哏留平/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农业农村局动物卫生监督所 679300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是由病原体猪小袋纤毛虫引发的一种原虫病,可感染的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可以破坏宿主大肠黏膜引发腹泻,还可以感染比如人、牛、羊等30多种动物,一旦引起大面积的罹患,势必会影响畜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引发公共卫生安全。该病的最低感染率一般在20%,饲养条件恶劣的养猪场感染率最高甚至可以达到100%,并且染病发病后如果没有较好的治疗卫生条件,加上发现不及时,死亡率也可以达到100%,经济损失可想而知。
小袋纤毛虫是一种寄生原虫,是纤毛虫纲、小袋属、小袋虫科。在小袋纤毛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一共分为两种形态阶段,分别是滋养体和包囊体。滋养体阶段是在虫体活动时间所拥有的一种形态,外表一般是无色透明或者是浅灰色中带一点绿,形状一般呈圆形或者卵圆形。虫体前端生长有一个稍倾斜的沟,且胞口在沟的底部,并向下与一个管状结构相连接,作为胞咽,在胞浆内通常盲端终止。虫体中央生长有一个主核,呈较大的腊肠样,周围存在一个小核,肛孔生长在虫体尾部。胞浆中还存在一些其他结构,如食物泡和伸缩泡等。食物泡,顾名思义也就是用来消化食物的;而伸缩泡的作用主要就是用来调节渗透压的。病原虫体在滋养体阶段抵抗力是比较弱的,用常规的消毒剂就能将它们杀灭,所以预防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最好的方法,是在滋养体阶段就能够发现并且及时采取措施,这样可以减轻后续阶段的防治工作量。到了包囊体阶段以后,虫体不能自由的运动,它的壁极易变形,所以一般都是随着粪便的流动而流动,而且在外界的生命力也很强[1]。
寄生虫猪结肠小袋纤毛虫主要是在结肠寄生,尤其是对保育仔猪具有严重的危害。当仔猪患有诸如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瘟病毒和沙门氏菌等导致肠道出现炎症时,或者其他外源因素,比如饲养不当、季节气候不适宜导致抵抗力不够强的时候,就会对肠黏膜造成损伤,病原虫体就会借机进入仔猪体内。一般病原体的繁殖速度极快,这种病原虫也是。一旦进入内部,就会开始不受阻挠地进行大量繁殖,破坏机体自身免疫力,破坏自身身体肌肉黏膜组织,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的产生,从而造成腹泻。一般严重时的病毒感染率稳定在60%~70%。我们可以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以及特征性病变先做出初步判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有很多传染病有类似的发病情况,一定要做出仔细的判别分析,切勿轻视大意。最常用的实验室确诊方法就是粪便镜检,也就是将疑似病症的病猪粪便制作成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是否有来回移动的滋养体或者是包囊体,也可以采用麦克马斯特氏法检测感染强度[2]。
由病猪体内排出的粪便中存在大量的包囊体,必须经由一定的渠道进行妥善处理,避免二次感染的发生,因此,更要加强饲养管理,同时减少引种。必需要引种时,一定要先隔离饲养半个月以上。另外在猪的饲料饮水方面,一定要提供优质饲料与优质水源,做好场地的清洁工作以确保不会被猪的粪便感染。此种疾病在全年的任何季节都能发生,在极为寒冷的早春季节和冬季,也就是冬末开春的时候更容易发生,一般是呈散发性而非流行性。因此,在疾病频发的时候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来抑制传染病的扩散。比如做好猪舍的保温工作,能够及时通风以保持猪舍的干燥环境,遇到猪有类似疾病症状发生时一定要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单独处理,隔离饲养,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定期对残存的粪便进行清理并且清理的同时,要用生石灰对清理人员的鞋底进行消毒,防止将病原带入猪舍,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综上所述,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比较常见于一些饲养管理环境比较差的养猪场,该病发病前期症状常见于腹泻,很多管理人员不以为意,也并不采取有关预防措施,就会导致大面积的交叉感染,给畜牧业的发展和卫生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和经济损失。因此一定要深入了解该病的方方面面,做好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