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桂玲
【摘要】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十分严谨且具有极强逻辑性和抽象性的学科.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包含许多知识点,十分复杂,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如果学生缺乏数学思维能力,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知识网络体系,那么很可能无法跟上后续的教学进度,无法感受数学学科的真谛.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不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认真分析当前高中数学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措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他们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策略研究
一、数学思维能力简述
所谓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习者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在数学教学领域,数学思维是学生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也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促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我国教育领域掀起了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并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做法能有效促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和进一步深化.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在高中阶段,学生要面临人生的重要考试,即高考.对于学生而言,考上一所理想的高校直接关系到他们后续的发展.就目前而言,虽然我国已经全面开始了高考体制改革,但高校录取人才的标准依然是学生的高考成绩.而作为三大主科之一,数学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提分的重要科目.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理念下,高考数学试卷的题目越来越灵活,侧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他们高考的分数,帮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教育部据此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回答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因此,在当前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方式.而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重要的内容.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培养并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有效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他们未来的发展.
三、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观念比较传统
当前,虽然课程改革正在持续开展,但受高考制度的影响,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并没有及时转变,仍然较为传统.这就使得当前很多高中学校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重视学生的成绩,以成绩高低论英雄.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中学校在数学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仍然比较传统,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灌输教育,同时辅以题海战术,特别是高三阶段,教师拼命向学生灌输自己的经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不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也缺乏灵活的数学思维.很多时候,题目一变形,学生就不知道从何下手.
(三)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涉及许多知识点,很多概念、定理和公式都比较抽象,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實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必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但当前,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受限于自身的经验和思维,只采用自己认为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学习需求开展教学活动,导致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这制约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在整个高中教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关系到物理、化学、生物这三门课程的学习,还关系到对学生社会性的培养,因此数学课程对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学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明确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不能一味地为学生讲解数学课程基本的知识,而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中认真选择试题,利用学生理解不准确或容易出错的习题,以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实现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锻炼与培养.
例如,在教授与二次函数相关的数学问题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探究或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先将图形画出来,然后解题.即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教师也应对他们进行一定的鼓励,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笔者在前文已经说过,数学是一门十分严谨且具有极强逻辑性和抽象性的学科,而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更加深奥,也更加抽象.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积极借助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教授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的内容时,因为空间几何的内容较为抽象,特别是其三视图,学生很难凭空想象出来,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来进行展示,运用动画视频的方式,清晰地展示出立体几何图形的空间位置关系,以此降低学生学习该知识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向学生讲解立体几何图形三视图的画图规则,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并快速掌握相关的知识了.
(三)采用生活化教学法
高中阶段的數学课程与实际生活具有密切的关联,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数学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生活实例来展现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实践证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他们未来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高二选修1-1中“抛物线”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回顾日产生活中接触过的抛物线.如学生打篮球投篮时,篮球移动的轨迹一般呈抛物线状.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参与数学问题的解答,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由此可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将数学课程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供支撑.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
(四)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解题了.因为如果不借助解题增加学生的实战经验,他们就无法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为了避免形成题海战术,教师需要科学选题,精选适量的经典题型引导学生进行实战.而且,为了促进每名学生的进步,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题目中的条件、结论,从而将题目审透彻,发现题目中潜藏的规律,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已知命题甲:a+b≠4,命题乙:a≠l且b≠3,则命题甲是命题乙的什么条件?对于这道题,部分学生无法确定题目中的否定式,从而出现错解,运用逆否命题与原命题同真同假得出这样的结论:若a=1且b=3,则a+b=4成立,因此,命题甲是命题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如果这么理解的话,就会因为理解错误导致解题错误.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组内成员的交流探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最终得出:命题甲是命题乙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通过这样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的碰撞,能有效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我国先秦时期著名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南宋理学大家朱熹也曾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由此可见,质疑对学习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在给出问题以后,不要马上就进行分析,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探索解题的思路.这样做不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质疑心理,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学习,整合学到的知识,归纳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这样就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应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才能运用理论知识于实际,并将知识内化于心,从而实现自身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授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指数函数”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实践操作:告诉学生一张白纸的厚度,让学生计算出对折一次后白纸的厚度,接着引导学生继续对折并计算出每次对折后白纸的厚度.经过多次对折后,学生就会发现计算的过程越来越难.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出指数函数的知识,让学生学会运用指数函数的知识来计算多次对折后白纸的厚度.这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有效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七)利用总结反思巩固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总结反思帮助学生巩固自身的数学思维.在实际教学中,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活动的结束,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以后,还应巧妙利用闲暇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帮助学生分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或者知识掌握的模糊点.这样的方式能提高并巩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他们未来的发展.
例如,在教授高中数学必修4“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完成教学活动后,可以采用课堂检测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而且,通过这样的检测,教师不但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也能通过检测活动查缺补漏,了解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另外,教师应积极借助现代化信息工具,与学生进行线上交流,了解他们在日常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答.这种方式能帮助学生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并加强对知识的梳理,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他们未来的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并动手操作,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巴桑卓玛.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学周刊,2019(7):115.
[2]秦俊辉.高中数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策略探究[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