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张红林 薄智云 张雨晴 吉毛先 赵豪程 王一凡
慢性鼻炎是鼻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其主要特点是炎症持续三个月以上或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且无明确的致病微生物,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塞,分泌物增多,鼻黏膜肿胀或增厚等障碍。临床症状表现为鼻塞,白天、夏季、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流涕,鼻涕可经后鼻孔流入咽喉部,引起咽喉不适、多“痰”及咳嗽等症状;间断嗅觉减退、头痛、鼻音重等。
我们用腹针消梅核气法治疗多能比较好地改善鼻塞、流涕、鼻咽后部异物感。
腹针消梅核气法:取穴中脘,关元,商曲双,滑肉门双,建里,中脘三星剌,建里三星刺,下脘三星刺,水分三星刺,天枢双,右上风湿点。在上穴不断调深浅,直至梅核气消失[1]。
对慢性鼻炎用“腹针消梅核气法” 加上脘三星刺[2],在上穴不断调深浅,直至鼻塞流涕消失。灯烤神阙,留针30分钟。
验案1:王某,男,68岁。鼻塞,鼻咽部异物感5年余,时有发作。近日因受凉着急而鼻塞,流涕,鼻腔后部和咽喉部有痰样感。检查:鼻黏膜水肿,声带表面白斑,声带小息肉。
治疗:按“腹针消梅核气法”加上脘三星刺,在上穴调深浅,直至鼻塞流涕消失。灯烤神阙,留针30分钟。
验案2:金某,女,13岁。食物过敏性哮喘伴鼻塞6年余,感冒引发鼻塞和哮喘2天。表现为鼻塞,咽痒,胸闷憋气,舌红苔白,脉浮。
治疗:按“腹针消梅核气法”加上脘三星刺,上风湿点双,在上穴调深浅,直至鼻塞消失,同时胸闷咽痒消失。灯烤神阙,留针30分钟。
3.1 在腹针治疗慢性鼻炎时,用“腹针消梅核气法”多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但往往会留下鼻翼两边像“八”字的区域(平颧骨水平)有堵塞感。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跟诊腹针发明人薄智云的时候,看到薄智云老师在中脘上进针,鼻翼两旁的鼻塞流涕感能够即刻消失。由此我们对腹针治疗慢性鼻炎进行了研究,发现用“腹针消梅核气法”加上脘三星刺,通过不断调深浅,直到鼻堵感消失为止,对慢性鼻炎中的鼻塞流涕有很好的通畅作用。
3.2 咽为黏膜肌性管道,是呼吸道及消化道共同通道。上起颅底,下止第6颈椎平面、环状软骨下缘,与食管相接。咽后壁借疏松结缔组织、椎前筋膜和椎前诸肌与颈椎相邻,前壁与鼻腔、口腔和喉相通,两侧有咽周间隙与内含的颈部神经血管相邻。由于咽的上部的附着处是在颅底,笔者认为当气管食道产生痉挛以后,某些情况下会把颅底的组织附着处拉松,所以患者会有鼻塞和异物感,异物感或在鼻部,或在鼻咽后部,或在咽部……“腹针消梅核气法”是按照腹针“刺至病所”的原则,松解痉挛的食道,气管和一部分颈肌,使颅底附着处的组织得到松解,异物感就会得到缓解[3]。
总之,本文用“腹针消梅核气法”治疗鼻炎进行了初步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今后要对它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