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城区及城中村改造研究
——以广州市石牌-上社-棠下等社区为例

2020-12-26 10:21朱华薛世远长春工业大学吉林长春130012
安徽建筑 2020年2期
关键词:城中村社区文化

朱华,薛世远 (长春工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

城市更新主要包含两种形式即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其主要是指“社会在经济逐步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物质供给的变化过程”,换句话说就是城市的建筑物和土地的变化过程。通过改造或更新老旧城市社区以及城中村,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满足当地人们的生理及精神需求,并且还能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要重视老旧城市社区以及城中村的改造或更新[1]。

1 老旧城区及城中村改造的目的和意义

1.1 改造的目的

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是推进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措施,由于历史和管理体制等原因,规划管理无序,布局结构混乱,基础设施缺失,环境卫生、消防安全、治安计生等问题突出,道路泥泞、污水横流、垃圾成堆、供水电力通讯杂乱等现象严重,极大地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影响了城市的整体面貌。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味、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是建设文明、生态、和谐、宜居城市的重要保障,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力举措,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千秋工程。

1.2 改造的意义

老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居住质量;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

①环境的改变:城中村高起点、高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居住与商业办公兼容,各种市政配套设施齐全,绿化、净化、美化达到有关要求。

②住房条件的改变:旧房换成采光充足、通风良好、结构合理,水、电、气、暖、有线电视等居住配套设施齐全的新房。

③房产价值的改变:村民住宅转变为证件齐全的商品房。这些房产可以进行租赁、自住或出售,提高经济收入。

④村民个人收入的改变:城中村改变后将成为功能齐全的综合区域,蕴含着巨大商机,将会给安置在该区域内的村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为村民从事第三产业提供良好的区位优势,村民个人收入将大大提高。

由于环境、住房条件的改变,区域优势及房产价值的提升,居住人群层次的提高,将会使村民的生活习惯、文化层次和经营方式得到改变,从而使村民的经济收入、文明程度、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2 广州市石牌-上社-棠下等老旧城区及城中村存在的问题

深入研究这些社区可以看出,因为当地的农民自主无序拆屋建楼,将其租赁给外来务工人员,并且这些房屋在建造时没有合理的规划,使其呈现出采光通风条件差、房屋密度高、乱倒垃圾以及违法违章搭搭建等问题[2]。从该区域发展到现在,该社区的问题越来越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经分析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2.1 社区功能缺失和不足

尽管石碑村的人口不足万人,但是由于外来务工人员的补充,使得其实际人口超出了其应承受的范围,再加上规划、资金、政策等多方面因素,使其缺乏相应的配套设备。以学校为例,该村原有小学一所,而外界流出的人口,使得学校超负荷运作,还让有些学生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求学。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行政主管部门在编制和审批新区开发、住宅小区规划、城市旧区改造方案时,应当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预留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用地[3]。

2.2 城市规划滞后以及绿化缺失

①建筑方面。因为早期这些村落是村镇自理,这就使得当地村民为了经济收入,在其宅基地、自留地修建了大量的私人住宅群,这些建筑为规模不一,杂乱无章,尽管街道留有一定的空间,然而二楼以上,房屋主人为将其效益最大化而将其位于街道两旁的楼伸展出来,这就形成了大量的“握手楼”、“一些天”。这些丑陋、杂乱的建筑群体,不仅破坏了城市建筑的布局、结构和美感,还严重影响交通和城市公共利益。卫生、消防和治安隐患极大。

②景观方面。在从石牌村的外围街道看,古朴别致的岭南建筑与现代时尚的高楼大厦相映成趣。村口楼牌高大庄严,与村外建筑搭配整齐,融为一体。深入石牌村里,环境越来越趋于贫民窟化。建筑简陋杂乱,谈不上有价值的景观,满目的各式建筑囫囵挤在一起,新旧不一、高低不平、布置混乱,毫无美感可言[4]。

2.3 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在石牌、上社等地,由于地表以上房屋建设是村民自主自发行为,使得相应配套没有合理的设计和规划,使其道路、供水、供电、电讯、排水等等设施都不配套,各种管道、电线杂乱无章,排水排污不畅,内涝时有发生,垃圾成灾,卫生死角多,并且缺乏公共绿地与体育休闲等设施,消防隐患严重。

3 老旧城区及城中村改造策略

3.1 社区道路交通改造

3.1.1 重构道路网络

从城市道路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其主要是自然形成的,然而正是由于这些传统的道路网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交通的发展。故而应对这些道路进行优化,对其进行综合性的协调[5]。经总结可以采取:科学布局,优化路网结构;打通断头路,解决交通瓶颈路段;畅通微循环,促使交通更便捷;调整土地规划类型,实现路网供需均衡;各网的规划建设应纳入建设周期的概念,城中村及老城区改造应该是一个动态与滚动发展的模式;加快农村交通系统建设步伐等方式进行优化。

3.1.2 构建社区内部循环交通系统

为符合当前社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减少城市环境碳排放。应为科学合理的为社区构建相应的循环交通系统,从服务范围上规定相应的区域,提供有效的服务;从车型选用上,公交车应运量小、车型小;从路线规划上,规划路程要段按实际需求设计站点;从衔接形式上,应与常规公交有机结合;从运营模式上,应采用灵活多变的发车模式。通过这些方式,将公共交通系统深入接到社区各个角落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的乘车距离,让社区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

3.1.3 构建科学人行道

人行道在城市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科学合理的人行道设计能让人们积极参加体能活动,提升居民综合素质[6]。因此应赋予街道围合感、人性尺度。例如在美国纽约,人行道贯穿了整个街区,连接公园、社区、生活休闲区等,给予人们更加人性化的体验。经深入研究该社区的道路情况,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对其人行道进行优化:第一,绿化或更新街道设备,设立机动车与行人的缓冲区。通过将机动车和行人分离,对两者都有好处,特别是对于听觉或视觉障碍者;第二,设置相应的休息室、饮水机、座椅等增强社区群众的步行频率。对于社区群众来说,良好的配置设施,能够让他们在行走时拥有一定的安全感;第三,按照道路设计需求,设置相应的人行道照明,沿着将照明设备沿着人行道均匀布置,让每一处都有灯光的照射,此外,在进行照明设备样式选择时,可以选择符合当地文化的模型,可以充分体现当地的人文特点;第四,将树木种植在人行道和街道上,既可以为社区群众提供遮蔽夏日阳关的场所,又可以优化社区整体环境,还可以让街道更具吸引力;第五,根据社区实际需求设计人行道的宽度,考虑到该社区有婴儿车、行李箱、轮椅的实际需求,应将人行道宽度设计为每码每分钟通行12人;第六,在街区交汇点和中断应设置特殊设施,考虑到该社区的残疾人或有行动障碍的老人,应将带有倒计时的信号灯设置在道路交叉路口,从而提升人行横道的使用感受;第七,设计无障碍步行道和街道,考虑到社区中的残疾人的在社区中的活动,应进行相应的设计,比如:带有声音的转向信号、足够宽敞的转弯半径路径和连接坡道、可见的连接坡道、明显的标识,此外,还应将步行道和骑行道与其有机结合;第八,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强化对机动车的限制。例如,在公交车站、学校幼儿园附近,加强对机动车的限制,除了让人们的出行更加安全,还可以为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额外的空间。

3.1.4 构建与社区相匹配的文化步行空间

在进行步行空间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石牌-上社-棠下”老城区的历史文化,将历史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并将其具现在街区的生活中。经充分研究当地特色,改造应从整体布局、整体规划、整个整改着手。其具体的措施为:第一,充分利用空间节点。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将这些空间节点与步行空间有机结合,既可以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又可以刺激人们的感官。当然这些空间节点既可以是特征性的空间,如当地的祠堂文化,又可以是当地一些特有的标志物。第二,设计良好的空间序列。整个街道的空间框架即为空间序列,其主要是将整个街区单元,设计为一个能够为人们带来连续感知的整体序列。比如起伏错落的空间变化、强烈的路径指向性以及场所的开放性。第三,构建多层次的感官体验。当地的街道中,有很多文化丰富的街区巷道,这些街区巷道与现代元素错落结合在一起,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与周边元素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较为丰富的空间层次。每一个空间层次都可以给人不同的感官体验,从而给步行的人们带来不同的游览乐趣。

3.2 重构社区功能

根据社区功能的内容可以看出,其主要是指满足社会需求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通过社区功能可以更好的维护社区稳定,更好的为社区群众提供服务、保障、教育以及其他方面的功能。根据深入分析“石牌-上社-棠下”聚居区的实际情况,发现其仍存在很多问题,根据这些问题特提出以下整改建议。

3.2.1 构建社区经济

从社区经济的内容可以看出,其主要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以相应的社区资源,优化相应的社区配置,从而达到满足相应社区需求的一种目的。从其定义内容可以看出,其主要是以公益性服务为主。“石牌-上社-棠下”,当前基本仍以街道经济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区的发展。应进行社区经济重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应在社区中构建“社区经济发展委员会”,通过该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社区干部对其加以重视,并且还能反向监督相应的社区干部。第二,优化社区工作事务,将工作重心放在社区经济建设上。应充分利用现代化工作手段,提高办事效率,精简办事流程,从而让工作人员投入更多的精力到社区经济建设中。第三,充分利用合作社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将社区资源运用效率发挥到最大。第四,科学合理的安排社区中的经营性活动。第五,增加学校、社区服务型机构,补充社区科、文、卫等建设。

3.2.2 重构社区文化

从“石牌-上社-棠下”可以看出,其中很多社区是由村社结合而成,农村和城镇由于其文化差异,无法更好的结合在一起,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些社区更好的发展。需把控社区文化,让两者更好的相容在一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充分保障农民的平等权益。为让农村群众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应为其构建平等、多元的社区建设维度,为其投入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其构建相应的服务机构。通过这些方式,还可以有效的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第二,建立社区认同新环境。社区认同主要是指每一个处于社区中的人,在价值观念上都应共同信仰并遵守的总和。通过社区认同,既可以推动社区经济发展,又可以更好的推动社区文化发展。此外,应注意的是,对于社区文化建设而言,应充分保持其历史延续性,只有这样才能让社区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三,构建良好的外部条件。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构建良好的外部条件,让内外因素相互作用。例如,政策扶持、经济帮扶等方式。通过外部文化的作用,能够让社区文化健康的发展。第四,尊重文化的多元性。由于其传统差异、经济差异等因素的存在,每一个村社的文化,或多或少都会有差异,因此在进行社区文化建设时,要充分尊重每个村社文化的差异,并为其指定相应的原则、准则、标准等,让社区文化能够科学的发展。

3.2.3 重构社区生态

社区生态环境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在社区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重视对社区生态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增加绿地面积。将社区中一些违章和老化的建筑予以拆除,增加种植的树木品种,将绿地方面占有率设置为25%,有效提升相应路段或园区的绿化管养水平和观赏性。将一些小区的围墙拆除,并种对其进行绿化,例如种植篱带、建绿篱等。此外选用的树木,既可以净化空气,又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例如梓树、国槐、杨树、丁香和柳树等。第二,选用地方性的材料。构建社区生态时,最好采用当地的原生材料。这样不仅可以达到一定的经济效应,还可以让种植的植物更容易生存下去,并且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第三,运用保护和节约的形式。对于构建社区生态,应合理减少绿地用水,并且社区中的路灯应采用节能灯或太阳能照明设备。

4 结语

从城市更新的角度看,“城中村”改造不是短期工程,而是一个更加系统和复杂的工程,其需要政策、资金、技术、人文、环保等的支撑,也不能将其简单理解为一个物理的拆迁工程,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在今后的改造实践过程中,首先要分清改造中原则性问题,坚持从整体着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人为本,真正将“城中村”改造变成一项惠民工程,让城中村这个城市的“杂质”,升华成城市的名片。

猜你喜欢
城中村社区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年味里的“虎文化”
社区大作战
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与出路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谁远谁近?
存续与发展:我国城中村治理的路径探讨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