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平
(铜仁学院教育学院,贵州 铜仁554300)
学习的成功并非完全是由智力因素决定的,与非智力因素同样有着紧密的相关性。在众多非智力因素中,学习兴趣占据着独特而又重要的位置。在皮亚杰看来,兴趣是需要的延伸,人之所以会对一个对象产生兴趣,是因其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呈现的是一种需要与对象之间的关系性。[1]兴趣驱动的活动不是迫于外在压力或控制,而是发自内心的感受,是内在力量的自由展现,是自我决定的。[2]因此,学习兴趣有助于解决学习困难这一让人头痛的难题。
在过往的研究中,众多学者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做了多方面的探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段作章、田业茹基于发生学的视角对学生学习兴趣做了研究,他们认为学习兴趣的形成需要经历萌发、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完整过程,只有在这一完整过程作用下,学生学习兴趣才能够完整地养成,并且固定而持久。[3]丁道勇从兴趣概念着手,借助阿诺德的兴趣定义阐述了兴趣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功能,提出要利用兴趣给人造成的紧张状态而促进学生的学习。[4]孙伟、张彦通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研究,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框架构建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的一套流程。[5]林培锦则基于勒温场理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行了探究,并利用场理论搭建了学习兴趣提升的平台。[6]涂阳军对西方近二十年来的学习兴趣进行了综述性的研究,认为兴趣是可培养的,但要注重学习材料特征、学生的先前知识、学校教育的适当性,不然会对学习兴趣产生负向作用。[7]在以往研究中,研究者更多的是关注通过其他理论对学习兴趣的培养,但忽略了学生自身及其所处的环境,即课堂和校园。实际上,学习兴趣作为一种心理性活动,更多是在感受与交往中养成,而课程恰好可以提供这样的基础和前提。因而,学习兴趣培养的最优路径是什么?答案必然是“通过课程”。相比于显性课程,面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所呈现出的诸多问题,隐性课程在解决问题方面具有更强的针对性,而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也有着更为独特的优势,能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升起到重要助推作用。
兴趣作为心理学术语,指的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人们行为的内动力。[8]兴趣作为一种主观性认知活动,具有明显的情绪性,对人们学习和认知事物具有较大的影响,将之运用到学习领域中,亦能对学习产生明显作用。学习兴趣是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认识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对学习成效具有重要影响。[9]目前,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遇到了一些现实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的单一性、功利性、短暂性和被动性四个方面。
学习兴趣作为一种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行为,很容易在实际发生过程中出现“厚此薄彼”的情况,从而导致诸如“偏科”现象的发生,这是由于学习兴趣的单一性所导致的。新时代教育所培养的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而不应是仅专长于某一方面的“偏才”。面对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学习领域中所呈现出的众多内容,学生有时的确缺乏足够的时间来应对,更遑论培养更多兴趣,从而致使他们只能够从众多感兴趣的学习项目中选择其一,由此导致了学习兴趣培养过程中单一性的产生。
学习兴趣本应是一种纯粹的个人学习爱好,是激发自己积极参与学习,并从中体验快乐的东西,但在社会压力下,学习兴趣的培养面临功利性的挑战。为了有一个更好地发展,本来爱好文科的学生可能会被迫选择学习理科,本来不喜欢某门科目的学生为了能够提升总成绩从而在这一门科目上花费大量时间,在这种功利性驱动下所产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兴趣,而是一种“假”或“伪”学习兴趣,不仅影响自身健康成长,也会对自己原本具有的学习兴趣产生不良影响。
学习是一件耗费巨大精力且枯燥乏味的事情,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够长久的保持学习兴趣,往往出现“三分钟热度”的表现。学习兴趣之所以呈现出短暂性这一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学习兴趣没有“战胜”学习中所出现的困难或所呈现的枯燥性和乏味性,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博弈过程。在经历了数次学习兴趣的短暂性之后,学生由内部动机而引发的学习兴趣会逐渐被消磨掉,而由外部动机所催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被逐渐排斥。最终,学习兴趣被消解,学习动力归零,学习成绩也会距离期望越来越远。
对多数学生而言,学习并不是一件能够带给他们乐趣的事情。但为了获取外部的奖励和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的目的,他们总是会积极投入到学业学习之中,展现出足够的“学习兴趣”。显然,这种学习兴趣并不是从学生主观意愿出发而产生的,而是其为了其他目的的实现迫使自己必须去展现出来的一种“假象”。无疑,这种被动性的学习兴趣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当学生展现出足够的“学习兴趣”却不能取得良好成绩,从而不能达成其获得外部奖励这一最终目的时,他会从心理上产生懊恼,甚至自责和焦虑。学生在被动性学习兴趣驱使下可能会获得暂时性的优异成绩,但长远来看,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0世纪初,隐性课程相关思想就已体现在克伯屈等教育家的著作中,但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1966年杰克逊(P.W.Jackson)在他的《课堂中的生活》一书中正式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隐性课程是一种特殊文化,是指那些学生在课堂内外有意或无意间习得的蕴含在校园生活中以及显性课程中隐含没有明示的能够影响学生的文化序列,是具有多种存在形态的课程。[10]由此可以看出,隐性课程不仅是一种课程形式,更是一种蕴含于校园之中的特殊文化形态,具有存在的广域性、影响的潜在性、效果的持久性、主体的易接受性等基本特性。
所谓广域性即是拥有宽广的场域。隐性课程存在于校园的全部空间之中,既有显性课程之外的文化内容,也有暗含在显性课程未被教师发觉的内容。可以说,隐性课程于校园之中而无处不在,所存在之场域非常广。隐性课程存在的广域性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重要影响,是全方位育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在学校中,学生被广域性隐性课程所包围,时刻浸淫其中,为其寻找兴趣点提供了更多可能,也就为其学习兴趣的养成和提升提供了可能。隐性课程在学校中的广域性存在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但在实践中往往会忽视隐性课程广域性的建设,呈现出隐性课程不能充溢在整个校园全部空间的问题,使得隐性课程广域性的作用不能得以发挥。
所谓潜在性即是潜能的实现,并促成目的的达成。隐性课程虽然是显性课程的对立面,但二者有着共同的终极目标,即将学生培养成优秀的人才,为社会和国家建设作出相应贡献。与显性课程的直观影响和作用不同,隐性课程总是在无形中发挥其自身的作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施加影响,从而促进学生的向前发展。在学校中,隐性课程影响的潜在性为学生将来的成长与成才提供了无限可能性。相比显性课程,学生所学习到的内容是既定的,显而易见的,而隐性课程带给学生的影响则具有若干种可能,而这种可能性只有在将来的生活工作中才会被激发和运用,这也正是隐性课程影响潜在性的一个独特之处。在实际的课程建设中,抑制隐性课程影响潜在性得以发挥的一个重要困境是其潜在性影响未被激活,从而限制了隐性课程对学生影响可能性的发挥。
所谓持久性即是维持一定状态的持续性时间。隐性课程具有将课程内容在无形中内化为学生自身习性的功用,它作用于学生后所体现的效果具有持久性。通常而言,学生一旦习得,其影响是长久的和稳定的,甚至在其一生中都受着这种影响。[11]在显性课程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隐性课程效果的持久性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上了不同烙印,使得接触和感受到不同隐性课程的学生成为不同的人,从而避免了被培养成为同一种“课程人”的不良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隐性课程的这一特性是对显性课程缺陷的一种补救,对显性课程最大性发挥自身功能是有利的。隐性课程效果的持久性的实现在实际的学校教育和课程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阻碍,主要体现在隐形课程的建设变化太快,其本身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就不能得到保障,因而,学生通过隐性课程而获得的持久性效果自然无法得以实现。因而,要保障隐性课程效果的持久性,必须要先从隐性课程自身建设入手。
所谓易接受性即是主体对客体认同的容易程度。相比于显性课程,隐性课程不具有强制性,也不具有考核性,并且接受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在心理上学生更容易接受隐性课程的相关内容。作为学习主体,心理层面上的放松会使其对学习内容更加容易接受,在这种状态下,反而更容易让其在学习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除开心理层面的优势,隐性课程的广域性和潜在性也为主体的易接受性提供了基础和前提性保障。但是,在教育实践中,经常存在过度开发隐性课程的情况,导致隐性课程的边界不断内收,范围不断缩小,这对主体更好接受学习内容是不利的。为了更好发挥隐性课程的这一优势特性,需要科学划定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边界,防止出现隐性课程被过度开发的情况。
对隐性课程的这四大特性而言,彼此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存在的广域性为影响的潜在性提供了实现的场域,影响的潜在性为效果的持久性和主体的易接受性提供了可能的基础,而主体的易接受性又为其存在的广域性提出了动力性要求。当然,在现实中,四个特性之间的相互作用会更加的复杂!因此,它们之间即是相互独立的,又是彼此交织的。它们共同为隐性课程的显现划定了边界,使得隐性课程得以立体性的呈现在人们的认知中,也得以在学校的整个时空中发挥自身的作用,体现自身的价值。
在学生学习兴趣养成方面,通过课程而达成本是一条理想路径,但基于显性课程的长期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出现了单一性、功利性、短暂性和被动性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隐性课程的分析和研究发现,隐性课程具有存在的广域性、影响的潜在性、效果的持久性、主体的易接受性等特性,这对目前学习兴趣中存在的问题能起到一定的克服性。因此,要更好地养成学习兴趣,隐性课程的建设与使用必不可少。作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隐性课程,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如何对其进行更好地开发?需要遵循“重视环境打造、发挥榜样示范、加强文化建设、深化途径拓展”等四条路径。
隐性课程隐藏于校园环境中,或是在路旁的标语中,或是在教室的学习中,亦或是在宿舍的交流中,它可能存在于校园的各个空间,这体现了它的广域性。为此,需要花心思,下功夫打造好校园环境,让隐性课程可以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找到位置,安顿好属于自己的“家”。影响兴趣发展的大多数因素都是情境性的,而环境的打造能够提供给学生一种情境性,使学生可以在特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环境条件下发展兴趣的方向,实现兴趣发展的可能。[12]内容往往会决定兴趣的养成,因而,不同校园环境的打造会形成不同内容的隐性课程,也会引导学生形成不同的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校园环境的打造者,隐性课程的开发者,要为学生提供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环境、条件,让学生在无意识活动中升华心理和情感上的愉悦体验。[13]在这样轻松惬意的校园环境中,作为学习者的学生才能够充分感受隐性课程所具有的内容,达到乐在其中,学习兴趣养成于其中的效果。
榜样示范对学生而言具有极强的正向引领性,在榜样的示范作用下,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使自己形成好的习惯。隐性课程具有影响潜在性,这种影响最为直接的方式便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中。榜样示范是一种有益的隐性课程,对学生具有正向的潜在性影响,能为学生将来的成长与发展埋下“可能”的种子,更能带动学生进入到学习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学生最为直接的榜样,教师需要做到“身正为范”,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性。在交往中,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14],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中,使其充分感受到榜样示范的作用。榜样示范具有“春风化雨”的效用,能无形中为学生带来积极的改变,这与隐性课程的影响潜在性有着极大的共性。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榜样示范也是隐性课程的内容之一,因此,发挥榜样示范也是隐性课程建设的应有之意,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文化的生命力具有持久性,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校园文化以学生为主体服务对象,包括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是学校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外在反映。[15]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其形式是丰富多样,其作用是春风化雨,其特点是潜移默化[16],在效果上具有持久性。校园文化包括了多种方面,是隐性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建设效果的好坏对隐性课程作用的发挥,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如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在这一方面建设的好的学校会给学生打上专属的精神烙印,在未来的社会工作生活中始终秉持着一种精神信念,不断获得成功与进步;相反,在一个精神文化建设不好的学校,其学生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后,很快就会被社会所同化,甚至会被社会中的不良观念所影响,从而泯然众人而碌碌无为。不止是精神文化会以隐性课程的形式对学生产生持久性的影响,校园文化中的环境文化、行为文化或是制度文化同样如此。只有在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隐性课程的作用才能得到凸显,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得以养成,由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工作重中之重。
在学校中,学生除了参与课堂学习外,还会参与到其他活动中,如学校社团、各种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这些活动与课堂学习一样,是学生获取个人成长与提升的途径。无论是哪一种途径,只要是符合学生个体兴趣且学习材料本身具有极强情境兴趣的知识内容,学生们都会表现出更高的主题兴趣。[17]基于此,需要不断深化途径拓展,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各种途径的经历与感受之中,为其学习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的帮助。相比于课堂教学这种显性课程,学生参与的其他各类活动具有弱目的性,非考核性等特点,这就让学生更加容易投入其中,更易于学生的接受。在活动中,通过做中学,做中思,学生会在一种非强迫状态下独立的寻找和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而逐渐培养起学习兴趣。作为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需要在隐性课程的建设和学生情境性环境的创造方面花费更多心思,不断拓展新的途径,充分发挥隐性课程所具有的“主体易接受性”这一特性,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和成长发展创造优良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