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京立医院(458030)杨淑敏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84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各42例。实验组年龄22~35岁,平均(28.47±2.84)岁;孕周37~41周,平均(39.06±0.74)周;初产妇31例,经产妇11例。常规组年龄23~35岁,平均(28.72±2.73)岁;孕周37~41周,平均(38.91±0.69)周;初产妇32例,经产妇10例。两组基线资料(年龄、孕周、经产情况)均衡可比(P>0.05)。纳入标准:符合《妇产科学》中产后出血诊断标准[1];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胎盘植入、粘连;出血性疾病;精神异常。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根据出血原因实施对应急救措施,包括输血、局部缝合、子宫切除、注射缩宫素等,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记录24h出入量,注意保暖。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具体如下:护士先根据常见产后出血原因,通过查找国内外产后出血护理资料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提前设计对应的产后出血护理路径表。①抢救准备:护士发现患者产后出血后,立即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道(≥2条),分析产后出血原因,明确产后出血原因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调用对应的产后出血护理方案,制定护理对策,采取止血措施、预防感染措施。同时稳定患者情绪,告知患者放心,出血很快就会停止,增强患者信心。②抢救中护理:抢救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产后出血量、脉搏、血压、呼吸、膀胱充盈状态等,尽早识别休克,纠正患者休克状态,使患者平卧,予以吸氧、保暖等。对于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护士需立即按摩患者子宫,注射缩宫素;对于软产道损伤引起的产后出血,立即找到裂伤点,配合医生缝合;对于出血严重者,根据患者血型输血,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③抢救后护理: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日常通风消毒,避免感染,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科学饮食。
1.3 观察指标 产后24h出血量;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估护理满意度[2],总分95分,分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1 产后24h出血量 实验组产后24h出血量为(585.79±64.31)ml,常规组产后24h出血量为(762.44±72.13)ml,实验组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47,P=0.000)。
2.2 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非常满意18例,满意22例,一般1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5.24%(40/42),常规组非常满意13例,满意19例,一般8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76.19%(32/42),实验组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2,P=0.013)。
产后出血为产科常见急症,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安全。产后出血可能是由于产妇分娩过程中,精神过度紧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此外,凝血功能障碍、胎盘滞留也是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出血原因不同实施标准化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是基于心理学、循证护理学、系统理论等发展出来的护理模式,将护理过程流程化、标准化,实施最佳护理方案,提高护理质量。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中,根据患者出血原因、特点,按照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分为抢救准备、抢救中护理、抢救后护理,按照护理阶段,实施不同护理,保证护理步骤的科学性、正确性[3]。抢救准备时,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出血原因,按照护理路径选择护理方案,保证了护理方案的正确性。抢救过程中,根据患者出血原因、状况,配合医生进行护理,可有效止血。抢救后病房通风消毒,避免患者出现感染。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后24h出血量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95.24%高于常规组76.19%(P<0.05),可见,对产后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减少产后24h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应用于产后出血患者,可减少产后24h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