更好地发挥研究型公共实验平台的作用,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讨和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玲玲,刘培芳,解燕平.系统构建高校科研平台开放共享管理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3):239-241.
[2] 姜鸣,黄夏斐,陈晨,等.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共享水平如何提升?[J].华东科技,2020(1):59-63.
[3] 程洁,陈景衡,顾爱华.科研共享平台仪器设备网络化管理[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5):426-429.
[4] 王玲玲,张宗文.分享经济视野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若干问题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1):289-292.
[5] 黄正均,张磊,宋卫东,等.高校院级科研设备开放共享收费体系及管理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8):271-275.
[6] 王杰,王妮,李盼,等.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8(12):297-303.
[7] 赵怡,朱郇悯,邱怀娜.医学院校研究所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管理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9,21(3):222-224.
[8] 徐红岩,曾令宇,陆召军.构建地方医药院校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11):25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