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艳, 张俊莉
(1.陕西省西安市杨凌示范区医院 妇产科, 陕西 杨凌, 712100;2.西安汉城妇产医院 中医妇科, 陕西 西安, 710016)
痛经是妇科常见疾病类型之一,根据患者有无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可将其分为原发性痛经(PD)、继发性痛经2种类型。目前多采用口服避孕药、非甾体抗炎药、解痉镇痛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治疗PD, 可有效缓解疼痛,但停药后病情容易反复发作,难以彻底治愈[1-4]。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以温经散寒、补益气血、通络止痛为施治理念[5-6]。穴位埋线作为常用的中医疗法,可明显改善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症状。本研究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与穴位埋线联合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 符合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7]者; ② 患者同意配合研究。排除标准: ① 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腺肌病、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痛经者; ② 羊肠线吸收不良, >2个月仍无法吸收者; ③ 严重器质性功能不全者; ④ 血液系统疾病者; ⑤ 药物过敏者; ⑥ 精神疾病者; ⑦ 脑血管疾病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参与研究的患者均获知情权。
对照组予以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00089)治疗, 0.3 g/次, 2次/d, 连用3 d或疼痛缓解停止口服。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在经期前5~10 d取穴十七椎、双侧子宫、关元、双侧次髎采用穴位埋线治疗。月经结束第3~7天取穴双侧肾俞、脾俞、肝俞。根据患者情况辨证取穴,气滞血瘀型(患者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量少、经行不畅,乳胁胀痛、色紫黑、有肿块、块下痛减,脉沉弦或涩,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加双侧太冲、合谷; 寒凝血瘀型(表现为经行小腹冷痛,经量少,得热则舒,色紫黯有血块,伴小便清长、形寒肢冷,脉细或沉紧,苔白)加双侧水道; 气血虚弱型(经期或经后患者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质稀、色淡,伴有空坠不适感,心悸气短、头晕眼花,脉沉细,舌淡苔薄)增加气海、双侧足三里。治疗时,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采用无菌镊子镊取4-0羊肠线,修剪为数根为0.8~1.0 cm的羊肠线备用。以28号毫针作为推芯, 6号半注射针针头作为套管,套好后备用。取穴后使患者取舒适体位,对穴位局部皮肤实施消毒处理,用无菌镊夹取1根羊肠线置于针头中,刺破皮肤,轻缓推针到所需深度。待出现针感后,左手推针芯,右手退针头,在穴位肌层或皮下组织内完全埋植羊肠线,避免线头显露。用棉签按压针孔片刻,依次针刺选取的腧穴。治疗后48~72 h患者出现局部疼痛、红肿等症状属于埋线治疗的正常反应,无需特殊处理。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
(1)比较2组一般资料。(2)评价治疗前后2组痛经症状积分。评价标准: 经期及经期前后小腹疼痛记5分,腹痛难忍记1分,一般止痛措施不缓解记1分,一般止痛措施暂时缓解记0.5分,腹痛明显记0.5分,休克记2分,冷汗淋漓记1分,四肢厥冷记1分,坐卧不宁记1分,腰部酸痛记0.5分,面色苍白记0.5分,肛门坠胀记0.5分,恶心、呕吐记0.5分,需卧床休息记1分,影响学习工作记1分,积分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严重[8]。(3)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9]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经期疼痛情况,满分为10分,得分越高提示疼痛感越剧烈。(4)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0]评价近期疗效: ① 痊愈为治疗后患者临床腹痛等症状消失,痛经积分降为0分; ② 显效为治疗后患者临床体征、症状显著改善,积分减少50%~75%, 无需服用止痛药也可坚持工作; ③ 有效为临床症状好转,腹痛减轻,积分下降≤50%, 服用止痛药后能够坚持工作; ④ 无效为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痛经积分、疼痛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痛经积分、疼痛评分比较 分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组近期疗效比较[n(%)]
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多认为发病与子宫因素、心理因素、神经与神经递质因素、内分泌因素等密切相关。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主要通过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减轻子宫过度收缩,促进血供恢复等方式,缓解患者痛经[11-12]。但在痛经发作时,人体前列腺素分泌增加,进入血液循环后易引发恶心、呕吐、腰部酸痛、坐卧不宁等症状。中医认为,痛经病位在冲任二脉和子宫,与脾、肝、肾关系紧密,以“不荣则痛” “不通则痛”为主要病机,患者经期前后,血海由充盈至泄溢,冲任二脉、子宫气血动荡,若机体正气不足则会导致邪气侵体,引发气血运行不畅,失于濡养,不通则痛,因此治疗痛经宜遵循“标本兼治”的原则[13-15]。相关研究[16-18]显示,穴位埋线是经络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疗法,可通过线体对穴位产生持续性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痛经积分、疼痛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佳,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案能够更加显著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经期疼痛,近期疗效更加显著。布洛芬缓释胶囊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可提高患者血清β-内啡肽(β-EP)水平,参与子宫收缩,可发挥内源性镇痛作用,缓解患者疼痛感。羊肠线属于异体蛋白,埋入穴位后可在机体内分解、软化、液化吸收,通过羊肠线对相关穴位形成生物化学和生理刺激,取得较长久的治疗效果,从整体上调节阴阳,使机体恢复至“阴平阳秘”的状态。关元穴乃任脉和足三阴交汇之处,也是女子蓄血之处,取关元穴可疏通足三阴经、任脉气血,调补阴阳元气,在治疗月事不利中具有显著效果; 子宫穴是治疗胞宫的重要穴位,疗效显著; 次髎属膀胱经穴位,处于腰骶部,与胞宫距离较近,此处埋线治疗可疏通局部经络气血,改善子宫平滑肌痉挛; 十七椎处于督脉循行路线中,是治疗痛经的经验穴位,结合患者病情辨证取穴,通过对相关穴位埋线治疗能够达到多途径止痛的效果,有效调畅冲任气血,活血化瘀,提升近期疗效。
综上所述,布洛芬缓释胶囊与穴位埋线联合治疗原发性痛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腹痛症状,降低痛经积分,提升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