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意义的小学英语沉浸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0-12-26 20:35:55周芝兰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17期
关键词:入境儿童情境

周芝兰

(宜兴市实验小学 江苏无锡 214200 )

笔者在深刻领会儿童意义的内涵及沉浸式教学模式特点的基础上,尝试通过“创境—入境—生情—趣用”的操作模式,优化学生的语用体验,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推动小学英语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下面,笔者以四年级下学期 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的教学为例,针对基于儿童意义的小学英语沉浸式教学模式的构建途径展开研究与探索。

一、创境——满足儿童的认知需求

所谓沉浸式教学模式,是指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全身心“沉浸”在目标语言的语用情境中,积累目标语言知识、训练目标语言思维、感知目标语言文化。因此,在基于儿童意义的小学英语沉浸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儿童的英语水平、思维水平和心理特征出发,为他们创设符合他们认知需求的语言情境,使学生所听、所见、所说、所想皆是英语,真正做到“沉浸式”学习。一般来说,教师为学生创设英语语言情境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开展沉浸式自主阅读;二是开展沉浸式分角色朗读;三是开展沉浸式短剧表演;四是开展沉浸式言语交际。

Our School Subjects这一单元主要讨论的内容是学生喜欢的学科,教材中话题的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十分接近,对话的内容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整个语境与四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情感需求比较相符。因此教师无须重新创设情境,可以延续教材中的情境,通过分角色朗读,使学生迅速进入英语语言环境当中,开展沉浸式英语学习。

二、入境——引发儿童的合作探究

“创境”,只是构建沉浸式教学模式的第一步。在很多时候,学生并不能迅速而深入地沉浸到教师所创设的语言情境当中,这就要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合作探究活动,使学生产生交流的欲望与合作的需求,从而促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开展真实的语言交际,实现由“观境”向“入境”的转换。一般来说,根据小学生的英语水平、思维水平及兴趣特征,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设计与实施合作探究活动。首先,话题讨论。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为学生设计若干话题,让学生在话题讨论的过程中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思考,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入境”。其次,任务驱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兴趣爱好,为学生设计各式各样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围绕共同的目标开展英语语言交际活动,在不知不觉中深度“入境”。最后,学讲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学讲活动,让学生在“学进去”与“讲出来”的过程中开展“沉浸式”学习,从而实现沉浸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例如,在Our School Subjects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以下活动,引发学生的合作探究,促使学生“入境”。首先,话题讨论。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并要求学生展开讨论:What subjects do you have at school?Which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 Why? 其次,任务驱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表格,对组内讨论的成果加以总结,罗列出每个成员喜欢的学科以及喜欢这个学科的理由。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讨论结果加以对比,总结出影响学生对于某个学科喜恶的因素。最后,学讲活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集体讨论—自主学习—逐个讲述—集体讨论”的顺序,将“学”“讲”“思”结合起来,使学生沉浸在真实而和谐的英语语言环境之中,实现深度“入境”。总之,无论话题讨论、任务驱动还是学讲活动,都可以在为学生“创境”的同时,促使学生“入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开展“沉浸式”学习。

三、生情——深化儿童的学习体验

儿童意义强调从儿童的情感需求与认知需求出发来设计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流程。而沉浸式教学方法倡导在真实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然而,在传统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关注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并不重视学生的文化体验和情感体验,这显然与儿童意义背道而驰,没有考虑到儿童的兴趣与情感需求,也与沉浸式教学模式南辕北辙,没有为儿童构建完整而自然的语言情境。因此,基于儿童意义的小学英语沉浸式教学,应该迎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满足他们对于西方文化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教师可通过文字、图片、影像等课外教学资源的引入,为他们构建跨文化交际语言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锻炼英语能力的同时,感知英语文化,从而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使他们触“境”生情。

例如,在学习Our School Subjects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反映西方国家校园生活的电影HighSchoolMusical的片段,让学生沉浸在电影情境中感受西方国家的校园文化,并将中西方校园文化加以对比,在深化学生学习体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教师引入电影资源,能够为学生创设更为丰富而完整的语言情境,使学生在沉浸式教学模式中触“境”生情。

四、趣用——提升儿童的语言素养

无论“创境”还是“入境”,抑或“生情”,都是建立在学生对于英语语言的感知与应用的基础上的。因此,可以说,语言应用贯穿于小学英语沉浸式教学的始终。然而,要想让学生实现在英语语言情境中的完全沉浸,教师还应该为学生的语言应用开辟更多的渠道,通过以下途径,使学生在英语语言的“趣用”中全面提升语言素养。首先,在写作情境中实现“趣用”。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微写作任务,使学生在写作情境中用英语进行思考与表达。其次,在游戏情境中实现“趣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类课上或课下游戏,使学生沉浸在游戏情境中,不自觉地开展英语交际。最后,在线上交流中实现“趣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线上英语角”等活动,让学生跟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英语使用者和学习者用英语进行交流,使学生完全沉浸在英语语言情境中,提升英语语言素养。

例如,在学完Our School Subjects这一单元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My favorite subject”为题进行写作训练,在写作情境中实现英语的“趣用”。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登录线上英语角,针对学科喜好跟其他英语使用者和学习者展开交流,在线上互动中实现英语的“趣用”。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的对象和主体都是儿童。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力求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构建真实而自然的语言环境,开展多彩而有趣的语言活动,使英语教学做到“以人为本”“还原本真”。

猜你喜欢
入境儿童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留守儿童
杂文选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六一儿童
非法入境
学《易》当像老子、孔子那样入境悟理
学习月刊(2015年2期)2015-07-09 03:50:22
品读入境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