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韶莹,王 霞,张寒冰,张 俊,吴东翔,张 舟,王卫东*
(1.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2.太原市人民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
65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 7%及以上,标志着进入老龄化社会[1]。随着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多,传统的重养轻医模式已经不再满足当代人对养老需求,老人患病时,需在医院和家庭来回奔波,这不但不利于老人健康恢复,更给家庭带来严重负担。医养结合应运而生,国家下发多项相关文件都指出要支持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要积极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2]。“医养结合”作为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新模式,能够将养老、医疗资源相结合,使得老年人能够得到更专业的生活健康监护、疾病治疗和及临终关怀,为中国在 “未富先老”的现状下提供了解决养老难题的新选择[3]。目前,我国医养结合模式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和整理,将对我国医养结合模式进行系统综述,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可供解决的思路。
医养结合是将养老、医疗、康复护理和临终关怀一体化,养老与医疗资源相结合,传统养老模式主要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权利,医养结合模式则更关注老年人医疗、康复和临终关怀方面的需求[4,5]。国外医养结合模式发展较早,20 世纪中期就有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将医疗资源和社会服务资源整合,为老人提供综合性、持续性服务。美国全方位养老服务计划( program of all-inclusive care for the elderly,PACE),始于1971年,该模式以社区为依托将短期医疗和长期照护服务相结合,给每个老人制定个性化照护方案,极大地满足了老年人生活和健康需求[6]。我国的医养结合模式在不断探索进步中,经过各级政府试行、机构及社会协作,目前,主要我国的医养结合主要可有以下四种模式。
以医院的医疗卫生资源,开放养老床位,设立专门的养老科室。或者将社区周边中小型医院进行转型升级为老年护理、康复、临终关怀一体化的专科医院,实现医疗资源利用最大化[7,8]。合肥市滨湖医院即采用本模式,依托自身医疗资源,将老年科室扩大转型为老龄病区,成立集中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和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医养结合模范[9]。而这种模式对土地金钱资源的消耗较大及对医护人员奖励机制的欠缺限制的这种模式的进展。
顾名思义,即在养老机构内设置基础医院业务科室,该模式需要选取基础设施和床位都合适的养老机构,有助于为老人提供生活、医疗、护理、心理等全面服务。国内试行的医院如:常州市圩塘康乐中心、青岛福山老年公寓开设医疗中心等是采用这种模式[10,11]。但是,该模式养老机构配备的医疗设备只能提供日常简单的护理服务,在应急情况中,如慢性疾病或者突发性心脑血管疾病等对老年人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威胁的病症不尽人意。
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形成双向合作制。医院为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提供基础护理知识培训,并且进行定期健康知识宣教。另外在老年人生病时可立即送往附近合作医院治疗,病情好转稳定后,可回到养老机构进行后续康复理疗[12]。这种模式可有效提高病床利用率,降低压床率,减轻生病老年人支出负担,实现医疗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家庭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签订家庭医生,专业的医疗人员以上门服务的形式,为社区高龄、独居老年人提供健康宣教、疾病管理等卫生服务[13]。上海市某社区家庭医生服务状况调查显示,已签约家庭医生有83.95%,对该类型养老服务的综合满意度达到9.67分[14]。对于多种慢性病防治战争中,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主的社康是主力军,更高更全面的卫生保健是获得健康长寿的关键。然而该模式需要多部门配合,联动性要求高,也需要上门的家庭医生具有较高医学素养。所以在推广方面有较大困难。
医养结合模式需要多个行政部门分头管理,然而各部门联系尚不紧密,对医养结合机构开办门槛标准、收费标准、可纳入医保界限等方面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15]。因此,关于医养结合的举措常常无法实际落实。另外,各个养老机构评价标准不一,许多人在做选择时会偏向口碑较好、离家近的机构,而该养老机构实际服务水平却没有官方标准以衡量[16]。
医养结合的主导者不是医生而是护士,目前,由于高校学科设置方面短缺,老年护理教育建设落后等原因使得我国的养护人员培养仍然在起跑线上[17]。护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系统规范的养护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大多数护理仅局限在基础生活照顾,而缺乏人文关怀[18]。因此,老年护理员的社会认可较低,尚未达到老年人医疗服务方面标准。
目前养老机构主要是民办经营,主要提供生活照顾方面的服务,其规模有限,多属公益福利性质,通过养老服务收费、政府补贴等渠道筹集运营资金,现存模式因资金周转困难难以吸引外来投资,不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19]。虽然有部分机构可达到质量要求,提供全面医疗服务,但是数量上仍会有欠缺,而资金筹措不合理,投资回流慢,导致收费高,老人入住积极性也会下降。
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如果服务周全,环境好,相应收取的费用也会比普通养老机构高,医养机构的收费可至居民收入的2-3倍或以上[20], 这是许多独居老人无法负担的,然而目前在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服务中,养老机构并未设立医疗保险报销,这会加重其养老经济负担,打消加入该机构的积极性。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以政府力量为主导,多部门协作。在税费优惠方面,针对民办或非营利组织的养老机构,给予政策上的税收优惠,在土地供应方面,对于医中设养型医养结合,主要解决其土地供不应求等问题,鼓励地方政府出台措施,保障落实医养结合机构建设发展用地。此外,政府仍需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各相部门密切合作,对开办医养结合机构门槛标准、养老服务收费标准、医务人员薪资标准、医保报销标准应有统一设定[21]。
加强老年医学、康复、护理等专业人才培养,提高其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扩大老年医护专业招生规模,设立医护培训基地,要求各地分级分类进行培训[22]。鼓励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对于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给予财政支持、医养结合相关机构护理人员给予其他卫生机构相同的职称评定。
以政府为主导,地方各级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多方事业参与养老行业,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加强向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购买基本养老服务的力度[23]。鼓励金融机构推出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支持银行向医养结合机构提供信贷服务,成立医养结合相关公益福利基金会。以政府为主导,推动多方资源投入扩宽资金筹措渠道。
医疗卫生服务和养老方面的支付界限要划清,公共卫生机构的养老服务价格定位要准确,收费应以实际基本服务费用为基础,权衡市场供求状况、居民承受能力确定最终收费,如山东青岛福山康复医院,因定位过高,未结合实际,开业以来入住率不足30%。另外,应支持社会市场多资源投入发展医养保险,结合老年人需求,创新多种老年护理保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