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高翔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22)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乡村地区双基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乡村建设成绩斐然。然而,由于缺乏风貌引导和管理缺位等原因,美丽乡村建设充斥着相互模仿、风格趋同现象。乡村传统文化缺乏挖掘和保护,致使差异化农业传统、聚落格局逐渐没落。乡村建筑缺乏地方特色,乡村风貌趋同,造成“乡愁”难觅。如何塑造乡村特色,建设特色乡村,留住“乡愁”,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要求。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多数村庄编制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但规划研究多限于中心村建设,缺少对体现地域文化元素和符号的深入挖掘,对村域风貌特色考虑不够,风貌控制引导内容缺失或空泛,无可操作性。规划缺失常造成村落内部景观空间布局不合理,景观空间利用率低下。部分农民公园、村头游园等选址位置欠佳、功能欠缺,不能满足村民使用要求,造成乡村景观资源浪费。尤其是部分乡村在整治、拆建过程中,借鉴其他乡村发展模式,盲目对设施进行无规划建设,致使设施风貌缺乏地方特色。甚至不少村落无规划即建设,不仅新景观不能和传统景观有效融合,更破坏了原有的乡土特色景观环境[1]。这样的美丽乡村建设将面临严重的风貌特色危机。
每个村落都生长在各自独特的地理环境之中。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人群,造就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少村落由于经济基础和认知原因,缺少对地域文化的有效挖掘,未能将良好的自然条件、地域文化体现在当地的景观特色上,导致村落景观单一,缺乏吸引力。在文化上,新建建筑、设施等都未能体现出当地村落特色,民俗特色继承较少。在生产上,为追求经济效益,常引进外来物种,由于水土不服,造成高成本、低品质;在传统工艺上,过分依赖农业资源和自然环境,缺乏对地域特色的挖掘,对乡村农产品和传统手工艺品的开发程度不够。
由于缺乏管理,“清一色混凝土方盒子”在村庄内大量出现[2],造成当代中国乡村的“千村一面”。少数较为富裕的村民,还建起了“欧式”别墅。按照城市小区的建设模式,将农村人口集中到一块,虽节约了用地,但却丢失了传统的乡村特色,使得到处是一样的“方盒子”住宅,传统地域文化丧失。同时,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使得传统乡村景观空间尺度严重失衡,特别是在建筑尺度上的脱节。一排排,一栋栋建筑,像兵营般整齐划一,虽方便了居民,但却严重破坏了传统乡村建筑的亲人尺度。乡村地域文化的丢失,造成乡村个性模糊,没有可识别性,致使乡村毫无特色可言。
在美丽乡村建设时,要仔细研究村落所处的地理位置,形成的历史背景,深入挖掘村落的自然、历史、人文内涵,提取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和标识,并在新村和设施建设上体现出来。保护村落传统格局,整治不和谐建筑,传承优秀民居风格,保护非物质文化景观。深入调查,提取特质,科学保留,避免乡村风貌同质化。
乡土资源包括当地的建筑材料、绿化植被,以及人文风情。在美丽乡村建设时,要多用当地乡土资源,既能降低建造成本,又能体现乡土特色。乡土特色的重点是传统的、本土的和符合当地居民生活生产习惯的。乡土资源利用越多,乡土个性越突出,乡村建设越有特色。
在美丽乡村建设各类设施和场地时,要尊重当地民风民俗,要在适当地方给以位置考虑,并在空间上予以安排。让当地民众在其活动时,找到地域文化的归属感和亲切感。
加强乡村环境保护。乡村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山林、水系、农田、自然植被等要素。要保护自然环境,首先要清理各类垃圾,治理污水排放,严禁乱倾乱倒。其次要加大山林、水系保护力度,禁止山林开挖,修复裸露山体。控制水系污染,并对恶臭水系进行治理。再次是保护农田自然肌理,控制化肥农药使用剂量,减少化学源污染。同时,要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杜绝自然植被人为破坏,确保乡村自然环境原汁原味。
在乡村建设或环境整治时,着力营造乡村野趣。滨水空间整治时,要疏浚水系,修砌自然驳岸,严禁使用混凝土。建议保留水系自然曲线,采用卵石等乡土材料堆砌驳岸,突出断面变化,并覆以泥土,种植当地水生植被,形成自然驳岸,凸显水系野趣。在道路两侧绿化和房前屋后美化时,坚持多种树少种草、适地适树原则,以乡土植被为主,建议乔木树种达70%以上,乔、灌、花、草、藤合理配置[3],以突出地域特点。在修建乡间小路或园林景观路时,建议采用乡土材料如卵石、木材等材料营造乡土气息。
保护村落格局。村落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与自然环境形成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多依山傍水,因势而就,形成了独具特点的乡村聚落形态。在整治建设时,必须深入挖掘乡村聚落形态的价值所在,保持村落原有自然肌理,适当更新聚居模式,维持好村落场所感,强化村落格局的可识别性。
统一建筑风貌。乡土建筑风貌是乡村特色的重要载体,是乡村特色的关键所在。对与村庄环境基本协调,结构安全的建筑要维持现状。对建筑质量尚好,但建筑风貌和外观与村庄环境有冲突的,应对其进行整治和改造。对村庄风貌有较大影响、且建筑质量差的建筑,应予以拆除。对传统民居则要加强保护,如年久失修,则需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其进行修缮[4]。新建建筑时,必须严格控制建筑风格和形式,做到新旧建筑风貌协调统一。
凸显场所个性。庭院环境和公共环境是反映农村风貌和文化个性的重要场所。在进行庭院环境整治和公共环境塑造时,要充分考虑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突出地方特色,合理利用地方的自然和人文要素,从集体记忆、地方遗产入手,建立起当地的文化特质,寻求场所个性特征[5]。要将那些村民印象深刻的景观要素予以活化,并实现再利用。场所营造时,要融入乡土元素,充分运用当地材料、植物等要素,以凸显庭院环境和公共环境特色。
每个村庄的资源禀赋不同,产业发展的基础各异。要增强产业环境的标识性,就要根据不同村庄类型,有侧重的予以产业引导。农业型村庄要将农业资源与景观相结合,要充分利用耕林牧渔等要素,构建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农业”体系[6]。平原地区要利用农田、树林、水系等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山地丘陵地区应种植特色本土植被,发展经济林果业。工业型村庄要尊重乡村原有肌理,选址应避开自然界面完整、生态植被丰富地带。在规模、形态上要与原有村落区分,尽可能延续乡村原有肌理,工业建筑风貌力求与周边环境相融合。休闲旅游型村庄在景观营造上要充分利用当地乡土元素,注重挖掘地方特色。在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功能设计时,应与旧村有机衔接,确保乡土文化延续。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时,要根据乡村实际,从区域层面慎选产业门类,避免同构竞争。积极倡导一业为主,多业并存,着力做好“一村一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开发利用好现有产业资源,树立特色产业品牌,增强乡村产业环境标识性。
保护历史遗存,留住乡愁记忆。历史文化是一个村落的本质特征。每个村落形成环境不同,历史底蕴不同。对村落里的传统建筑、历史遗迹、古树名木进行摸排,登记造册,并予以保护,是留住乡愁的有效方式。对村落的历史沿革、重大事件、文化名人、民间故事等文化事件进行挖掘,对历史记忆符号进行提炼,对历史人文事件进行记录,能增加村落的历史文化韵味,能强化村落文化环境的地域性。
尊重民风民俗,传承手工技艺。每个村落都有其特殊的发展历史轨迹,存在着各式各样的节庆、嫁娶、造屋、举寿等民俗活动,这都与村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这些民情风俗,应予以尊重。同时,每个村落多有当地的小吃、手工等民俗技艺。在乡村特色塑造时,要做好对家族族谱、传统技艺、戏曲文化等民俗文化的保护。要修缮宗祠庙宇,修建民事活动广场,尊重传统民俗民事活动,恢复传统节日、仪式,使乡村历史文化活动活跃起来,以体现当地文化环境特性。
乡村特色塑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在乡村特色塑造过程中,如何挖掘和利用乡村特有的优势资源,营造出乡村特色,防止出现“千村一面”,是乡村规划建设时重点考虑的问题。在乡村特色塑造时,要根据当地村落特点、建筑特征、环境特色、民俗特征和经济条件等要素,在尊重村民生活习惯和传统习俗的前提下,提取具有乡村特色的元素符号来重塑乡村特色,再现乡村的乡土气息。对于在营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积极面对,并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予以解决,从而推动乡村特色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