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2020-12-26 05:14张成伟唱宽毛志刚李中来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2期
关键词:纵膈胸腔胸腔镜

张成伟,唱宽,毛志刚,李中来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空军医院,辽宁 沈阳)

0 引言

纵膈肿瘤是当今临床医学中一种常见的胸部疾病,该疾病主要包括两组不同类型肿瘤,其一是转移性肿瘤,其二是原发性肿瘤,其中原发性肿瘤又分为肿瘤和囊肿。纵膈肿瘤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胸闷、胸痛等,同时该疾病患者发病时神经系统同样存在症状,临床中主要手术方法就是手术切除[1-2]。基于此,本文对治疗纵隔肿瘤疾病中应用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的最终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在2016 年8 月至2019 年8 月收治的58 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每组29 人。其中对比组患者行常规开胸手术治疗,男性14 人,女性15 人,年龄23~61 岁,平均(43.25±1.48)岁,畸胎瘤患者5 人,胸腺瘤患者6 人,支气管囊肿患者8 人,神经源性肿瘤患者10 人;观察组患者行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男性12 人,女性17人,年龄23~65 岁,平均(44.21±1.35)岁,畸胎瘤患者8 人,胸腺瘤患者5 人,支气管囊肿患者10 人,神经源性肿瘤患者6 人。本次研究排除合并肝、肾等重要器官性疾病患者;排除患有语言障碍和精神障碍患者;排除处于哺乳期患者;排除患有其他恶性肿瘤疾病患者,且所有患者在本院检查均确诊为纵膈肿瘤。所有患者已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且本次实验已经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认可。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胸部检查,根据胸部CT 检查结果医护人员评判肿瘤大小以及是否已经出现转移现象。

在此基础上对比组患者行常规开胸手术治疗,医护人员对患者行气管插管以及全麻,健侧肺通气,在患者患侧肋骨间外侧行15~20 cm 切口后进入胸腔,使用肋骨牵开器打开患者肋骨,而后仔细观察患者纵膈肿瘤部位以及周围组织,分离粘连组织,在充分游离纵膈肿瘤后进行切除。对患者行胸腔引流管留置,常规缝合包扎,手术完成。

观察组患者行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医护人员对患者行静脉复合双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根据患者肿瘤位置在其第4~6 根肋骨间或患者腋后做一观察孔,将胸腔镜置入30°,在患者第4~7 根肋骨间做第二个操作孔,长度为1.5~2.0 cm,对患者胸腔粘连情况进行松解,利用内镜抓钳对纵膈肿瘤周围胸膜进行抓起,切开胸膜,使其能够完全游离肿瘤,利用超声刀切断周围淋巴管和滋养血管,切除肿瘤,缝合包扎,手术完成。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包括患者出现心律失常、肺不张、肺部感染以及胸腔粘连现象;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治疗满意度,总治疗满意度=(总人数- 不满意人数)/ 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20.0,其中使用(±s)进行计量资料的表示,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各项指标对比,结果用t检验;用(%)进行计数资料的表示,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和两组患者最终治疗满意度对比,结果用χ2检验,P<0.05 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各项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72.38±16.55)min,对比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82.28±15.82)min,对比t=2.3286,P=0.0235<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72.44±22.65)mL,对比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13.29±43.14)mL,对比t=15.5671,P=0.0000<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为(2.44±0.57)d,对比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为(5.46±0.81)d,对比t=16.4199,P=0.0000<0.05;观察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为(2.05±0.34)d,对比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为(3.68±0.52)d,对比t=14.1283,P=0.0000<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6.37±1.04)d,对 比 组 患 者 住 院 时 间 为(9.19±1.32)d,对 比t=9.0368,P=0.0000<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各项指标均好于对比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3.79%(4/29),其中心律失常患者3.45%(1/29)、肺不张患者6.90%(2/29)、肺部感染患者3.45%(1/29)、胸腔粘连患者0%;对比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概率为37.93%(11/29),其中心律失常患者10.34%(3/29)、肺不张患者17.24%(5/29)、肺部感染患者6.90%(2/29)、胸腔粘连患者3.45%(1/29),对比χ2=4.4062,P=0.0358<0.05,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为96.55%(28/29),其中非常满意患者62.07%(18/29)、基本满意患者34.48%(10/29),不满意患者3.45%(1/29);对比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为68.97%(20/29),其中非常满意患者41.38%(12/29)、基本满意患者27.59%(8/29),不满意患者31.03%(9/29),对比χ2=7.7333,P=0.0054<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当今临床医学中大部分的纵膈肿瘤都是良性肿瘤,但是由于该肿瘤生长位置距离食道、肺、气道以及心脏和升主动脉等多项器官较近,如若患者体内肿瘤体积持续增大那么则会造成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例如:胸闷、呼吸困难等,严重的甚至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当今,治疗纵膈肿瘤疾病的主要方法就是手术切除,这种治疗方式不但能够有效解除患者体内器官受压迫现象,同时还能避免肿瘤出现恶化以及连累肿瘤周围脏器的现象,提升患者最终治疗效果。但是,临床中治疗纵膈肿瘤的方法较多,例如:开胸切除法、电视胸腔镜下纵隔切除术等,选取哪一种手术方法成为相关工作人员研究重点[3-4]。

传统开胸手术中,医护人员可以在直视环境下进行手术操作,故具有着视野广以及操作空间大、肿瘤清除率更高的特点,但是这种手术方法使得患者的创口面积大,且术后并发症较多,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且手术安全性无法得到确切保证[5-7]。近年来,随着我国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电视胸腔镜下纵隔切除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手术方法能够充分弥补传统手术中存在的不足,在降低患者手术创伤的基础上提升肿瘤清除率。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各项指标均好于对比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梁璃汇等[8]中对70 例患者研究中,试验组患者术后和术中各项指标均好于对比组结果类似。

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3.79%,低于对比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概率37.93%,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与王江波等[9]对80 例患者研究中讨论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20%结果类似。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为96.55%,高于对比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68.97%,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治疗纵隔肿瘤疾病中应用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效果显著,患者接受治疗后有效缩短了恢复时间,同时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故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纵膈胸腔胸腔镜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食管癌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机探讨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完全纵膈子宫伴阴道纵膈的临床效果
胸腔积液中CRKL的诊断价值
你了解纵隔肿瘤吗
子宫纵膈会影响怀孕吗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