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诚
(商丘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商丘476000 )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高校育人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等目标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1],因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2]。新时代的高校育人建设要立足国情、放眼世界,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和教育规律,发掘红色文化资源,传扬红色精神。以长征精神滋养高校育人建设,以长征精神滋养学生成长成才,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来,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添彩。
在长征途中,先进的共产党人领导工农红军与广大的劳苦群众共同谱写了时代赞歌,凝练出的长征精神是中华儿女内心所追求的一种“做人”的理想信念,是中华儿女在人生价值所向前的积极争取和践行以致到达的一种理想标准。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工农红军为了救人民群众脱离水深火热的残酷现实而无私奉献的生动实践中,所彰显的长征精神包含着心系人民、不怕牺牲、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团结奋进的精神特质,正是为人的天性所向往的,即向上向善的价值追求。如今,长征精神正随着社会发展转化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生命和社会主义的文化生命,其宝贵之处就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激励着中华儿女去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和到达人生的最高境界。
发掘红色文化资源并探究其蕴含的红色精神,以期突出共同价值认同的重要性,无论是个体还是社会整体因教育作用而在思想观念中对红色文化精神及价值的认可和共享,以达于在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中找准价值取向和目标。回望历史,在长征期间,中国工农红军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劳苦大众之间呈现出团结互助,这种军民鱼水情表达了在道德和良善中的高级形态的人类意志,并超越了红军和少数民族地区民众在现实生活中的特殊差异,实现了一种因价值认同而彼此承认且团结互助的关系。彼时,贵州红色文化中所展现出来红军与少数民族人民群众之间的一种互相承认的关系,即“联合”,正是因为有了少数地区人民群众的帮助,我们取得了反抗斗争的阶段性胜利,保留了革命的火种,为革命之火的燎原之势做了准备;正是因为有红军坚守初心、心系人民的忠诚为民精神,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艰苦奋斗精神,敢于担当、勇担先锋的无私奉献精神,顾全大局,团结奋进的乐观进取精神,少数民族地区才能得到解放,人民生存生活境况才能得到改善。军民之间的团结互助、相互依赖、相互依存,表达了对共同价值和共同利益的坚守和追求。
长征精神的激励作用跨越了时空的限制,在社会主义强国之路上时时刻刻都能发挥作用。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为每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所掌握和拥有,才能使每一个个体发挥出最大的力量和尽最大的责任,服务国家发展和社会整体建设,同时,因为其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享受到由此而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当代大学生是生力军,如何发挥出他们的有生力量,那就要发扬中国精神,因为精神的力量一经人们掌握,那么它所蕴含的力量将是无穷尽的。只要精神的力量发挥出来,一方面能够让个体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实践中完成最大的责任,同时,每一个个体也能够满足了最高的要求和实现了最大的价值。
长征精神是中国红色文化的典范、是我国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历史赋予中华儿女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依然迸发出新的时代价值,是每一位中华儿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教材。长征精神蕴含着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求真精神;无所畏惧、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务实精神;严守纪律、顾全大局的团结精神;为国为民、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虽然历史的车轮不断滚滚向前,但是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历久弥新,一直以各种形式激励着中华儿女在新的长征路上顽强拼搏、奋勇前进。新时代,我们走好长征路,就需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需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只有教育强才能国强,教育兴才能国兴。以有限的生命去完成高尚的使命,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需要发展教育,教育从无到有也恰恰确证了人性向上向善是天性,是能够在人类整体中产生共鸣的共识,因为学校建立和发展教育就是对教育的受众群体进行德行引导和师法教导以不断激励新时代大学生群体向上向善发展。
如今,我们所处的正是一个百年之未有大变局的时代,既有随处可见的发展机遇,也有充斥角落的各种挑战。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时代,弘扬中国精神显得尤为重要,用中国在不同发展阶段高度凝练的宝贵精神财富来陶铸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奋斗目标,是十分必要的。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中始终有一种一以贯之的道理精神在引领和感召着中华儿女奋发有为,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困难,都是发挥集体的智慧去成功克服。新时代,在高校育人中弘扬长征精神的意义,就是要以其蕴含的精神品质去锤炼、感召新时代的大学生,以向上向善的行为去理解、把握和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共同趋向,那么困扰他们发展的各种困惑问题也都可以迎刃而解。
长征精神蕴含的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实事求是、无所畏惧、精诚团结、甘于奉献等独特精神标识,在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对明晰“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振奋教育工作者的斗争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新时代,我们要弘扬长征精神的力量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建设,以长征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建设提供精神动力。长征精神所蕴含的精神标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将长征精神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中去,汲取其宝贵的营养,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意义非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锻造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和合格接班人。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同时,一些人信念缺失、道德滑坡的问题日益凸显,腐败现象愈演愈烈。腐朽的封建思想沉渣泛起、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不加辨识的引入,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高校亦成为西方错误思潮和思想发挥作用的主要阵地,不时地对高校教师和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和压力。高校建设、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能否在大是大非面前讲政治党性原则、能否成功抵制西方错误思潮的锈蚀、能否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这显得尤为必要。
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因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长征距今历时已久,但是长征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存在,其生命力是无限的,与时俱进、历久弥新。长征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在今天依然是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好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3]。因此,长征精神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正确对待长征精神,我们就不能把它单纯作为一件革命事件和一段简简单单的历史回忆,也不能将它仅仅在我们的教科书、纪念馆和纪念碑上得以出现和展示,而是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中将其蕴含的精神内核得到传承与弘扬,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建设的新长征。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中华儿女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适应,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弘扬长征精神,实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目的,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新长征道路上,在全球化大背景和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下,积极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对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践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培育艰苦奋斗和团结互助美德,增强“四个自信”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形势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持继承与弘扬长征精神,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代表,是我们推进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征程的生力军。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西方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也随之涌入,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在高校中滋生蔓延,对当代大学生思想信念、正确价值观的养成产生消极影响,造成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念扭曲、理论素养乏力等现实困境。
尽管在当代大学生中主流意识形态整体向好发展,但是,在部分大学生中仍存在着理想信念缺失的现象。他们认为革命年代已历时久远,革命年代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以及为了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等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已不再成为必需品格。部分大学生在新的和平发展时期崇尚享乐、忘记忧患,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过分崇拜拜金主义,推崇“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过分注重个人利益的实现,而忽视国家、民族的整体发展;过分关注当下,而忽视未来;过分关注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追求;道德滑坡问题凸显,为达个人目的不择手段现象时有发生。这一系列错误思想的形成和错误行为的发生正是建基于他们理想信念的缺失,缺乏对民族精神的正确认识和对国家形势的合理研判。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利益多元化的趋势明显,西方不良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其内含的负面因素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高校校园也未能成为一片净土。受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腐蚀,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知,在部分大学生中充斥着对一己私利的追逐,金钱味也愈发浓烈,他们对物质需求的过度张扬,导致对精神追求的极度淡漠。他们眼中只有个人利益没有集体利益、只有眼前利益没有长远利益、只为利己不为利他。在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下,他们错误地将个人利益、眼前利益作为学习干事创业的源动力,同时错误地认为民族精神尤其是长征精神中的集体主义、利他主义、奉献精神等优秀传统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的特定历史产物,距今时日久远,不具有时代感,不符合现实发展的需要。部分大学生中盛行的错误价值观念根源在于他们未能对科学的真理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认为这些“旧思想”会禁锢“新思想”的产生,不会在当下时代迸发出新的时代内涵。
当代大学生受限于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影响,加之距离长征发生的革命年代较远,对待长征精神的理解则是较为肤浅,不能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和正确的认知。对待长征精神的理解,部分大学生受到了长征精神虚无说的消解影响,致使在理解和认同上存在着偏差和误区。动机不纯的“长征精神虚无者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的牺牲和死亡数字作为他们的理论支撑,认为红军之所以能够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出自于对‘想活命’的人的生存本能所驱使。”[4]居心叵测的历史虚无论者将一些经典作品和英雄形象恶搞得面目全非,诋毁社会主义、调侃长征英雄、歪曲长征精神,将人性的求生本能看作是长征取得胜利的关键,将对崇高理想的执着追求、艰苦奋斗、百折不挠、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等重要的宝贵精神品格则一言蔽之。这种违背了客观历史事实的虚无说在部分大学生中造成了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让他们陷入到无法认清乃至扭曲对理想信念的正确认识,陷入到错误认为长征的胜利就是单纯的人性本能支撑的怪圈中,使长征精神面临着一定程度上的认知危机,这正是当代大学生理论素养乏力的表现。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进程中弘扬长征精神,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明确人生奋斗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长征精神作为科学的真理,与时俱进富有时代感,不仅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在新的历史时期依然能够迸发出新的时代价值。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为高校教育解决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深化了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认识,丰富了高校教育的内涵,为高校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将长征精神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建设中去,帮助大学生汲取理论营养、共筑复兴梦想。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是人们正确树立“三观”的最高准则,理想信念不坚定就容易得“软骨病”。人们对待利益、精神、信仰等首先是一个价值认同的问题,一旦理想信念被认同,人生奋斗目标也随之确立,将会成为干事创业的精神宝库,成为支撑人们实践的巨大精神动力。共产主义理想是我们党在成立之初就被确立为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把建设社会主义和为人民服务作为毕生的事业,正是基于此,才有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的壮举,长征胜利及其内蕴的长征精神正是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矢志不渝地坚持的最好诠释,在当今时代依然闪耀着光芒。坚定不移地追求崇高理想和信念是长征精神的灵魂,是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共产主义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5]。“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6]。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因此,我们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7]来落实。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大的动摇,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建设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为核心来开展,帮助他们在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极度匮乏的学生生涯时期筑牢思想根基,使得以在未来人生旅途上安身立命。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成长环境日益复杂、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瞬息万变,必须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坚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以“四个自信”为牵引力,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巨大精神力量。“在新的长征路上,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需要,对培养有理想、 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大学生有重大意义。”[8]时代变了、形势变了,当代大学生的斗志被涌入的利益多元化思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断腐蚀着、被社会丑恶现象不断迷惑着,导致部分大学生在困难挫折面前折服。而此时,高校教育则需要肩负起让当代大学生永远保留着对崇高理想向往和信念坚定的重任,破除对西方“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的盲目崇拜,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在个人利益、物质享受面前迷失方向,才能致力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实现人生目标和彰显人生价值。
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必须担负起国家交付的重任,将以长征精神为代表的民族精神引入对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让其不断从长征精神中汲取理论营养,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操、提升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三观”。为此,高校开展的教育工作必须改变以往施教形式单一的窘境,以学生为本位、创新思路、拓新方法,健全教育机制、促进内涵发展,增强教育的实效性。高校“立德树人”的工作应针对长征精神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待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形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9]的指导方针,开展富有时代感和中国特色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一是夯实教师基础。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责任重大,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必须明晰要“培养什么人”的根本任务,率先做到讲政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好带头学习和理论研究。树立文化自信和增强文化底气,要充分考虑到受众主体的特殊性,积极探索当代大学生听得进去、悟得明白的教学内容,结合实践将理论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增强思想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二是创新施教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诠释长征精神的优秀影视作品供学生观看,诸如《长征》《大渡桥横铁索寒》《我的长征》《突破乌江》等,让伟大史诗在课堂上生动再现,让他们充分受到长征精神的熏陶。在课堂外,积极组织开展“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报告会、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充实大学生生活,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长征精神的力量。将课堂内外有效结合起来,将精神的熏陶和实践的践行结合起来,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是丰富内容拓宽载体。我国红色文化资源丰富,长征文化资源更是得天独厚,是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资源宝库。要以长征文化为基础,积极搭建长征文化科研平台,挖掘其所蕴含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精神,丰富长征精神的价值底蕴,将科研成果融入到课堂中,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对长征精神进行认知、理解和认同。因此,“高校必须重视网络的价值,借助网络的力量,加强网络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促进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和融入。”[10]故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重视网络等现代化传播媒介的作用,注重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来创新传播方式,凭借网络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覆盖范围广的优势,利用微博、微信、朋友圈讲述好长征故事、阐释好长征精神,突出针对性、主动性,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增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弘扬民族精神的氛围。
长征精神内涵丰富,然而长征精神所蕴含的精神实质绝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阐述,绝不是仅仅停置在纪念馆、纪念碑等上的“死”的纪念物,它拥有“活”的精神和灵魂,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昭示着人们将精神与实践交流与融合,呼唤着人们近距离对其进行体悟。长征精神蕴含的精神实质被新时代大学生所掌握,作为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指南,不仅要在思想上认同,而且要在行动上践行,这是发挥长征精神育人功能的关键。当代大学生只有积极践履长征精神,积极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路线,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真切地体验和感悟到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感召力,才能对长征精神有真切的认同。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奋斗,我们才能确立人生目标和追求,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人生才有意义;坚持艰苦奋斗、独立自主精神,才能养成艰苦朴素、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品格,为理想实现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才能领悟中华民族伟大的光荣传统,才能在集体、国家和民族大义面前不会迷失自我;坚持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依靠人民、同人民群众患难与共,才是我们实现人生成功的保障。言而总之,新时代大学生需要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实践中积极践行长征精神,才能真正地感受到长征精神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高校育人建设要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担负起为国育才的使命,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长征精神滋养青少年学生成才成长,在个人道德修养提升、社会良善风气形成、国家所需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阅读长征故事、品味长征文化、体悟长征精神,将会真切感受到长征精神的力量一旦被唤醒,其威力将是无穷尽的。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兴。伟大时代孕育出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助力伟大梦想,长征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传承着红色基因,包含着强大精神力量,已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灵魂和血脉之中。当下,我们所处的时代变了、面临的形势也变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而出发,不能忘记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事业必然胜利的信念。八十多年前,英勇智慧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农红军取得了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所蕴含的伟大精神力量。今天,我们一定要传承和弘扬好伟大长征精神,激发其时代活力、彰显其时代价值,不忘初心,继续走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新长征路,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