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桂菊 王健
新时代,我国全面开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新征程。2019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以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带动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同月,《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强调深入挖掘专业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中国特色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并提出以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为专业课程目标。《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实施方案》高度重视产教融合,要求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中国高等教育要适应新时代产业发展需要,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基于跨界融合的基础,通过构建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满足产业链与人才链的互通性关系。所以,打破传统专业的束缚,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艺术类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体系改革十分紧迫,从而形成艺术类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升级和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课程体系的提出以跨界融合为理念,以强化艺术类院校特色为根本,提出一心两翼,互为融通的课程体系。一心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核心,即空间和艺术能力;两翼分别是文化输入和生态技术。专业建设小逻辑服务于国家发展大逻辑,文化输入和生态技术是环境设计专业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一大举措,是紧密结合国家新兴环境产业项目,将文化输入和生态技术引入课程体系,有助于拓展专业外延,强化专业综合能力。
空间与艺术的培养体系贯穿大学四年,环境设计专业按照课程性质分为平台基础课、专题设计课和毕业设计课(图1)。
图1 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分类
图2 三轨并行、互为融通
平台基础课的空间艺术培养是依托艺术院校特色实行差异化发展。一年半的时间夯实专业基础,建构跨学科空间艺术的教学平台,通过造型基础、设计表达、形态构成、建筑设计基础、空间营造、民居测绘、材料与肌理、感性工学、环境心理学、人体工学等课程,实现学生从“环境到建筑”到“物质空间到心理空间的”的全方位空间设计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空间塑造能力和艺术审美表达能力。
专题设计课是在平台基础课结束之后,空间与艺术应用于具体专题课程,如公园设计、广场设计、滨水设计、居住区设计等。由平台基础课程的抽象空间走向专题设计课程的具象空间,空间塑造材料由平台基础课程的纸板走向专题设计课程的造景材料。在专题设计课程中以空间设计为主线串联起不同专题场地的设计原则、使用功能、实现路径和造景材料。
专题设计课不仅有空间艺术设计的内容,还要有机结合文化和生态的两翼体系。两翼体系之所以在专题设计课程融入,基于两个原因:其一,两翼体系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其二两翼体系必须紧密结合设计才能有更好的教学效果。专题设计课在夯实空间设计的基础上,融合工学教育“定量化培养”与人文教育“个性化培养”。定量化培养是培养工科技术,注重设计的科学性、技术性和指标性;个性化培养是注重艺术人文,培养学生挖掘地方文化,艺术化呈现主题。
毕业设计课程空间艺术培养是宏观空间结构控制到中观空间组织,再到微观空间设计的系统性训练。以乡村为例,宏观层面是从村域总体控制乡村形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山、水、林、田、村、居的乡村形态与色彩机理的保护与修复,以形成鲜明特征的整体形象;中观层面以乡村空间组织为研究对象,包括街巷组织结构、空间组织序列、界面组织样式、区域形象塑造等;微观层面重在关注人的尺度和需求下的空间设计,包括乡村公共空间、戏曲文化空间、庙会文化空间、节庆文化空间、庭院空间、街巷空间以及古树、水井、磨盘、粮仓等生活生产设施空间。
融入设计的文化内涵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中国的文化底蕴,包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设计人才的家国意识和乡土情怀,关爱社会、关注生活、关心家庭、热爱民族文化、树立社会责任感和民生服务导向。第二个层次是中国优秀传统设计文化,如古典园林、传统建筑、地方民居、传统服饰、莫高窟壁画等领域呈现出的博大精深的设计源泉。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传承是创造中国设计力量和中国设计的必然途径。第三个层次的文化是地域文化。任何一处客观存在的环境都是自然与人类共同作用、长期积淀而成的,所以场地的地域文化是根植于当地环境的地形、地貌、气温、气候等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宗教、神话、民俗、风情等人文环境。地域文化是对同质化环境的强力抗衡,地域文化应用于环境设计将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环境风貌。
图3 空间艺术课程知识链接
图4 专题设计课程知识链接
文化输入的课程体系与文化的三个层次特点相对应。平台基础课主要通过毛泽东思想概论、近代史、文化史、美术史、艺术概论等课程搭建第一个层次,即中国文化底蕴的培养。设计课主要搭建中国设计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培养,通过建筑景观文化遗产调研、中国古典园林考察、民居测绘、中国水文化、居住文化的课程或者讲座的形式培养中国设计文化。地域文化的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对院校所在地域展开多方面的调查,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地域文化与环境设计的能力,又便于同学们现场调研获取信息和数据,为当地文化产业和设计行业做出贡献,实现产教融合。
在当今这个文化互渗的背景下,我们要捍卫中国文化。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成功的设计师一定是基于对本土文化的关怀。作为文化表征的环境设计是中国文化重要的传承方式。通过文化三个层次与设计的有机结合,使环境设计具有中国特征的地方特色。
生态环境是这个时代面临的最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作为环境设计专业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重任。从某种角度上说环境设计人员对环境的生态态度和生态知识将决定将来的生态环境。
渗透生态观念是生态工程的第一步,让学生深刻理解生态设计的内涵,充分认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全面掌握环境设计之于自然环境的影响,树立保护优先和最小干扰的设计原则,学习不同自然资源的特性及保护方法。
学习生态技术是生态工程的第二步。与环境设计最为密切的生态技术是植物生态技术、水文生态技术、gis技术、生态材料。这些生态技术与空间设计相结合不仅可以营造美观实用的环境,还可以解决荒漠化防治、湿地生态修复、污水处理等环境问题。生态技术课程与空间设计课程通过开设平行课的方式,实现生态技术和空间设计的有机结合。例如,滨水设计课程和水文技术,绿地系统课程和gis技术,公园设计课程和植物生态技术。另外,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生态规划设计项目的开展也需要融合生态设计与技术的策略方法。
环境设计专业的空间设计课程群和生态技术课程群、文化输入课程群呈现三轨纵向并行的教学体系(图2)。并行的三个体系相应课程同步进行,紧密将技术和文化运用于空间设计中。经过专题设计老师和技术老师以及文化老师的同时辅导,使环境设计专题达到空间+技术+文化互为融通的教学目标,根本解决技术、文化和设计各自为政,缺少联系的弊端。
三轨并行、互为融通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具有合作的教学团队,由两位或多位教师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共同确定课程教案教学日历、教学模式。文化、技术和空间的教学团队的老师将文化、技术和空间有机结合形成系统连贯的适应于现代产业需求的知识体系。二是以空间设计为主线链接生态和文化课程中的知识点,激发学生融合知识的主动性,从而突破应用性知识欠缺、知识关联性割裂、思维固化等障碍,强化学生专业水平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表1 专题设计课程群知识链接表
根据课程体系的定位,将培养目标分解到各个平台进而分解到各个课程。每一门课程都有主要知识点和次要知识点之分,从知识点属性出发,分析知识单元间的链接关系,循序渐进设置对应课程。即每一个知识点至少通过两门课程进行强化学习,其中一门课程将其作为主要知识点,另一门课程将其作为次要知识点,最终在相互交叉和融合知识点的基础上实现专业教学全覆盖(图3、图4)。
例如平台基础课程的空间训练由空间基础、空间表达、空间形态、空间组合、空间材料、建筑空间、空间尺度、空间情感等知识链接组成,每一个知识点主要对应一门课程,也就是这门课程解决的主要目标。专题设计课程教学安排既要有循序渐进的内容,例如场地面积和理论知识点;也要有相对统一的要求,如统一的作业要求;还要有相互嵌合的知识点,如设计关键词。
综上所述,我们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新征程的背景下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艺术类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研究,是为了满足国内新经济转型发展形势下创新型应用设计人才培养的需求。一心两翼的课程体系和三轨并行知识链接的教学体系改变了传统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形式,在尊重艺术类院校的特点基础上,突出了跨界融合新学科的重要性,培养具有文化输入和生态技术的“空间+艺术”创新型、实践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