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Java 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0-12-28 01:46:46林岚岚
现代计算机 2020年31期
关键词:职教教学活动知识点

林岚岚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州 510635)

0 引言

《Java 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程序结构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编程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如何提高该门课堂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1 高职院校Java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现状

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通常我们把教学模式分成三类,一类是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一类是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教学模式,还有一类是折中于两者之间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Java 课程传统教学模式是通过在课堂上授课和上机练习来开展教学活动,属于“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知识是从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着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学生综合能力与教学行为不匹配

近几年,随着高职院校进一步扩招,学生入学门槛降低,生源入学模式由原来的普通高招为主转变为对口单招、独立招生和3+2 分段招生为主,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自觉性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如果采用过于粗放的教学行为或单向填充式的教学模式,将与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匹配,不利于学生对接收的教学内容真正地理解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熟悉掌握课程与教学时长不匹配

Java 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了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和面向对象编程的知识,对于综合能力偏弱的学生来说,需要更多的课时进行实操练习才能巩固知识。而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的是提升劳动力素质、服务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传承技术技能,这就决定了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期间,就读于一个专业却同时需要进行多个专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当课程不可能占用太多课时而教师又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时,学生普遍反映跟不上教学进度。

(3)单向授课方式与教学效果不匹配

传统教学模式大多数停留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前期预习不充分,课堂结束后师生交流不足,学生遇到学习难点不能及时得到释疑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长期无法让学生建立起对该课程的兴趣,将会打击到学习的积极性。

2 基于职教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2.1 混合式教学模式概述

混合式教学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两者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3],又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提升学生学习的深度。

2.2 职教云在线教学平台介绍

目前高校使用的在线教学平台较多,如雨课堂、对分易、蓝墨云班、职教云等,我校主要采用职教云作为在线教学平台。该平台是一款互联网教育服务平台,系统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以学校为单位面向师生的多维立体的交互在线教学平台。

2.3 职教云线上教学资源建设特点

(1)便捷性: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先要在职教云中创建课程,创建课程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导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内容,二是全新自建课程内容导入新课程内容,三是自建内容与导入内容相结合。

(2)高效性:《Java 程序设计》是一门经典的程序设计课程,在职教云中可以找到很多优秀的教学资源。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应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采用自建内容与导入内容相结合的高效方式,创建符合学生特点的课程内容,做到结构完整、设计合理、目录清晰和风格统一的教学资源。

(3)针对性[4]:在创建教学资源上,应以知识点为基本单位,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设计有针对性、差异化的课程内容,包括PPT、微课、入门案例、拓展案例、知识重组案例、基础作业和拓展作业等,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电脑或手机App 进行学习。

3 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学习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强调课前预习、课中深化、课后评价。三个阶段密不可分,前后关联,教师教学活动贯彻全程,根据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全流程学习评价。

3.1 “课前教学设计”重在提前导入

课前通过职教云的在线测试或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是否掌握了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前续知识点,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教学设计,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需要提供的教学资源和采用的教学方法。

完成教学设计后,将课前的学习任务、课件、微课、课前作业和课前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表等发布在职教云平台上,学生根据课前学习任务完成课前线上学习,并通过填写课前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表反馈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完成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其他需要老师解决的问题。教师可通过职教云查看学生的学习时长和反馈的问卷调查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动态安排课中教学内容。

课前教学环节是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线上自主完成的,线上学习时间太长或任务太难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课前学习任务不宜太多,最好在半小时内可以完成。课前学习任务以课程的基本知识点为主,目的是使所有认真学习的学生都能掌握;课前作业以选择题为主,让学生根据对知识点的理解,判断代码是否有语法错误、程序的运行结果是什么。在课前学习任务中还应预留一个知识点拓展问题,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前思考如何解决,或者让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带着思考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的线下课中学习。

表1 以“选择结构”课为例说明课前教学设计的关键点。

表1 课前学习任务清单

3.2 “课中教学设计”重在学生参与

在线下的课中学习环节中,教师可根据学生课前学习反馈表决定是否复习课前微课的内容和是否讲解课前作业,重点讲解课前知识点中应注意的要点,针对课前学习所布置的拓展问题,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解决拓展问题。

在学生完成拓展问题后,通过职教云的“提问”功能选择学生上台讲解解题方法。对于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的问题一般采用“随机提问”方式,对于难度中等的问题一般采用“抢答提问”方式,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采用“点名提问”方式,不同的“提问”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有利于提高不同层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习综合能力。

最后的点评总结环节由学生和教师完成。比如在某位学生完成讲解后随机抽选几名学生对第一名学生的讲解进行点评,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

在课中教学环节中也可以根据知识点安排一个或多个的拓展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小组汇报,最后由教师进行整体总结。

表2 以“选择结构”课为例说明课中教学设计的关键点。

3.3 “课后教学设计”重在效果闭环

在课后教学阶段,教师在职教云平台上传知识点的基本测试题、知识重组案例和知识重组拓展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完成基本测试题还是拓展作业。学生在职教云平台上进行学习时,可以同步在线上做笔记、写学习总结、向老师提问。

教师可以在职教云平台上能清楚看到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包括观看视频时长、测试得分、课堂提问得分、作业得分、学习笔记、学习总结、提问等。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全流程闭环管理,充分了解据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的学习情况,并进行闭环评价,能够更好地关注课堂的实效和学员的学习感受,提高教学质量。

4 混合式教学模式未来探索和展望

《Java 程序设计》课程借助职教云平台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的优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能按时按质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还提高了教学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程的教学质量。继2019 年高职院校扩招100 万人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2019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 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 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在这种职教扩招的时代背景下,未来的教学活动如果考虑与AR、VR 等技术相融合,相信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会在职教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职教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表2 线下教学活动表

猜你喜欢
职教教学活动知识点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一张图知识点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0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关于G20 的知识点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3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