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婷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话题(topic),又称主题,其在语法研究中的地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所重视。汉语是一种具有“话题”和“述题”的语言,且具备话题标记,属于话题优先型语言。基本句式为“话题+(句中语气词)+述题”的话题句,是日常口语交际中自然产生的一种特殊句式,句中语气词是其显性的标志,有时也用停顿等韵律来标记话题。目前对汉语方言话题句的研究已涉及福建、湖北、山西、浙江、云南等多地。石牌镇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怀宁话在汉语方言中属于赣方言,在安徽方言中属于潜怀方言[1]。调查发现,石牌方言具有话题句,且是方言中常见的特殊句式,但目前还没有石牌方言话题句的专题研究。本文以笔者的母语石牌方言为考察对象,用共时描写的方法探讨石牌方言话题句,语料皆为日常交流收集所得,调查点为石牌镇万明村。对于难以理解的例句,文中用现代汉语普通话对应释出。
话题是相对于述题而言的,话题在前,述题在后,话题为交际双方讨论和描述的对象,是说话的起点,述题是对话题的描述,是新信息和重要信息。按照语言的线条性[2],述题在后,离听话人距离更近,因而新信息更易被听话人捕捉。石牌方言话题句的基本结构,根据有无词汇化的话题标记分为两种。
石牌方言话题句中的句中语气词有时可以省略不说,而用停顿来标记话题,此时为无标记词的话题句。此时的话题句无词汇标记,但有隐性的韵律标记,即仅用停顿来表示话题。相较于有词汇标记的话题句,无词汇标记的大多语气显得生硬,多用于说话人情绪较为激动,表达自身强烈情感的语境中。
石牌方言话题句以句中语气词“唛”为话题标记,构成“话题+唛+述题”的基本结构。句中语气词在“话题-述题”结构中起分隔次要信息与重要信息的作用,同时伴随着语音上的停顿。话题句主要用于石牌方言的口语,本文例句均为带显性话题标记的话题句,例如:
(1)哪个还不是从伢几个过来滴,伢几个唛,哪有不调皮滴。谁还不是从孩子过来的,孩子嘛,哪有不调皮的。
(2)看这个样子你爸气得不轻呐,我先去看看,你唛,等一下再去。
(3)妈,不用得太心痛他,兄弟大了,晓得发狠了,男滴唛,就是要靠自己。妈,不用太心疼他,弟弟大了,知道努力了,男的嘛,就是要靠自己。
此三例,句中语气词“唛”前的成分“伢几个”、“你”、“男滴”是话题,“唛”后的成分是述题。方梅(1994)认为,“句中语气词的使用实际上是说话人划分句子次要信息和重要信息心理过程的外部表现,语气词前的内容是说话人认为不那么重要的内容,语气词之后的才是说话人刻意突出的重要信息,是需要听话人特别留意的。”[3]这一观点是针对北京话提出来的,本文认为石牌方言话题句的句中语气词同样具备这种功能,以上三例的述题才是说话人想要听话人重点关注的内容。
方梅(1994)把句中语气词前句首成分的性质做了归纳,认为大致有五类,其中有的是话题而非主语,有的是主语而非话题,有的既是主语又是话题[3]。此处,我们只谈句中语气词前句首成分至少为话题的情况。石牌方言句中语气词“唛”作为话题标记时,其句法位置很灵活,其前的成分多种多样,以下分类举例:
词可以作话题成分,具体可以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人称代词等。
1.名词
“唛[mæ31]”前的话题成分为名词时,具体分类如下:
(4)笔唛,你可以多买几个,擦皮一个就够哆。笔呢,你可以多买几支,橡皮一个就够了。(事物名词作话题)
(5)后子唛,我就要家去了。(时间名词作话题)
(6)石牌唛,是怀宁滴一个镇。(处所名词作话题)
(7)大门前哆唛,放哆一个摩托。大门前面呢,停了一辆摩托车。(方位名词作话题)
“唛”在以上这些例句中除了作标记话题,还可以舒缓语气,使说话者表达的内容更易被听话人接受。
2.动词
“唛”前的成分为动词时,具体分类如下:
(8)吃唛,又怕胖,不吃唛,又想吃。(行为动词作话题)
(9)去唛,又嫌路远;不去唛,又怕后悔。(趋向动词作话题)
(10)愁哆唛,又谬得那多,欢喜唛,也谈不上。讨厌呢,又说不上,喜欢呢,也谈不上。(心理活动动词作话题)
以上三例的“唛”标记的话题成分为动词,整个句子有游移不定、难下决断的纠结语气。
3.形容词
“唛”前的成分为形容词时,具体分类如下:
(11)难唛,也不是很难,但是就是写不对。(性质形容词作话题)
(12)糊里糊涂唛,人心里倒是舒服,但是肚子要是吃不饱就不舒服了啊。(状态形容词作话题)
4.人称代词
“唛[mæ31]”前的成分为代词时,只能是人称代词,此时话题同时也是主语。例如:
(13)我唛,最厌哆别人乌七八糟滴,看哆都烦人伢。我呢,最讨厌别人邋里邋遢的,看着都烦。(第一人称代词)
(14)你唛,最好还是去看看,莫拖坏哆事。你呢,最好还是去看看医生,别拖坏了事。(第二人称代词)
(15)他唛,样样都好,就是太矮哆。他呢,什么都好,就是太矮了。(第三人称代词)
以上三例中的人称代词都是交际双方谈论的对象,是句子的话题,同时也是句子的主语,“唛”后面的述题是说话人想要听话人注意的重要信息和新信息。
可以作话题的短语同样种类丰富,以下分类举例。
(16)你辛辛苦苦唛,也讨不到他一声好,还不如跟我一样,莫管太多。(主谓短语)
(17)骑自行车唛,对是锻炼哆,就是到学校一身汗么样搞?(动宾短语)
(18)我的理想唛,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还可以做好。(偏正短语)
(19)练累到哆唛,你就歇一下,不累滴话,就多练一下。练累了呢,你就休息一下,不累呢,就多练一会儿。(中补短语)
(20)我跟你唛,是一娘养滴,我俩是最亲的人。(联合短语)
(21)起来吃饭唛,都要我喊这么多遍,你港你还晓得做么事。起床吃饭呢,都要我喊这么多遍,你说你还知道干嘛。(连谓短语)
(22)叫你做事唛,就难得要死,叫你吃唛,跑得比兔子还快。(兼语短语)
(23)我几个一家人唛,就莫港两家话了。我们一家人呢,就别说两家话了。(同位短语)
(24)在课上滴会子唛,你只晓得开小差,家去作业又做不来。在上课的时候呢,你只知道开小差,回家作业又不会做。(介词短语)
话题成分还可以由小句充当,具体分类如下:
(25)你不去唛,我也不去。(动词谓语句)
(26)那伢滴脸胖嘟嘟滴唛,好戏是还好戏,就是太胖哆也不好哦。那孩子的脸胖嘟嘟的呢,可爱是挺可爱的,就是太胖了也不好哦。(形容词谓语句)
(27)今天星期六唛,你就莫在家窝着了,出去跑一圈透透气。(名词谓语句)
(28)这个事你几个都同意唛,也就只有这样搞了。这件事你们都同意呢,也就只有这么办了。(主谓谓语句)
(29)你把汤都喝完了唛,这两口饭你也吃完吧。(“把”字句)
(30)机会都被放过了唛,你还一滴都不晓得,天天这样混么样搞哦。机会都被错过了呢,你还毫不知情,天天这样混怎么办哦。(“被”字句)
(31)你下班家来唛,话都不港一句,搞得怪样子。你下班回家呢,话都不说一句,搞得气氛低沉的样子。(连谓句)
(32)我叫你做事唛,你就推来推去滴,他一叫你,你就像哈巴狗一样往上贴。(兼语句)
(33)他把我一个糖果唛,我也会把他一个糖果,他要是把我一个耳光子,我也不会当缩头乌龟。他给我一粒糖果呢,我也会给他一粒糖果,他要是给我一记耳光,我也不会当缩头乌龟。(双宾句)
(34)树上站着一个喜鹊唛,就是好事,要是站着一个乌鸦呢,就有滴不好了。(存现句)
话题句句中语气词“唛[mæ31]”前的话题还可以是各类口语篇章连接成分。例如:
(35)一哈唛,我几个先去吃饭,再去散步。等会儿呢,我们先去吃饭,再去散步。(时间先后)
(36)一要到街上去唛,就早滴去,天要黑了。如果要上街呢,就早点去,天要黑了。(假设)
(37)带唛,热天不多了。接下来嘛,天热的时候不多了。(逻辑顺序)
综上可见,石牌方言话题句的话题成分丰富多样,句中语气词作为话题标记,都起到了凸显述题,便于听话人捕捉重要信息的作用。
石牌方言为什么会有话题句?为什么要用句中语气词来标记话题句?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用分析性语言的眼光来分析,从类型学的角度来着手。
石牌方言是汉语方言的一种,汉语方言与汉语普通话是亲属语言的关系,普通话的一些特性在汉语方言身上也应该能得到体现。因此,要探寻石牌方言话题句的形成机制,应该先看看汉语普通话的属性、特质。
1.汉语属于超分析性语言
戴庆厦(2014)提出,汉语属于超分析性的语言[4],其超强的分析性表现为:形态变化极少、语序具有多变性、特殊句式能产性高等。话题句是一种特殊句式,话题在前,述题在后,述题是不被人熟知的新信息、重要信息,放在后面更能被听话人捕捉。例如描述“说话人吃了苹果”这件事时,正常句式为“我吃了苹果”,转化为话题句为“苹果呢,我吃了”。这个简单的例子就体现了汉语作为分析性语言的两个重要特征:语序和虚词。语序的灵活变换,使得旧信息、次要信息提前,离听话人更远;而新信息、重要信息在后,易被捕捉,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语气词在这里起到标记话题的作用,同时分隔次要信息和重要信息。
2.石牌方言的超分析性属性产生话题句
汉语是超分析性的语言,具有很多与非分析性语言或分析性不太强的语言不同的语言特征,石牌方言作为亲属语言的一种,自然也拥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特点。语序和虚词是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两种最重要的手段,语序的灵活调动和语气词的大量使用,是产生话题句的前提条件,这两方面也是话题句有别于普通句式的显性特征。话题句是汉语普通话的一种特殊句式,普通话话题句产生的内在机制大致也就是石牌方言话题句产生的机制,它们是触类旁通的,可以说,是石牌方言的超分析性使之产生了大量的话题句。
刘丹青等一些学者所推崇的语言库藏类型学视角,探讨了汉语普通话及汉语方言的一些显赫范畴。关于库藏显赫的观察,首先来自对汉语话题优先特点的研究[5]。从语用范畴来看,话题结构具有显赫性。程工、刘丹青(2009)指出,汉语的话题优先特征,不仅表现在语用上的话题常被句法位置和话题标记等显性表达,而且话题表达手段还常用来表达在其他语言里属于其他范畴的语义,随之形成很多难见于非话题优先语言的话题结构种类[6],这就是显赫范畴的典型表现。上文已经提到,对于石牌方言话题句的分析,可以借鉴汉语普通话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探寻方言中话题结构产生的机制,应该将其置于整个汉语体系中去研究,以下分为两方面。
1.语气词是汉语的显赫词类
与英语的多音节性相比,汉语属于单音节性的语言,在汉语实现其交际功能的过程中,由于其单音节性的特征,说话人每说出一个汉字,基本都是形音义的结合体。话句与话句之间根据含义的不同、想表达语气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语音停顿,这就形成了各种语气词。有时一个完整的话句中间也会产生一些停顿,这时便是句中语气词。汉语词根的单音节性是其产生语气词的主要原因。语气词作为汉语的一个显赫词类,普遍存在于汉语普通话和汉语方言中,是汉语产生话题标记的前提条件。语气词根据所在位置的不同基本分为句中和句末两种。方梅(1994)认为,句中语气词是反映句子次要信息和重要信息划分的“主位-述位”结构的标志[3]。而刘丹青(2007)认为,所谓“句中语气词”,用在句子中间的停顿处,此时句子内容尚未表示出来,作为句子核心的动词多半还未出现,所以还谈不到说话人的态度,也就不存在所谓语气问题。因此,真正的“句中语气词”是没有语气的,叫“语气词”有一定的误导作用,他倡导把话题标记叫作“提顿词”[7]91。无论如何,这个起到标记话题作用的词类,是汉语的显赫词类,是英语等主语优先型语言所不具有的。
2.语序类型学在汉语话题句中的表现
汉语及其方言作为话题优先型语言,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话题成分的语法化程度很高,话题成分是作为一个常规成分而不是特殊成分出现[7]36。而再看主语优先的英语,虽然也有话题句,但其话题成分的出现只是为了满足临时产生的语用需求,带有明显的特殊性。因此使用英语的母语人,会认为英语中的话题句是一种高度特殊化的句式。汉语中存在的话题现象的高度语法化,已经使话题结构成为汉语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句法结构。
关于汉语普通话的语序类型,曾经有SVO 和SOV两种观点,S为主语,V为动词,O为宾语。刘丹青(2007)认为,多年来大家一直争论不下各持己见的根由,在于大家对于话题结构的认识不够透彻[7]274-275。比如“他苹果不吃。”这句话,分析为SOV语序时,“苹果”是看做一个宾语,“吃”这个动作,它的对象在这句话中只能是“苹果”,这样分析似乎说得过去。但实际上,这种分析是把汉语当成和英语一样的主语优先型语言了。然而,这是一个话题句,作为受事的“苹果”在这里是一个次话题,并非宾语,在汉语中,及物动词一般都可以不带宾语。因此,此时分析句子的语序,不能不引入话题T 这个成分。那么,所举例句的正确语序应为STV,此时并无O 这个成分存在。再比如调换一下语序,上面的例句变为“苹果他不吃”,此时不存在次话题了,“苹果”即是话题,语序应为TSV。可以说,将“他苹果不吃”的语序分析为SOV 语序时,是从“他不吃苹果”推导而来的。表面上看,SVO通过语序的变动成为SOV,完全没有问题,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成立。当加入话题成分的分析时,STV通过语序的变动成为TSV,此时又是成立的。再反观英语,我们知道英语是典型的主语优先型语言,话题结构在英语中属于极其特殊的句式,在分析句子语序时,他们是习惯性忽视话题成分的。因此,英语的语序类型就是SVO。而分析汉语语序时,话题句的存在是不能被忽视的,语序类型学在汉语话题句中得到了充分地表现。
随着话题句的研究不断深入,对于汉语语序类型的认识也逐渐明了,汉语属于SVO 型语言的观点也逐渐统一。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分析汉语及其方言的语序时,不能只用SVO型来概括,而应该凸显话题成分的地位,看到话题T 的具体句法位置。在语序类型上,石牌方言话题句基本属于TSV型。通过分析话题句在不同方言中所呈现的样貌,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方言在语序上的异同,并在相互比较中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石牌方言里可作话题标记的句中语气词并不仅仅只有“唛[mæ31]”,本文以“唛”为例,从三个方面对石牌方言话题句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话题句是石牌方言常见的特殊句式,是石牌方言句式的显性范畴,在日常交际中对表情达意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唛”在句法上,表示间隔和停顿;在语用上,标记句子的话题,舒缓表达的语气,加强语篇的衔接;在语义上,又能表示说话人的各种情态和心理。话题句的存在,使语言表达更加丰满可感。句中语气词的运用,使话题和述题的关系更加清晰明了,符合交际双方的语言习惯,更能提高交际的时效性。另外,本文的语气词“唛[mæ31]”具有多功能性,除了作句中的话题标记外,还能作为句末语气词:用于陈述句末时,有时表示豪爽、果断的态度,整个语段伴有上升语调,相当于普通话的“啊”;有时表示一种勉强应允,整个语段读低降调,相当于普通话的“哦”。用于祈使句末时,表示请求或敦促别人做某事,相当于普通话的“嘛”,有时“唛”前为动词的重叠式,这时说话人对于听话人的尊重语气更加明显。关于“唛[mæ31]”作为句末语气词的用法,此处不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