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泗水县柘沟土陶杂器

2020-12-28 13:39唐家路杨传杰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泥坯陶土艺人

唐家路 杨传杰

“柘沟镇养穷人”,这是山东省泗水县柘沟镇的一句俗语。当地丰富的陶土资源让世世代代柘沟人以做土陶杂器为生,不仅养活了本地人,甚至养活了柘沟以外一些要饭的穷人,让他们冬天住在暖和的窑棚里得以度过寒冬。俗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柘沟镇位于泗水县西北部,泗水河北岸,与曲阜市、宁阳县接壤,总面积64平方公里,地表有丰富的陶土资源。陶土以柘沟为中心,东起洛里村,西至董庄,北起郭家岭,南到朱家村,面积有26平方公里,储量约12.2亿立方米。柘沟陶土产量大,直接裸露在地表,最深距地面不过6米,易于开采。易取易用的陶土资源为柘沟制陶工艺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据考古挖掘资料证明,柘沟制陶工艺最早可追溯到大汶口文化时期,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土陶杂器是柘沟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制陶工艺也是柘沟人世代传习的重要手艺之一。除了日常用器,用陶土烧制的澄泥砚也因“温润如玉、含津益墨、沉静端稳”等特点而闻名。此外,陶土在当地还作为化工原料,烧制成砂状颗粒的陶土可以净化空气、除味除臭。

1.柘沟土陶杂器历史、现状及品类

泗水有“柘沟的罐子,魏庄的瓮”之说,魏庄是距离柘沟不远的一个村庄,亦生产陶器。几十年前,柘沟镇制作土陶杂器的人数曾达到了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最多时有200多户人家。有些人即使不做陶器,也用木车、驴车将陶器运到外地去贩卖。(图1)1955年1月1日,柘沟镇成立了陶瓷厂,开始集体规模化生产,合作化时期曾达到较大规模。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包产到户,家家户户买大缸存粮食、腌咸菜等,陶瓷厂开始大批量做大缸。除了济宁本地区以外,还远销济南、泰安、菏泽、德州、枣庄、青岛等地。柘沟陶缸耐酸、耐碱、耐腐蚀性较好,适宜盛放酱油、醋、水、粮食等,特别是用来腌菜,腌制的咸菜能够长期保存不变质。那段时期陶缸曾经供不应求。到了80年代末,人们用缸的需求饱和,工厂效益一年不如一年,随后倒闭。现今,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其他材料制品的丰富多样,存粮腌菜的少了,使用土陶杂器的人也越来越少,制作土陶杂器的利润小、工作累,年轻人更倾向外出打工,柘沟镇做陶的也仅剩几户人家。

图2 陶凳子

刘芝廷是柘沟镇七村的制陶艺人,出生于1935年,年轻时是陶瓷厂的工人,期间学会了制陶工艺。据艺人讲,他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单独做陶缸,那时他已40多岁,后来一共有三个伙计跟他干,三儿子刘新闻,两个表亲刘从水、刘从对。上年纪后,刘芝廷老人已不亲自做大缸,主要依靠他的三个伙计,缸的销售也主要是由三个伙计负责。他们一年能烧七八窑,每窑的成本人民币4000元左右,煤钱3000元,人工费1000元,纯赚4000左右。若烧得好,成品率高的话,能赚一万多块。但并非每个季节生意都好,最好的季节在秋收时,各种粮食蔬菜成熟丰收,家家户户开始腌制咸菜或盛放粮食,也就会添置新缸,缸的销量也因而增加。如今,柘沟本地用缸数量大大减少,外地销售是他家的主要渠道。如济宁百年知名老字号“玉堂酱菜”厂一直使用他家的陶瓷缸腌制酱菜。除了最大的缸(当地俗称“花腰”)价格过百元,其余一些土陶杂器仅几块钱,如此费时费力又价格便宜的活计,刘芝廷家也只是有定做或自家有需求时才会制作一些。

近几年,包括大缸在内的各种土陶杂器使用越来越少,但每年的八九月份仍是陶器销售的旺季。柘沟七村仅剩刘芝廷一家及两三位老艺人还从事这门手艺,陶缸大多销售到菏泽、泰安等地,南方较近的某些蔬菜产地也偶有购买。总之,数量较先前明显减少。

柘沟土陶的样式种类主要是农村常用的缸、盆、罐等杂器,其中陶缸产量最多。陶缸中最大型号的称为“花腰”,高约0.68米,缸口直径约0.87米;其次为“吃五”,“吃五”的意思是最大号的陶缸里能依次套5个小缸;再就是“吃3”,依次套3个小缸;套1个小缸,叫“吃1”。另外,土陶制品中还有体积较小的盆罐等,一般高度低于0.35米,如帽盒、合盆、闷罐、嘟噜、懒起、茶几、陶凳、大小不一的花盆等。带盖的帽盒与合盆,一般用来盛放咸菜。帽盒的盖上有塔形的小钮;合盆的盖上有个小洞,可以将绳子穿过洞口系住做系,就能轻松地取放盆盖了。由于猫、狗等偷吃不到带盖的陶罐里的东西,所以这类陶罐又称“气死猫”。闷罐和“嘟噜”是盛放酒、水的容器;“懒起”是一种小型的夜壶,主要供老年人使用。茶几、陶凳等代替了木制的小型家具,简便实用。(图2)

2.柘沟土陶的制作流程

刘芝廷家前面的空地上有几个大大小小的土坑,这是以前挖取陶缸泥料取土留下的。由于陶土在柘沟分布广泛,几乎每户人家自家房前屋后都有挖陶土的坑。近几年,由于资源保护及环境卫生等原因,政府规定不能随意乱采乱挖,必须申请相关许可才能开采。现在刘芝廷家所用陶土都是从距离柘沟5公里以外的圣府岭运来的。圣府岭离孔子故里曲阜较近,据说以前曾专为孔府提供泥土,所以称为“圣府”岭。圣府岭现由承包商负责当地陶土的挖掘与开采,外地用土多于本地。“大场”就是一家规模较大的陶土厂,配有运输车送土到家。圣府岭的陶土分布在特定的位置,只有在岭中间的部分才适宜制作陶器。陶土有黄、红、白三种颜色,每种颜色的陶土由于原料成分、硬度、黏性等的不同而性质各异,烧成器物后的颜色自然也不同。制作陶缸需要三种土按比例掺在一起才能确保缸的硬实耐用,艺人说,即使用锯条也不易锯断。一般烧制一窑陶缸需4-5车土,每车土的成本在一百元左右。

图3 弓子

图4 打底

陶土取来以后要澄泥。艺人讲,澄泥是靠天吃饭的活路。也就是说,澄泥的活要在晴天时才能进行。澄泥的步骤不算复杂:首先把取来的陶土中大小不一的“疙瘩”砸碎并充分晒干,晒干后的陶土颗粒大小均匀,为澄泥打好基础;其次把晒干的陶土倒入大号陶缸中加水搅和,目的是让缸中的陶泥与沙子、杂草等杂质分离;等大缸中的泥水静止后,取出其中的杂质,并将细小的沙子收集起来用于制作缸底,然后将大缸中的泥水倒入事先挖好的大坑中。等到坑里的水分蒸发到陶泥结成块且出现裂纹,能够承受一个成年人站上去不塌陷时,陶泥就达到了软硬适宜做缸的要求。最后,把坑中的泥料搬运到不见阳光风雨的房间里,用厚塑料布遮盖,并适时用陶壶喷水以保持泥中的水分不至于干燥,为熟泥做好准备。

熟泥的过程和原理与其他地区做陶瓷、泥塑等差不多。先用小铁铲将塑料布下遮盖的生泥切下一块,随后用“弓子”将泥料从上到下刮成厚约1厘米的泥片,这样容易再一次找出夹杂在生泥中的砂子。切下的泥片用脚反复踩,直至泥料混合均匀、柔软有韧性,也就是生泥变熟泥了。“弓子”是陶器艺人自己制作的,用弓形的棉槐条、竹条和细铁丝、钢丝等做成,也是陶瓷、泥塑常用的工具。(图3)

制作大件的陶器一般要拉胚成型。据艺人讲,学习拉坯一般需要2-3年的时间,也要看个人的领悟能力和勤奋程度。在过去,他们跟着父亲或叔叔等长辈学习拉坯,也没啥讲究,耳濡目染、边学边做就会了。一般早晨天不亮就坐下开始拉坯,一天下来有10个小时的时间。除了中午吃饭,中间很少休息,傍晚收工时累得腰酸胳膊疼,所以拉坯是最能考验艺人体力与耐力的活儿。艺人讲,体积较大的陶缸一小时能做7个,一天下来能做六七十个;小的盆盆罐罐制作较费时,一小时能做两个,一天最多能做20个左右。

拉坯的工具有铁铲、转动圆盘、砸底锤、“扑尘”(破布头之类,旧时用作抹布)、利锥、滚子等,与其他地区差不多。现在的电动转盘与从前用脚踩带动的转盘不同,艺人们感叹用电动转盘既提高了拉坯塑形的效率,也省了很大力气。砸底锤用硬实的枣木制作,用来清除转盘上留下的陶泥以确保缸底的平整。“扑尘”须是吸水性较好的棉布,一般是破旧的衣服之类扎制而成,也算是废物利用。利锥为铁制,长约0.1米、宽约0.01米,因其一端像锥子故称“利锥”。“滚子”一般在制作罐口花边时使用,可以在陶缸胎体上滚动。

拉坯之前将熟泥充分揉匀和。先用铁铲将加工熟泥的泥台即石台面铲平,把所需泥料放在泥台上像揉面一样反复揉搓,待到软硬适度后将陶泥揉成长条。这时,取一小块泥揉成圆形泥饼制作缸底。泥饼的底面蘸上沙灰,沙灰是用细沙与锅底灰掺在一起的,以防止器皿底部粘在转盘上不易取下。(图4)

图5 拉坯

图6 滚边

左手右推泥饼起固定作用,右手不断拍打泥饼并两手配合不断转动泥饼,类似于擀饺子皮,从而将泥饼做成符合器皿大小的圆底。接着,用砸底锤清除转盘上留下的泥料并启动转盘。转盘上事先撒一层灰土,用艺人的话讲是为了使胎体更容易“离皮离骨”。拉胚的过程与其他地区制陶大同小异。用右脚踩转盘开关,控制转速,不断往底部上添泥,做出器皿的大体轮廓,两手一内一外控制器壁的厚度、高度、直径、形态,并始终保持胎体处于转盘的中央部位(图5)。大家熟知,拉胚的过程主要靠艺人的经验,几个老艺人都说,是“从心里发出来的”。不同型号的陶缸用料多少、拉坯的力度、造型的把握、转盘速度的控制、手脚及全身的配合协调等,不仅仅是经验和熟能生巧,的确还有来自心里的悟性。为了陶缸表面光洁,艺人用扑尘蘸上用胶泥粉末加水制成的泥浆,在胎体转动的过程中不停地涂抹在胎体上,以保持泥胎通体的光滑湿润。

在陶缸收口时,双手交合,左手拇指控制口的外围,右手拇指往外拉边;胎体完成后,右手用利锥在胎体由下至上轻轻划过,形成一圈圈的简易装饰花纹;口沿的花纹则用右手拇指外侧按压而成,俗称“掐筋”。若制作花盆,最后需用滚子在盆口滚出一圈花纹(图6);如果是大号陶缸,因为胎体太大不易成型,分上下两部分成型后再黏结在一起。

缸罐之类拉坯成型后,需将泥胎阴干以备入窑烧制。刚刚完成的泥坯较为湿润松软,搬运过程中容易磕碰或变形受损,艺人用自制的工具——“圈子”和“辫子绳”来搬运泥坯。“圈子”是按照陶缸型号大小,用泥烧制成的上粗下细、直径不同的约十厘米宽的圆圈,将其套于陶缸泥坯的中间部位,起到搬运过程中的加固作用。(图7)“辫子绳”是用柘沟当地种植的大麻编结而成的绳子,绳子是用辫子股的方法编结而成,故称“辫子绳”。(图8)辫子绳柔软且质地坚韧,结实耐用,而且不易在泥坯上划下痕迹。与圈子一样,辫子绳也因泥坯缸的大小而粗细不同。辫子绳像一副圆眼镜,中间部位用来套住泥坯腹部,两边留出手提的位置。搬运泥坯时,先用圈子套在泥坯内部中间,两人再用辫子绳将其运到屋外。为了防止泥坯干裂,一般在通风背阳的地方晾一天左右。

泥坯晾一天后,用圈子和辫子绳将晾好的泥坯移入屋内,口对口立起来阴干。阴干的时间因季节而定,一般春季阴干得快,但由于春天干燥易造成泥坯出现裂纹;夏季多雨,天气相对潮湿,泥坯阴干的速度较慢,但泥坯不容易干裂。泥坯阴干时若出现细小的裂纹就用喷壶喷洒或用刷子蘸水将其涂抹平整。艺人们凭经验观察泥坯阴干的程度,待泥坯干燥达到一定的硬度,可以在上面拍打绘制花纹时,就可以将其移出屋内。

图7 不同型号的圈子

图8 用辫子绳抬泥坯

泥坯“硬梆”(干燥凝固)之后用不同的工具制作花纹。柘沟陶缸外壁不规则的条状花纹是用“棒子”和“固着子”两种工具制作的。“棒子”名为棒子,其实就是一把木拍子,也是由两部分组成,把手较长,约0.25米,方形拍面部分是一个楔子状的长方形,一面平整,另一面是用锯锯成的一道道平行的呈凹凸状的长条,用碎玻璃或破酒瓶把凹处打磨光滑。“固着子”就是固着在缸壁上起固定作用的,也像一把拍子,把手约0.15米,前端半圆状的拍面长约0.2米,厚约0.05米,其中一面是圆弧形的凸起,另一面在靠近把手的附近有圆形小窝。这两种工具都是由坚硬结实的枣木制成,经久耐用。在制作纹样时,艺人左手在缸内拿“固着子”,具有圆弧形凸起的一面贴向缸壁,左手同时用食指抠住另一面的圆窝确保把握牢固,右手在缸外拿着“棒子”将有凹凸状长条的一面朝向缸壁,两手对着拍打。拍打时先由缸口口沿以下的缸壁开始,拍打一圈后再依次向下拍打,直到整个缸的外壁上布满了凹凸状的竖条花纹(图9)。当然,这种拍打不仅使陶缸更加密实,还可以成为简单的装饰。

由于大号陶缸是上下两部分拼接而成,拼接时为了两部分黏结更加紧实需要适时地蘸水涂抹在结合部内外两侧。陶缸下半部分制作的时间较上半部分长,也要涂抹适量的清水,使陶缸整体干湿程度达到一致。这一过程需要用到的工具是刷子。刷子是由黍子苗制成的炊帚一样的工具。柘沟陶缸所用的刷子由德州地区出产的黍子苗扎成,吸水性更强。刷子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在陶缸的外壁上绘制图案,用刷子蘸上掺有红土的泥浆沿着缸口口沿下部外沿蘸一圈,形成一簇簇类似芦苇絮的图案,随意粗犷。做一窑陶缸需要用一个刷子。用刷子绘制时要把握好水分的多少,太少渗透不到陶坯中,太多则容易流淌到缸底,形成一道道的水痕。由于红土和陶土成分的不同,所以用红土和水绘制的图案在陶缸烧成后颜色变深。有时陶缸外壁也绘制少量的大花图案,或者用毛笔写“泗水柘沟大缸”几个字。总之,这些图案和文字都简单随意,是一种率意的装饰。据艺人刘芝廷老人讲,因为当地的陶土“不吃釉”,陶缸上“挂不住釉子”,所以柘沟的陶缸不上釉色。当然,因为不上釉,虽然陶缸透气性好,却影响使用寿命。

拍打绘制完成后将陶缸再次置于屋内阴干,一般一周左右即可入窑烧制。

3.柘沟土陶烧制

柘沟镇的土窑为“马蹄窑”,半圆形结构,窑口外面有窑棚。土窑大约5米高,最大处直径约4.5米,由下向上闭合(图10)。以前的土窑多用泥土和“木坯子”垒砌,现多用砖石,特别是在底部用大的石块加固,越往上穹覆为尖顶。土窑顶部留有0.6米左右的通风口,背部也有两个小通风口,用来控制烧制温度。如果需要小火控制,就把背部的通风口关闭,只打开顶部的通风口;需要大火时则相反。大火使高温产生的气体到达窑顶后再往下走,深入到窑内,使得窑中的器皿受热大体均匀,这样烧制后的陶缸硬度与颜色基本相同。窑棚较小,长约4米,宽为3米,高2.5米,可以用来储存煤、草等燃料,也是陶缸艺人烧窑期间休息的地方。在窑与窑棚中间有宽约1米、高1.5米的窑口,用来填放燃料。

图9 拍花纹

图10 当地土窑

土陶烧制入窑时要选择晴好的天气,用辫子绳将陶缸抬入窑内均匀摆放,留下窑口一定的烧火空间。与其他烧窑一样,为了充分利用窑内空间,通常将小号陶缸套入大号陶缸内部,有的套1件,有的套3件5件,也就是艺人所说的“吃1”“吃3”和“吃5”。窑底一次最多能摆放15件大号陶缸,在空隙处会放入“懒起”“帽盒”“闷罐”等小型器皿,中间隔开些许距离,防止缸与缸接触的地方烧成后的颜色不均匀、不统一。一次装满窑的陶器加起来200多件,大缸有80多个,装满一窑需要一整天的时间。

烧窑之前,在火源周围放置废弃的陶缸片作为挡板,以避免火源与陶缸直接或近距离接触导致陶缸在高温下变形或变色。现在烧窑燃料多用煤炭,有时为了节省煤炭也使用一部分干草,但不能全部使用干草,因为烧干草达不到800至90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烧制一窑陶缸要七八天的时间,通常用6000多斤煤炭,花费3000元左右。烧窑期间需要多人日夜连续轮流值班,不能间断。特别是烧大火的时候,烧窑师傅要掌握和控制好窑内温度,凭经验打开窑门一看,便知窑内的温度。窑内距离火源近的陶缸烧成的颜色深,反之则浅。

陶器烧成后闭火出窑。窑炉闭火后打开窑口和通风口晾窑,晾窑冬天需两三天,夏天温度较高需五六天。晾窑后取出陶缸。陶缸出窑也是用辫子绳抬到屋内敞门通风,以口对口的形式立在地上晾,不能见太阳,否则也会因温度骤然变化而开裂。两三天后陶器凉透了,也就算完活了。

过去,在中秋节和春节等重要节日,窑匠要举行祭窑仪式。当地的窑神也就是火神,是传说中的“火德真君”,柘沟建有火神庙供窑匠祭祀。每年的正月初七是火神生日,柘沟人在这一天赶庙会,窑匠们请戏班子来唱戏,并摆上鸡鱼、水果等供品,烧香磕头、鸣放鞭炮朝拜火神。不仅窑匠祭拜火神保佑窑炉结结实实,烧出来的成品又多又好,一般人家也有的要火神保佑与窑匠一起祭拜火神。在土窑对面往往立一块“泰山石敢当”,以镇窑辟邪。

总体来看,柘沟土陶杂器与其他地区的制陶工艺大同小异,甚至略显粗糙。重要的是柘沟土陶曾在当地民众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无论是对制陶艺人来说还是对使用它们的普通民众来说,都为他们带来了实惠和生活的便利,其中蕴含了朴素的民间造物思想和生活观念。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原来的土陶杂器已经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空间,手工艺人与制陶技艺也在消失,与其他传统技艺的普遍状况一样。希望当地这门手艺能够换一种方式继续存在,而不仅仅像本文一样也将成为一种过往的流水式的记忆。

猜你喜欢
泥坯陶土艺人
一条忍着不死的鱼
爱健身的陶土
梅青原陶艺雕塑作品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
花灯艺人
让孩子自己来
赞美
感悟陶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