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赫男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1603)
在高校的教育中,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既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又是高校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因此,在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伟大实践中,辅导员队伍是一支毋庸置疑的中坚力量。然而,在“95”后、“00”后成为高校学生主体的新形势下,主体特征出现差异性明显、个性化突出等问题,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是摆在高校辅导员面前的一大挑战。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辅导员必须时刻调整工作方法,结合学生群体特征并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积极地、有的放矢地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何为立德树人?立是树立,德指的是德业;树人即是树立人格,培养人才。树人不可能与立德相脱离,只有立德才可以树人。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立德树人则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一指的是师德的树立,要求教育工作者们持有高尚的情操,丰富的学识以及健全的人格魅力;二是要通过针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和示范,培养学生树立健康明确的三观,掌握立足于这个社会的本领,拥有较为高尚的品格。
为了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的德育教育工作,高校辅导员首先应该深刻认清自身的角色。教育部第24号教育部令,对辅导员的角色进行了科学的定位: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由此可见,高校辅导员扮演的正是主力军和践行者的角色。一直以来,高校辅导员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们成长成才的见证人,并且承担了大量纷繁琐碎的日常工作,如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建设寝教室文化、监督管理各项纪律、帮助弱势群体、关注心理异常学生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等,这些都与学生们的生活点滴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认清角色定位,勇于扛起立德树人的职责,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和健康发展。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树人须先树己。当代高校辅导员需要抱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师德素质,热爱学习并拥有过硬的专业本领,只有这样才会不被时代淘汰,才能汇聚成一股股德育的力量,感染到身边的每位学生。如今的95后、00后热衷于偶像明星的崇拜和潮流新事物的追捧,不愧为追星一族的中流砥柱,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摄取能力极强。于师德而言,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则是最高境界。不管是95后还是00后,他们也会欣赏学识渊博、博闻强识的人,青睐重视和欣赏自己的长者。因此,辅导员惟有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涉猎广泛的知识面,主动了解学生,乐于接受和运用的新事物,对新生事物做出积极回应,用心交流,才能捕获一批“粉丝”的心。
榜样的力量总是胜于说教。身为一名高校管理者,辅导员自身的形象与道德人格便是一种榜样的力量,注重用自身的优势去消除学生们对传统思政教育的漠视,拉近师生距离。最终,通过自身的思想行为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的德育接受和具体实践。
提到当代大学生,与其相关的关键词总是离不开青春、热情、活跃等。伴随着00后登上接班人的舞台,新的学生群体就出现了新的特点。传统的说教、强制性宣讲、灌输早已不能满足年轻人的需求。推进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实,需要借助更丰富更优秀的载体,多元化趋势势不可挡。在“6+1”的家庭模式(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独生子女)下,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主要表现为个人能力较强、团队协作弱,敢于尝鲜但耐挫力差,享乐在前吃苦在后,感恩意识淡化等。因此,高校辅导员要积极丰富第二课堂内容,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台传播正能量,渗透德育教育;实时更新热点话题开展课上深入讨论、课下结合实践;此外,狠抓感恩教育,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献爱心活动,在关爱社会的活动中感知自身的社会责任,提高道德素养,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帮助学生立“德”。
实现立德树人亦离不开对学生的严管理、严要求。对于这些较为个性独立的个体而言,要在一个共同的区域生活3年或者4年,生活习惯、地域差异等问题接踵而来。倘若没有严格管理和要求,这些缺乏社会经验、思想不成熟、三观易动摇的学生群体极有可能形成错误的思想认识,形式不好的风气以至于虚度大好光阴。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们合理的规划在校生活,养成规律的健康的生活习惯,营造团结友爱的集体环境。辅导员要鼓励学生勇于在错误面前低头,积极自省,主动承担责任和后果。对于学生出现的小问题,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倘若是原则性问题,必须严肃处理,严厉批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起学生的纪律意识和担当意识。
立德树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树人。以人为本并非纸上谈兵,而需要落实到工作中去。针对一些特殊群体,比如在单亲家庭成长的学生、出现心理异常甚至心理疾病的学生、建档立卡户或其他贫困学生、本人或直系亲属有孤残的学生等,教育引导的最好方式就是一对一,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利于学生敞开心扉深入交流。通过从学习上、心理上、生活就业上等多方面的辅导,逐渐用爱与责任温暖这帮特殊群体里的学生,帮助他们及时解决自身的问题,坚定战胜困难的决心,克服自身恐惧或者自卑心理,力争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做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师德建设必须从辅导员自身抓起,进一步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尤为重要;同时,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宗旨要牢记于心,真正做到关爱学生、以德服人、用爱暖人,这样才能使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得以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