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丹 谢廷秋
(1、2.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
2019年10月26日,由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主办,安顺学院人文学院承办的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名家·贵州学术年会暨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安顺学院隆重举行。安顺学院陶文彩副书记向参会人员介绍安顺学院的历史发展与优厚的学术资源,代表安顺学院对此次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欢迎。贵州省社科联刘丰泉秘书长赞扬了现当代文学在新时代语境下所表现出的责任感与担当感,强调通过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发展推动文艺界的工作。安顺市文联主席姚晓英从个人创作历程回顾文学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呼吁用文学力量来响应脱贫攻坚的时代召唤,发挥文学应有的作用。贵州省演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谭武建会长分享了演讲研究会在脱贫攻坚方面的工作经验。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会长谢廷秋教授阐述本次会议的主旨:“脱贫攻坚是贵州当下最重要的工作,‘文军扶贫’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是贵州省重要的战略行动,因此我会承办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名家学术专场‘贵州文学艺术助力脱贫攻坚研究’就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欧阳黔森为首的贵州作家,已经浓墨重彩地写下了精准扶贫的文学华章,加强对脱贫攻坚文学艺术的研究,正是我们文学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是新中国建立70周年,对70年来中国文学和重要成果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也有助于文学的繁荣发展。”本次年会围绕“贵州文学艺术助力脱贫攻坚”和“新中国70年文学研究”两个主题展开,分为贵州脱贫攻坚文学艺术研究、新中国70年城乡文学专题研究、文学奖作家作品专题讨论、诗歌专题讨论、安顺作家作品专题讨论、其他专题讨论六个子议题,来自全省各高校教师、在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等70余人参加了会议,所有提交论文的与会人员均作了大会发言交流。
文学创作愈发关注当下时代生活,使得作品和现实之间血肉相连,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大背景下,以欧阳黔森为代表的贵州作家用文学的形式回应时代发展,讲述贵州脱贫攻坚的故事,以实际行动践行“文军扶贫”战略,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与时代担当。本次年会论文体现出自觉的理论意识,对欧阳黔森脱贫攻坚文学作品的文体特征、人物形象、作品意蕴等方面进行了辨析。
谢廷秋《脱贫攻坚时代主题的史诗建构——评〈看万山红遍〉》高屋建瓴地论述了“脱贫攻坚时代主题”与史诗的关系,认为欧阳黔森的报告文学《看万山红遍》紧紧抓住脱贫攻坚的时代主题,将历史的真实性、思想的深邃性与文学感染力相统一,实现了时代主题的史诗建构,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和美学品格。颜水生《新时代纪事与讲述中国的方法——欧阳黔森报告文学论》探讨了欧阳黔森报告文学写作技法方面的创新。作者从诗骚传统与文学伦理中肯定了欧阳黔森将诗词和叙事相融合的双重意义,它既增强了抒情效果,又打通了现代革命与当下发展的关系;在史传传统与历史逻辑中,欧阳黔森以史为据,大大增强了在报告文学的历史内涵、知识性以及叙事效果;在对话传统与人民立场中,欧阳黔森将对话场景融入创作,既为作品注入了真实性与情感性,又凸显了以人民为本位的创作立场。颜同林《〈绝地逢生〉:脱贫攻坚的文学书写与时代影像》通过《八颗苞谷》与《绝地逢生》的横向对比,揭示了两部小说在主题上的承续与衍变;认为欧阳黔森对《绝地逢生》进行的从电视剧到长篇小说的多文体尝试,使他找到人民文艺之根,在空间上扩充到贵州这一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全域,深耕脱贫攻坚文艺母题,多层次地呈现了贵州独特的山地乡村发展理念和文艺历史图景。刘崇华《论〈看万山红遍〉的文学性表达与文体特征》认为欧阳黔森在坚守报告文学客观真实性的基础上,采用叙述视角转换增强主体介入抒情性;用“讲故事”的叙述方法讲述万山的过去与现在,对非虚构事件进行文学性表达;作品将家园情怀、地域文化、史志文化等整合为一体,具有明显的文化复合体的文体特征。吴旭《欧阳黔森“精准扶贫”系列报告文学的乡土书写》以欧阳黔森“脱贫三部曲”为例,按照叙事、记人、抒情的整体结构体例,包括“今非昔比换新颜”与扶贫成效的概括、“扶贫须扶志”与群众精神面貌的描写、“一景一物都入心”与文化乡愁的刻画三个部分,分析了欧阳黔森书写贵州群众扶贫攻坚战场上的成绩。魏家文《残存的理想主义—— 欧阳黔森小说创作论》将欧阳黔森创作中的理想家园与现实世界相对照,围绕地质队员的激情燃烧岁月、理想化的女性人物形象、诗意的乡村和欲望的城市、生态忧思与家园重建突出其作品中残存的理想主义在当前文学世俗化、欲望化、碎片化的重要价值。刘亚婷《报告文学的叙事解读——论欧阳黔森“脱贫三部曲”》关注了欧阳黔森作品中的叙述者、视点以及叙事结构,认为欧阳黔森在顾及报告文学真实性与文学性的同时,也以丰富的叙事功能,增加了主题的深刻性与文本的精神性,具有独特的内在气质和精神光芒。
城乡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不可逾越的文学潮流和文化现象,现代化语境中书写的城市与乡村往往以二元对立结构呈现,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情感状态。年会论文聚焦于地理与文化空间中城市与乡村的冲突,剖析了冲突背后展现的都市“物态化”、人性“畸形化”以及乡村“失序化”等深层问题。 周思辉《城市想象与文化焦虑——范小青都市小说论》分析了范小青的多部涉及城市建设、城市生活的小说,其叙述焦点是文化古城遭际现代都市时所产生的冲突及忧虑,充满着对传统的敬畏及对现实的焦虑感,这种文化敬畏与焦虑深深打上了时代进程的烙印,折射出范小青都市小说的文化内质与人文精神。徐文余《空间转向引起的伦理失序——以王华〈花村〉为例》书写了在乡村到城市的空间转换中,乡村处在被动地位所遭遇生存伦理的改变、社会浮躁风气和个体的欲望影响下家庭伦理的失序以及处于内外夹击下的乡村伦理的失序,表现了传统/现代、农业/工业冲突碰撞中人的生存方式与心理形态的变化。徐汉晖《乡土小说的地理景观与人文内涵》回归“乡土小说”的文化地理空间,通过“乡土小说”对特定地理空间的精细刻画,凸显其具有的“乡村”“乡土”本质特征和家园叙事中蕴含的疏离与精神皈依以及乡俗展览中的地域风情与伦理反思。徐成《谢挺、戴冰的城市文学叙述视角分析》从叙事学角度分析贵州本土作家谢挺、戴冰的文学创作丰富了城市文学的批评内容,深层次挖掘出市民阶层众声喧哗的生存景观以及对人性扭曲的现实批判和困境反思。王星虎《乡村书写的民间叙事意义——对农民作家余书林的小说评析》认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颠覆了当代农村妇女的性别叙事,它既有民间的农民诉求和地方官员利益博弈的反讽叙事,又有变迁中农村儿女日常生活的常态叙事,他们在传统与现代的当代多元价值中,表现出的多元化的复杂人性。贾婧《中国人的离乡与归乡——浅谈新中国70年乡土小说》从历时性角度分析了不同时期乡土小说中的“离乡”书写具有不同时代意义,又探寻了作者“离乡”后对城市文明失望,最后仍难忘故乡,在出走——回乡的循环模式中挣扎的精神困境。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证实了中国作家的实力;贵州作家肖江虹凭借作品《傩面》斩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填补了贵州鲁迅文学奖的空白。文学奖是对作家作品价值的肯定,剖析和探讨获奖作品也是众多专家、学者的选题。
庄鸿文《论莫言的文学观》论述了莫言的“文学观”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认为莫言小说以写人为根本,深入民间,在虚构/真实,历史/现实之间创造了写自我的自我写作方式,同时以想象力作为文字生命力的来源,重视小说语言艺术与文体结构的不断创新,从而使自己的故事获得了世界的肯定。周爱勇《从“湘西世界”到“巫傩三部曲”:论肖江虹乡土文化小说的承创》以“乡土文化小说”的纵向谱系为叙述脉络,介绍了肖江虹在创作中对沈从文关于人类与自然、人性与神性、传统与现代思想的吸收借鉴以及进行深刻而具有独创性的思考,为社会现代性与美学现代长期悖离的困境,提供一种突围的可能性。肖晓月《论肖江虹小说中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介绍了肖江虹小说中民俗现象精神层面上的医疗救赎、伦理规范、精神信仰,揭示了肖江虹小说独特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文佳丽《〈红高粱家族〉中狗的形象浅析》围绕文学界对《红高粱》评论中鲜有出现的第四章《狗道》,认为“狗”的形象具有寓言性与象征性特征,它既是莫言从侧面切入对人的反思,又是原始生命力的展现,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达到了主题与艺术的升华。罗长青《批判传统:肖江虹小说〈百鸟朝凤〉被忽视的主题》认为已有评论大多肯定肖江虹小说《百鸟朝凤》对传统文化的同情理解,而不太关注小说对传统文化的反省,文章主要从教育教学、艺术传承、伦理秩序三个视角阐释了小说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刘裕先《传统民俗文化的艰难吟唱——论肖江虹“民俗三部曲”》剖析了肖江虹“民俗三部曲”中制蛊文化、悬棺文化、傩戏文化等,充分展示了贵州山地民族的风俗人情,同时作者进一步反思了民俗文化在当下时代中的悲情意味,显示出民俗文化传承的艰难以及衰败的现状。金航《论小说〈封锁〉的叙事模式》阐述了小说中“悬念设置——悬念解除”的结构模式与叙事学的关系,将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语言置于同一叙事体系中考察小说,分析了悬念小说如何利用叙事艺术实现价值升华。阮秋江《胡英泰——越南现当代文学怪诞文学作家》以胡英泰魔幻艺术代表作《SBC是猎老鼠》和《路上遍布的孩子》与莫言的《丰乳肥臀》为例,通过比研究方式挖掘了莫言与胡英泰在图像建构、语言使用、意义呈现、人物塑造、怪诞表达、悖论嘲讽等方面的异同性。
在诗歌专题,参会论文从不同角度对现当代文学中的重要诗歌创作进行了学理性的探讨,既有作家作品的个案研究,又有诗歌横纵交错的比较研究。赵东《李发模长诗〈呵嗬〉的南方史诗特征》梳理了北方史诗与南方史诗的异同性,以南方史诗的文化混溶性特征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其创世史诗、迁徙史诗、苦难史诗三种表现形式,凸显了〈呵嗬〉对于文化根性的挖掘和探求,认为该诗可看成南方史诗的现代传承和创作尝试。王刚《寿生对民歌的收集整理及民歌理论简论》梳理了“风谣学会”与寿生民歌理论的关系,认为寿生20世纪30年代在《歌谣周刊》上发表的文章,对贵州的民歌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具有开创意义。孙向阳《孤独者的歌——论蹇先艾的新诗创作》梳理了蹇先艾新诗创作背景,认为其诗歌特别善于选用“故乡”“夜”等意象来营造幽远凄清的意境之美,其诗歌中始终弥漫着一种凄婉的孤独情感和哀伤情绪,饱含着一种山河破碎的家国情怀,其审美价值和历史贡献不容低估。罗建兵《早夭的诗人和永恒的诗——关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及其他》分析了海子充满阳光与希望的诗歌与现实世界中行为选择的矛盾与背离,认为海子的情感挫折既造就了海子的经典诗歌,又是海子自杀的决定性因素。李振龙《“青色”与蔷薇——论戴望舒诗歌“忧郁”风格》从“青色”与“蔷薇”两个意象切入戴望舒诗歌,认为戴望舒诗歌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影响,“忧郁”色彩不仅仅是戴望舒诗歌的美学风格,更是诗人的思维方式,这两个意象融会了戴望舒诗歌具有的中国古典诗歌意蕴以及西方现代派诗歌的美学特征,对现代派诗歌有重要的影响。隐石《论庄子对狱中绿原的拯救》对绿原诗歌的研究跨越了文本层面的解读,着重于探析庄子思想对狱中绿原的精神拯救,庄子的齐物我、泯是非、化善恶以及无所待的逍遥游为身陷囹圄的绿原提供了自我拯救的资源,“型塑”了绿原在罹难中的写作方式。
近年来,安顺作家立足于安顺的地域文化,将文学书写与地方表述相结合,创作成果颇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地域文学价值。张银、石恪《文学里安家的杨汝祥》结合作者的小说、散文、戏剧作品分析其创作特征,从观照现实方面探讨其小说创作,从比物言志的情感表达探讨其散文创作,从挖掘屯堡日常生活探讨其戏剧创作。张建强、王雪冰《安顺当代寻根文学研究》关注了安顺当代文学浓厚的“文化寻根”现象。作者从安顺特有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寻根文学滋生缘由,梳理了安顺当代寻根文学日益增多的创作主体和就地取“材”、与时俱进的创作主题,安顺地方文学的繁荣,既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也增强了安顺人们的文化自信。杨新友、胡赤兵《边地文化的传播盛宴——传播学视域下的〈一个人的安顺〉》借鉴“拉斯韦尔公式”传播经典模式,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对安顺著名作家戴明贤的散文集《一个人的安顺》的传播过程进行勘探和解读,突出了其在贵州本土文学中的地位和价值。伍微微《原生态与本土性:安顺地域风情散文探析》以“认识我们脚下的土地”为切入点,通过对安顺地域风情散文的探究,指出安顺地域风情散文具有刚健勇猛、神奇诡秘、简洁质朴、恬淡闲适的原生态特征,通过极力再现脚下的土地、突出地域特征等方式表现出浓厚的本土性特点。潘家艳《质朴文风中凸显地域特色——尹文武小说创作特征》从尹文武小说强烈的现实主义入手,认为其创作关注黔中乡土百姓生活,在内容上具有浓厚的“土地”情结以及显著的地域民俗特征,表达上“对话引号的对换或代替”特征较为显著。
除了上述几个专题讨论之外,参会论文还对其他主题进行了研究,主要从现代文学作品研究、当代文学作品研究以及贵州地方文学研究三个方面对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经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拓宽了此次学术研讨范围。在理论方法上,既有对中国传统批评“文法”的借用,如人物特征、作品结构、创作技巧等,又有对女性主义、俄国形式主义等西方文学批评方式的借鉴,展示出了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实绩,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肯定中国文学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部分论文也对目前存在的文学阅读问题、审美困境等进行了反思。
王荭《论四十年代国统区抗战小说的创作心理机制》从文化心理学角度切入,分析了四十年代的国统区抗战小说的创作心理主要受到两方面影响:一是内在动力中历时层面传统文化的规范和制约和共时层面西方宗教文化的浸润与滋养的影响;二是外在动力中“一切为战争服务”的创作要求,由此推动了小说创作的民族化、革命化,文学宣传政治意愿、教化民众的“工具性”也更加突出。崔丹《对立与统一:〈边城〉节庆的另一种解读》将民俗节庆从多变的文化意义中抽离,而从人类学角度去探寻其最稳定的本质特征,将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分为形式对立的和谐节庆、情感对立的婚姻节庆以及狂欢化的精神节庆,分析了节庆本身所具有的竞争性、集合性、精神性等特点。
部分论文针对寻根文学、先锋文学代表作品进行了文本解读。章书《〈黑骏马〉的悲剧性解读》以草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为主,通过对爱情悲剧的分析,揭示出主要人物所蕴含的悲剧性及其内在联系,对作品蕴含的悲剧性作了系统性的把握。余珊《“失去”主题与女性视角下的白音宝力格》从女性视角解读张承志《黑骏马》中的“失去”主题书写,通过分析白音宝力格被岁月磨损的童年、青春、爱情和理想,揭示其蕴含的“文化自省”主题,从索米娅视角提出了女性在远离现代文明、缺失法律庇护下受到的创伤该如何挽救的话题。李华桦《从巫楚文化看韩少功的寻根小说》梳理了韩少功的“楚人血液”对其寻根文学创作的影响,分析了作品中审美化观照的巫性生命形态和奇异浪漫的巫性思维方式,两者的结合使得韩少功小说提升到一种自由现实主义的创作境界。宋朝《残雪:中国文坛的扫地僧》突出了残雪在当代文坛写作的“特殊性”,她游走在虚构与现实之间,近乎神经质的写作,泼洒在作品字里行间的丑恶意象,小说的诗性内核,独特的梦幻隐喻,虽给读者设置重重障碍,这也正是残雪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在。孔唯佳《两重世界下的灵魂对话——先锋作家残雪的创作》将残雪的小说分为“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两个部分,凸显了“外在世界”中的丑恶、阴暗与“内在世界”中的自审之间的紧密联系,揭示着原始人性的善恶,诉说着属于一代人的精神追求。
在人物形象分析中,邓琳琳《浅析赵树理建国后期小说中的青年农民形象》认为赵树理后期小说中的青年女性农民、知识分子农民、干部农民三类人物形象是树理前期小说中农民形象的衍生,这些青年农民在不同的时代浪潮中显现的不同性格特点和人生追求,显现出赵树理对于农村问题的关切和思考。代静《女性的突围与复归——虹影笔下的女性书写》从性别视角关注虹影小说中的女性书写,作品通过男性形象的丑化凸显女性对父权、父权的决然反抗,通过塑造自由独立的女性形象隐喻女性自身的性别认同,通过肯定女性身体欲望抵抗性别偏见,具有浓厚的女性主体意识。
在纵横交错的对比研究中,杨红《论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志写作——以阿来、潘年英创作为例》关注了近年来少数民族自觉地以民族志写作方式书写本民族文化的创作现象,分析了该现象以作家走进田野实录文化和用深描手法呈现地方性知识,凸显民族文化特异性为民族志写作为表征方式,表达了对多元文化的倡导和作家介入现实的反思精神。颜水生《诗骚的邀约与风景的象征世界——格非〈江南三部曲〉再解读》指出格非引诗入小说,构建“诗化风景叙事”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格非用“花事”借喻人事书写了女性的悲剧人生,揭示了人的理想破灭和人生命运的残酷;以“花家舍”等景物构建“桃源景观”,描绘了美景之下所蕴藏的衰颓趋势;在“空旷的荒原”图景描绘中,彻底否定桃源理想,表达“社会失控”中人的精神幻灭与绝望。总体而言,格非将诗骚传统与中国现代小说相融合,塑造诗意化风景描写拓展了中国小说的发展路径。王棋君《在“人生”与“艺术”间摇摆——茅盾选集本篇目变化探析》以版本对比研究为中心,通过分析1933年天马书店出版的《茅盾自选集》、1951年开明出版社出版的《茅盾选集》以及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茅盾选集》3个版本选集的篇目,发掘出茅盾在不同时期的文艺观念以及政治风向、读者群体的转化使得秉承“为人生”文学精神的茅盾在“艺术”与“人生”间发生的变化。姚亮《从〈亚鲁王〉和〈你在高原〉看苗汉文学中的祖先崇拜》以“祖先崇拜”为特定标准选取《亚鲁王》和《你在高原》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出苗族文学的祖先崇拜以信仰为核心,把死亡作为跟随祖先的连接;而汉族文学的祖先崇拜则被虚化为象征性的符号,借以表达对血缘之根的精神念想以及归宿性的精神寄托。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社会、文化对祖先崇拜的信仰内核的冲击程度。高心怡《“古今一般同”——王小波“唐人故事”小说对唐传奇的化用》分析了王小波的“唐人故事”系列小说对当代小说艺术的探索。通过塑造反类型化的人物呈现出“反传统”的的特质;通过对唐传奇的新编突出小说的虚构之美,并以杂文话的写作方式观照现实,遵循了文学关注人生存状态“古今一般同”的历史规律;通过将传奇与后现代文本的融合,给予了传统文学艺术的新生,使其具有“陌生化”的效果。
关注贵州本土作家,是与会人员一个明显的学术动向,论文聚焦于近现代贵州作家在小说、散文、诗歌等方面取得的文学成就,在人与自然、人与地方、文学与地方性的复杂关系中肯定了地方文学的内涵与外延价值。杨晓霞《宛在水中央——何士光中篇小说〈青砖的楼房〉聂玉玲人物形象分析》介绍了聂玉玲的外部人物性格特征及内部心理世界的呈现,同时将人物与《诗经》中传统女性的完美形象进行对照,分析了聂玉玲与《诗经》中的大多数歌颂美好女性的篇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向笔群《新时期黔东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评论》以地域文化与作家创作的关系为核心,梳理了新时期以来黔东少数民族作家群在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体方面的成就,又指出新时期黔东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存在“追风”创作明显、民族文化精神探索不足、没有长成一个长期稳定群体的弊端。陈祖君《贵州散文创作七十年发展略论》以“向前看”角度切入,从贵州散文的创作队伍的不断增长、创作类型的多方拓展、创作内容的日趋丰富、创作手法不断翻新、传播环节与时俱进等方面肯定了贵州散文创作七十年来取得可喜成就。同时又“向后看”,认为贵州散文仍会不断发展,日益丰盈。卢俊羽《论〈汉字意象〉的审美特质》从美学视角解读作者的人生体验和审美经验;从功能角度解读其呈现形式和意蕴美;从情景与心灵的角度解读其空灵和流畅的现代情感美;从感性与理性角度解读其境界美。丁润生《那一份守望被风吹得七零八落——王安平小说创作论》以王安平小说《何必当初》为蓝本探析作品的叙事模式、情节结构以及价值取向。从梦忆上的叙事策略、爱恨情仇追寻、拷问人性,勘探人生、光阴蹉跎,人分情离四个方面分析了王安平小说创作对现实人性的反思。黄俊杰《穆升凡的乡土文学与“活化”地域历史文化成果管见》论述了穆升凡以遵义特别是仁怀的历史文化为立足点,在文学创作中“活化”了地方历史文化、用“活泛”和“宽泛”的研究方法让地域的历史文化的不同范畴(如地域文化与地域移民史、地方人才与地域文化)相互激活、用细节激活历史和文化,注重历史夹缝中“人文点滴”的挖掘与考察,是地域历史文化的忠诚卫士。曹源《论贵州现代小说中的革命者形象》认为贵州现代小说史上的革命者形象一直被人们所忽略,甚至被遮蔽。作者以现代文学发展中的三个十年为分界点,对贵州小说中塑造的革命者形象进行必要的分析评介,进一步厘清与人物形象紧密相关的时代特征,从而还原历史,准确把握认识历史。
陈晓莉《谈“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中国困境》关注了西方“日常生活审美化”概念在中国社会中面临的适用困境、审美困境与主体困境三个问题,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与中国现实社会的矛盾导致其呈现“小众化”“零碎化”“异化”的趋势;中国语境中的“审美”停留在对“形式”的过分关注,而并未触及“认识论”的审美内核;“主体身份的模糊”“现代病”的泛滥以及“乌托邦”式消费心理的膨胀使得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主体困境日益加剧。杨洋《“贵州现象”与“八十年代”文学阐释的多重路径问题》“重返”八十年代的文学现场,在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的整体性框架下,以“贵州现象”为个案研究,通过挖掘“贵州现象”的生成机制、作家的精神历程及思想脉络,发现八十年代贵州小说与诗歌的重要的价值意蕴却由于贵州作家乡土写作不够“现代”而无法进入文学史家的视野,提出宏大的文学史叙述对具体的地域文化与文学发生细节存在的忽略或遮蔽问题。季文《浅论阅读结果多样性的意义》指出了阅读文学作品时限定性阅读和固化思维造成读者思考僵化和阻碍作品意义多样性表达的弊端,认为良好的文化环境应该以宽容的文化胸怀包含不同的精神选择,才能彰显文化的魅力,实现真正的文化自信。
新中国70年的经济、文化在多元状态下的飞速发展,既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对中国文学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新时期的中国文学既与时俱进,关注反映现实生活,用文学的形式记录、回应时代的发展,又坚持以“人”为中心,关注人在时代生活中的生存境遇,同时少数民族文学、地方文学、海外华人文学、网络文学等文学类型的兴起更使中国文学变得充实而又复杂。正是在这个特殊的新时代,我们需要通过回顾中国文学这70年的发展历程,本着知识分子责任心,总结其经验,进一步把握中国文学在当下社会现实中所具有的各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