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发学
【摘要】小学是每个学生学习之路的开端,所以一定要打好基础,为未来铺路.这就需要学生在小学学习中,热爱学习,有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接受并且融入课堂.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渗透教学进行分析,希望对教育者及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渗透;教学分析
引 言
小学数学教学和其他的学科教学有着很大的差异.数学这门学科需要学生用理性思维去学习,要求学生有自己的主观想法,不违背客观规律.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很小,他们在做事情时难以定心,而数学的理论知识又比较枯燥乏味,所以小学生很难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思维渗透教学分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一、在思维渗透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身为小学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教育的本身也是为了学生.所以,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自己喜欢上学习,要针对每个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慢慢地喜欢上学习,逐渐可以自己学习.因为小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是非常强的,而且在这个阶段只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小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在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之后,教师再从思维上对学生进行逐步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使其从小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从实际生活出发,然后一点一点带入当堂课的知识点,这样便于小学生接受,同时还可以使其自主思考.
比如,乘除法是小学数学课程里比较重要的部分,需要小学生完全掌握,因为这是数学计算中的基础,只有学会了计算,才能解决日后更困难的数学习题.在学习乘法运算时,可以逐渐地向学生渗透数学思维,再结合实际应用.例如设计题目:在商场,一共有4层楼,如果每层都有2个休息椅,那么这个商场一共有几个休息椅?学生在没学习乘法之前,给出的答案一定都是2+2+2+2=8(个),这时教师可以引出乘法,这样也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除法也是一样的,教师可以先从现实生活出发,然后根据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转化.在学习除法时,常见的应用案例就是切蛋糕,因为小学生的家长每年都会给他们过生日,其中重要的环节,就是把蛋糕分给家庭成员.通过家庭分蛋糕的实际例子,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在这个班级中每个同学怎么分蛋糕,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学生在实际中自己操作,更加便于学生学习除法,而且在进行乘除法运算时,学生可以快速地想到这个动手操作的实际例子,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拓展和学生一起背诵九九乘法表.虽然说这个表格在背诵的时候不是很容易,但是通过举例子这种方法学生还是可以很容易理解的.
在数学课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然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标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教师已经不再是课堂上的主体,现在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成才,帮助学生学习,所以现在的教育更加侧重于学生的想法.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自主能力.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呢?首先就要向学生渗透自主学习的思想.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自主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师如何进行讲解.因为学生的自主能力是需要日常锻炼和培养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可以在平时的课堂中,让学生自己出题自己做题,自己找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当然,教师要给予一定的鼓励,让学生越来越有自信,时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告诉学生九年义务教育是他们的义务也是他们的责任,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让学生知道学习是为了自己以后的发展.
二、在思维渗透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小学阶段,教师要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让学生热爱学习、享受学习.在数学思维渗透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只需最后的结果正确就可以.一题多解,有助于学生思维活跃.因为在小学这个阶段,学生思维是非常活跃的,对一些新鲜事物会感到好奇想要自行去探索,这个时候教师在一旁的正确引导,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一定是有帮助的.学生在小学这个阶段,思维是最容易开发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想象力非常丰富.虽然说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但是学生上了小学后,总体上来说,学生和教师的相处时间是非常长的,那么教师就要扮演好学生第二任父母的角色,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并且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自主思维,这样是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的.
比如,在讲几何图形时,这些图形都是在平面空间上展示出来的.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几何图形,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室中的一些事物,然后说出它们的形状,最后再把这些物体的形状用平面图形展示出来,并标注出来它对应的是教室的哪一角落.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自主观察能力,也可以提高自主实践能力.又或者,为了让学生亲自感受到图形变换的多样性,可以采用七巧板拼图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一套七巧板,在课堂上让学生先熟悉七巧板里都有什么图形,并说出它们的特点,最后再用这些图形摆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可能这种方法在课堂上真正留给学生实践的时间非常少,所以在数学思维渗透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留课后作业:让学生用七巧板拼成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再把拼出的图形在纸上画出来.在以后的课堂上,教师再让学生把自己画出的图形一一展示给大家.这样学生在拼凑七巧板的整个过程中,思维就会变得非常活跃,而且这种方式属于儿童娱乐方式的一种,学生们也会很用心地进行拼凑.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动手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另外,想要很好地解决问题,就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去做题,然后自己思考: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最后求的是什么?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出最后的答案?这就需要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因为集中注意力也是教师思维渗透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虽然说集中注意力对这个阶段的學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的一些课间游戏,来慢慢地培养学生的专注力.然后再教导学生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给学生渗透专注做一件事的意义这种思维.教师要告诉学生不要着急动笔去写,要充分思考,不要着急下定论,让学生把一切准备好之后再写.在学习新课程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先把本章的主题大概地跟学生讲解一下,然后在学习新课程时,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最后做本组的总结,教师再对学生的疑点、难点进行解决.在数学教学思维渗透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自己思考的习惯,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提高.
三、渗透数学思维
(一)建模思想
建模思想,就是一种运用数学建模去解决问题的思想.数学中已经解决的问题、还未解决的问题,以及还没有发现的问题都可归结于建模思想.而数学中,那些已经解决的问题分布在数学教学中的各个章节,教师经过整理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自行探索,教师再加以引导.各个建模思想都有它独立的思维背景,在学生的学习中,会以各种方式出现.比如三维立体图形,小学生在这个阶段只能接触到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部分球体的知识.虽然说这属于三维立体图形,但这只是最基础的.那么在学生学习三维立体图形的入门知识时,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际生活中的这些图形,或者是让学生从家中带一些这样的物品,然后在进行讲解的时候,让其进行观察,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空间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最后,让学生自行画出正方体和长方体.这些问题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可以举一反三.
(二)符号思维
在数学学习中,符号思维随处可见.每一个字母都可以表示为特定的符号,也可以表示数学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符号思维非常便于学生的理解,但是也有它的困难之处,就是非常的抽象.因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是特别强,所以对于符号的理解可能会有很大的困难.但是正是因为有困难才需要教师的指导、引领,从而培养学生的符号思维,为小学生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实这种符号思维在数学世界中随处可见,这种思维也是数学界的通用需要,是一个人数学素养的基本体现.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历从实际出发,由外在到内在,最后经过自身实践的过程就可以得出符号思维中的公式.但是小学生的思维是不成熟的,需要教师从最简单的字母认识开始,带领学生一点点地探索符号思维的奥秘.
(三)类比思维
类比思维是利用数学中不同对象的相似性进行归类,从而把一个复杂问题转化成一个简单的问题最后进行解决的思维.类比思维可以让问题变得不那么复杂,把烦琐的问题变得很容易,进而求出最后的结果.其实这种类比思维是非常好培养的,因为数学中有很多知识点都是相通的,而且有很多知识点是相似的.如运算中的乘除法和加减法,图形中的正方形的所有知识点和长方形的所有知识点,这些都可以用类比思维进行学习.但是,培养学生类比思维的同时,千万注意不要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点混淆.虽然知识点可以简化、问题可以变得简单、运算可以变得快捷,但是前提是学生已经可以熟练地掌握类比思维,然后用这种思维方法进行解题.类比思维在数学中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记住一些理论知识,让公式和定义变得简单化,便于学生学习.
(四)分类思维
把不同的数学题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就是差异性.在数学教学中找到两类数学题的特点,然后根据差异性进行分类,不要有纰漏,让学生在数学分类的过程中,逐渐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思想.这种分类思维的方法最适合小学生在六年级的总复习阶段使用.在这个阶段里,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小学中的所有数学知识,下一步就是复习,但是在总复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点进行完整的概括和分类,那么可能就会出现知识混淆的状况.所以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把不同的题型进行分类的能力,在日积月累中培养出学生的分类思维.因为分类思维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拥有分类思维,那么在总复习阶段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分类思维,学生就会掌握不同题型的不同规律,这样一来,学生在复习中就会节省时间、节省力气,把这种分类题型的方法以最大化的效率呈现出来.
四、结束语
小学数学思维渗透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学习,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虽然这种数学思维渗透的教学方法是刚刚出现的,但是这种方式在运用时确实带來了很好的效果.这种教学分析还要继续实行下去.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改革,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思维渗透教学分析中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妙蓉.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考试周刊,2017(7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