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爽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对此,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1](P377)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高校必须紧紧把握住这一关键阶段,结合形势的变化和青年学子的认知特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增进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大学生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中坚力量,承载着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其理想信念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前途命运,不断增进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不仅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他们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
从本质上来讲,教育就是培养人的活动,而“培养什么样的人”体现的是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古今中外,所有的教育者和教育流派秉承的教育理念就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对任何时代而言,所有的统治阶级都需要通过教育使国家的公民具备社会发展和政治统治所需要的政治观点和政治立场。因此,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公民教育无一不是围绕国家社会的需要和政治的要求而展开。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2]这就要求我国高校在教育中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更要重视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使其成长为理想信念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衡量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成败的重要标准。
洛克认为:“人心中没有天赋的原则。”[3]人们思想中的原则只能来源于外界,外界思想的传输对个体思想原则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代,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使得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高校是知识、人才和思想最为活跃的聚集地,不仅是不同社会思潮竞相争夺的主阵地,也是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的聚焦点。如果我国高校不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用马克思主义去占领学生思想领域的制高点,那么,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就会见缝插针,必将对大学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这种结果既背离我国高等教育的初衷,又不利于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育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加强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完成我国新时代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保障。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具有极大的反作用,“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4]科学的论断总会得到历史的印证。历史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凭借共产主义这一理想信念在激烈的战争中崛起并日益强大,却在没有硝烟的意识形态战场中败落和走向瓦解。苏联的解体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尝到了意识形态斗争胜利带来的甜头,他们更加确信: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未停止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历代中国共产党人深谙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也深知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在意识形态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从未放松意识形态领域的警惕。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制度刚刚确立不久时就明确指出,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5]他要求青年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在思想上、政治上不能退步,以防各种错误思想侵染。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也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作用,他认为,要坚持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实现经济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必须“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6]。江泽民根据时代的新发展和实践的新要求,明确了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的教育目标,胡锦涛针对当时人们思想道德的滑坡现象,及时地提出了“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号召青年学子认真学习并加以践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更是将意识形态工作放到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位置,多次强调要大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部过程中去。质言之,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否认同,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与国家的长治久安。
理想信念是青年学生思想行动的“总开关”。习近平反复强调,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大学生没有理想信念或者没有明确的、坚定的理想信念,这就导致很多大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在平时的学习中也就比较茫然。从大学生群体自身来看,其智力发育趋于成熟,记忆力与抽象思维快速发展,求知欲望不断增强,慢慢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立意识,他们渴望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与人生。随着成人感的出现,大学生的独立性和叛逆性都会大大增强,再加上某些大学生由于自身的鉴别能力和信念不够坚定,以及各种错误思潮对他们思想的冲击,都会影响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从客观方面来看,长期以来,高校中各种西方思潮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冲突日益激烈,在网络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群体被各种良莠不齐的社会思潮长期包围着。如果不能对其正确和主动引导,大学生在缺乏理性判断的情况下,就容易发生认同偏差。因此,抓好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增强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对于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十分重要。历史和现实证明,青年学生追求理想的高度,决定着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前途,青年学生坚定信念的程度,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增强高校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使得大学生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人生目标不断努力奋斗,才能使大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真正能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准确掌握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现状及其原因,是有效化解当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活动存在问题的前提与关键。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个体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认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存在一个分阶段的内在转化过程,主要包括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信念认同、意志认同和行为认同五个阶段。认知认同阶段,是指个体对社会所倡导的主流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评判等意识形态内容理解和领悟的过程。当代高校大学生获取主流意识形态理论认知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完成的,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着实效性较弱、针对性不强、吸引力较差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当代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认知,使得相当大的一部分高校大学生在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认知上缺乏认知广度和深度。只有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内容,才能使学生完整获得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认知,只有讲清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性,才能引发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知认同的共鸣。认知认同作为认同过程的发端,这一阶段一旦无法完成,整个认同过程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加强对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的重视。
个体在完成对主流意识形态认知认同之后,还需要运用主流意识形态的原则和规范去评判在外部环境中遇到的人和事,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也就是情感认同。信念认同是指个体从内心对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和原则产生信仰的过程,并自觉将其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主动用其引导自身的言行举止。个体在从信念上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认同之后,在践行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阻碍,用强大的毅力克服这些困难和阻碍的过程便是意志认同过程。情感认同、信念认同与意志认同是个体认知认同过程的持续,也是将主流意识形态内化的关键环节,更能为其完成行为认同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随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有序推进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不断深化,当代高校大学生对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基本保持着高度的情感认同、信念认同和意志认同,但由于市场经济持续深化和西方社会思潮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当代大学生对主流价值的情感认同,动摇着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树立,一旦信念不坚定,就容易出现认同反复的现象,一些大学生既厌恶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同时又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左右公平者;一些大学生既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和优越性,但同时又向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有发展成果。这种矛盾心理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会容易导致个人的价值取向出现严重的偏差,使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效果大打折扣。
主体在意识形态认同的过程中经历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信念认同和意志认同这些内化阶段之后,还要将主流意识形态的原则和规范落实在实践中,只有这样才算真正完成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所以说行为认同是意识形态认同的终极旨归。然而,由于市场经济、文化冲突、全球化进程等各方面因素的交互作用,当代大学生在具体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良现象,他们身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急功近利、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因而在将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情感、信念和意志外化为实践的环节仍然薄弱,有待深化和加强。
当代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现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多元社会思潮的激荡、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网络时代的去中心化传播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够完善共同制约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第一,多元社会思潮的激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利益格局的调整不断深化,不同阶层的特定利益诉求反映到思想文化上就形成了代表特定群体利益的思想潮流。各种社会思潮得以产生并相互激荡,成为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显著特征。社会思潮往往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是社会更新和变迁的体现。而当代高校大学生是勇立潮头的时代弄潮儿,热切关注现实和社会发展,但由于缺乏成熟稳定的价值体系,因此极易受到与主流价值观不同的社会思潮影响。而思想的种子一旦在大脑里落地生根,意识就会把“围墙”变为一把“利剑”,严重阻碍了新时代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第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对一个传统社会的稳定来说,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来自外国军队的侵略,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侵入,印刷品和言论比军队和坦克推进得更快、更深入。”[8]以近年来风靡我国高校的慕课(MOOC)为例,西方国家慕课平台凭借先发优势,迅速占领我国市场,吸引了庞大的受众,美国三大慕课平台之一的Coursera平台已为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学生服务。在慕课平台的学习过程中,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相关课程学习过程中,慕课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更要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进行重塑,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悄然改变。另外,他们还利用我国某些不良媒体的合法外衣,广泛搜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并对此片面报道,以此攻击、诽谤中国共产党,抹黑社会主义制度,企图削弱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第三,网络时代的去中心化传播。互联网络的普及和各种便携式终端设备的兴起,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形成了一个人人具有“麦克风”的时代。网络时代的去中心化传播赋予了普通网民自主传播的权力,这种极强的自主性彻底打破了思想政治内容的严肃性。一些网民利用手中自主传播的权力恶搞主流文化,而这些带有戏谑性、恶搞性的历史虚无主义内容极易成为大学生饭前课后的谈资,影响青年学子对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的认知,进而消解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第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够完善。首先,高校未能全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顶层设计。多数高校目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进行学校、院系、班级的简单分层管理,没有充分发挥校党委、院党委和基层党组织的系统作用。其次,高校在全课程育人方面建设薄弱。目前高校课程思政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潜力未能充分有效发挥。再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较为单一。当前高校主要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纯粹理论化的教材、“说教式”的教学方式,难以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也降低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最后,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校园文化思政育人效果也有待提升。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消解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关键变量。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高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所担负的人才培养使命越来越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在继承和坚持已有工作经验基础上,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改进教育理念与方法,实现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途径以及体制机制的完善和创新,从而有效增进广大青年学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经验。习近平指出:“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1](P66)马克思主义既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体人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基础,因此,意识形态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阶级使然,更是国家性质本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仅能够为我国意识形态筑起坚实城墙,也提供了批判各种错误意识形态的理论武器和科学方法。
第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意识形态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其特征决定了它必须与政治力量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它既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者,又是践行者。无论是革命年代,抑或是建设、改革年代,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保证自身指导思想的科学性,这一科学的指导思想反映和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必然得到人民的拥护和赞同。历史和经验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营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氛围并得以贯彻和实施。
第三,重视革命文化、红色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这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不断取得成效的重要经验。对当代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其内容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以革命文化和红色精神为主旋律。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入传承革命文化和红色精神,并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意识形态虽然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但仍归属于文化范畴。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意识形态无论是外来的还是内生的,都必须与本土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教育资源,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教育中一向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弘扬,以此催发出更多激励人心的民族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勇向前。这些经验在今后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中应该继续保持和遵循。
第一,加强理论研究,丰富课程讲授内容。就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而言,课程是基础,教师是关键,只有思政课教师以深刻性和时代性的理论彻底说服学生,才能有效增进大学生的认同。但当前广大高校思政课教师往往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科研经费紧张等问题难以专心致力于系统的理论研究。为此,高校必须加大思政课教师配置,保证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在合理限度之内,为教师从事理论研究搭建优良的平台、营造良好的氛围,推动广大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阐释。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的更新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时刻关注和捕捉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理论的最新表达,讲授富有时代性的新思想,以此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第二,重视理论阐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内容往往具有浓厚的、抽象的理论色彩,而这些宏观的抽象原理和高远的价值追求常常与学生琐碎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相差甚远,从而使得宣传教育客体和宣传教育介体之间产生无法规避的鸿沟,严重影响了宣传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当代高校青年学子的认知习惯出发,彻底改变刻板的教育方式,努力使理论与学生具体生活实际相结合,转变为真正可以为他们答疑解惑、指导学习生活的具体措施与精神指引,以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
第三,丰富理论阐释方式,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具有较高严谨性和较强的理论性,因而难免在话语风格上存在生涩、刻板等问题,与当代青年学子所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方式存在一定的差距。对此,思政课教师在构建教学体系过程中,必须重视话语体系的转变,将深奥的理论知识和思想观念尽量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生动展现出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吸引力与亲和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从而提升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
第一,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大思政”工作机制。“大思政”格局涉及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做好顶层设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还必须充分依靠各级行政力量,坚持和完善校长负责制,学校领导班子和院系领导班子要切实履行责任。此外,高校还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利用奖罚机制促进工作落实。
第二,整合多样教育资源,形成育人合力。首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推动作用,提升课堂的理论深刻性和时代性;创新课程教学方式、形式,活跃思政课堂;注重利用实践课堂巩固课程效果,推动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践行。其次,高校还必须充分挖掘和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巧妙结合新颖的形式、舆论的热点传递主流意识形态。再次,积极推进思政教育全覆盖,深入挖掘其他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P378)
第三,加强思政人才队伍建设,激发思政工作队伍活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选拔途径,建立灵活的岗位兼任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实现党政团干部和教师的岗位合理切换或兼任,积极引进专家和先进人物,提升思政教师队伍实力;重视人才教育培训,形成高校思政工作者理论知识的常态化学习,不断提升宣传教育主体的理论素养和功底;切实提高思政工作者的待遇,激发思政工作队伍的整体活力,以此“保证这支队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1](P380)
第四,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发挥宣传教育环境文化的作用。首先,高校要注重校园文化内容的丰富,深入挖掘校史中的红色资源以传承革命文化和红色精神,选树校园的先进典型以构建校园榜样文化。其次,高校要努力实现文化与环境相融合,将主流意识形态和校风校训等思政元素融入办公楼、教学楼、宿舍、食堂、绿地等空间,在提升校园形象的同时营造环境文化。最后,高校还要注重打造群体文化,发展院系文化、班级文化和社团文化,以不断增强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