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451191)张振岭
老年血管性痴呆是神经内科血管性病变多发疾病之一,发病率达3%,约占痴呆总数25%[1]。药物治疗是现阶段临床首选治疗方式,丁苯酞为临床常用药物,具有改善缺血脑区微循环及脑能量代谢、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艾地苯醌是一种抗老年性痴呆新型特效药,抗氧化作用强,可有效改善精神症状、脑功能代谢。本研究旨在研究艾地苯醌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研究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82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2017年12月~2019年2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 1例,观察组男2 6例,女1 5例,年龄5 4~7 8岁,平均年龄(65.97±5.96)岁,病程3~17个月,平均病程(9.88±3.39)个月;对照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55~79岁,平均年龄(66.89±5.93)岁,病程3~18个月,平均病程(10.49±3.72)个月。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且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所有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均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对照组给予空腹口服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99,规格:0.1g)治疗,0.2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艾地苯醌(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137,规格:30mg)治疗,饭后口服,30mg/次,3次/d。两组均治疗3个月。
1.3 疗效评估标准 治疗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增加≥20%为显效;治疗后,12%≤MMSE评分增加<20%为有效;治疗后,MMSE评分增加<12%为无效。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
1.4 观察指标 ①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②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比较,共30分,分数越高,认知功能越好。③两组治疗后HDS评分比较,共32.5分,分数越低,痴呆越严重。④两组治疗后BI评分比较,共100分,分数越低,生活能力障碍越严重。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总有效率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9例,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观察组总有效率78.05%(32/41)高于对照组63.41%(26/41)(P<0.05)。
2.2 MMSE、HDS、BI评分 治疗前,观察组MMSE为(16.03±4.96)分,HDS为(15.52±6.79)分,BI为(33.97±11.58)分,对照组MMSE为(15.98±5.21)分,HDS为(15.13±7.06)分,BI为(32.01±11.26)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23.58±3.26)分、HDS(21.77±5.84)分、BI(59.64±14.33)分高于对照组M M S E(1 9.1 0±2.4 3)分、H D S(18.97±8.24)分、BI(46.89±11.12)分(P<0.05)。
老年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复杂,且是多靶点、多基因参与的过程,其可导致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能力障碍等后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常采用丁苯酞进行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疗效欠佳。
丁苯酞主治缺血性脑损伤,其主要活性为人工合成的消旋体,可直接穿过血脑屏障发挥药效,进一步提高脑部血流量,改善神经功能损伤。同时丁苯酞可保护海马CA1区神经元,有利于患者学习记忆功能恢复,从而改善痴呆症状[2]。艾地苯醌为辅酶Q10类似物,抗氧化功能强,可通过改善脑部线粒体呼吸功能,进一步提高脑内葡萄糖利用率,从而减弱线粒体膜脂质所致的屏障,有利于脑能量代谢。此外,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可有效保护血管收缩因子(ET),有利于提高神经活性,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HDS、BI、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艾地苯醌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且有利于患者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艾地苯醌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且能促进患者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