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疫苗异常反应分析与对策

2020-12-26 05:14:53李勤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2期
关键词:种者预防接种家属

李勤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山东 淄博)

0 引言

预防接种可以减少流行疾病的发生,它是由人体制备的抗原和抗体,选择合适的方法进入人体,进而使幼儿对传染性疾病产生免疫。随着儿童预防工作的广泛开展,免疫覆盖率的不断提高,但由于儿童的年龄较小,免疫机制发育不完善等诸多因素影响,常对机体带来损害[1]。因此,及时发现并报告不良反应,有利于幼儿的安全,增强服务质量。为分析预防接种疫苗异常反应与对策,本研究选择我院2017 年9月至2018 年9 月收治的946 例预防接种幼儿作为研讨对象,对所有幼儿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 年9 月至2018 年9 月收治的946 例预防接种幼儿作为研讨对象,其中男474 例,女472 例;年龄0~6 岁,平均(3.18±1.03)岁;接种疫苗包括百白破疫苗、水痘疫苗、脊髓灰炎疫苗、麻疹类疫苗、甲型肝炎疫苗、A 群流脑疫苗等。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家属知情并表示同意参加该次研究,若有异常反应发生,则立即向疾控中心报告。

1.2 观察指标

对幼儿进行适宜的疫苗注射,观察其异常反应发生情况,其异常反应包括淋巴结炎、无菌性脓肿、发热、过敏性皮疹等,异常反应的发生主要是由乙脑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HIB 疫苗引起。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异常反应的发生情况

参与本次研究的946 例预防接种幼儿中,共有21例幼儿发生异常反应(2.22%),其中出现淋巴结炎共1例(4.76%);出现无菌性脓肿共3 例(14.29%);出现发热共4 例(19.05%);出现过敏性皮疹共13 例(61.90%)。

2.2 异常反应的发生原因

对21 例幼儿发生异常反应进行分析,其中由乙脑疫苗引起的共10 例(47.62%),由百白破疫苗引起的共5例(23.81%),由麻疹疫苗引起的共3 例(14.29%),由HIB疫苗引起的共3 例(14.29%)。

3 讨论

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在临床针预防接种过程中发现,疫苗注射可减少相应疾病的出现,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异常反应发生,极大的影响了疫苗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实施具体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对异常反应做出正确处理,减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2]。

(1)做好接种前工作。①做好宣教工作,可制作宣传手册或书面等形式,使幼儿及家属掌握疫苗的种类、注意事项、此次疫苗的作用等相关知识,让其认识到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增加公众对疫苗接种的信心,提高幼儿及家属的依从性[3]。②检查幼儿的基本信息,仔细核对受种者的一般资料严格根据相关程序进行疫苗接种。③掌握受种者的健康情况,了解他们的禁忌,只有幼儿在健康状态下接种,才能使疫苗接种安全性达到最高。④接种前的体检非常重要,对受种者实施严格的体格检查,在幼儿体温达到正常范围时进行接种处理。⑤向幼儿家属了解幼儿的接种史,详细询问家长儿童近期的身体状况,调查幼儿以前接种时有无异常反应发生,保证预防接种工作的正常进行[4]。⑥医生要充分掌握疫苗接种的禁忌证,比如癫痫患者不能进行百白破疫苗接种,确保儿童接种安全。⑦与幼儿及家属亲切交流,缓解幼儿的恐惧感,减轻家长的心理压力,确保接种的顺利完成。(2)接种时的工作:①在接种操作时,应再次核对受种者基本信息,确定信息无误后,根据科学合理的操作方法进行接种,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不良反应和事故[5]。②在接种疫苗时,可以选择效果好、无副作用的疫苗,在有必要时,可以选择两种以上的疫苗为患者接种,同时接种位置要选择不同的部位,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将疫苗混合在一起后进行注射。③接种前还要检查疫苗的信息,观察疫苗有无损坏情况,为幼儿注射之前,必须将疫苗摇匀。(3)接种后工作:嘱咐受种者在现场停留半小时,随时观察其情况,并且做好详细的记录工作与预约工作。(4)异常反应处理:如果幼儿在接种期间或接种后出现了无菌性脓肿、过敏反应等异常反应,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针对性处理[6]。晕针是指幼儿在疫苗注射期间或者注射后存在脸色苍白、头晕眼花、手足冰凉等症状,甚至还有幼儿会出现瞳孔放大、呼吸缓慢、丧失知觉等严重情况,若有以上情况出现应及时将幼儿放平,实施适量的盐酸肾上腺素进行治疗,随时监测幼儿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同时做好急救准备[7]。若幼儿出现过敏性休克,首先将幼儿放平,联合盐酸肾上腺素和地塞米松共同治疗,同时还要对幼儿采取抗过敏休克急救措施。若幼儿出现皮疹,可以对幼儿实施地塞米松治疗。(5)到防疫机构采购合格的疫苗,对疫苗的质量严格要求,设置专人管理,确保疫苗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使用,对过期的疫苗及时处理,利用冷链运输疫苗。活疫苗应在开启的30 min 内使用,灭活疫苗应在1 h内使用,超时则应废弃,这是因为疫苗中含有大量的营养液,与空气接触后极易被细菌污染,提高异常反应的发生率,百白破疫苗、甲型肝炎疫苗等在使用前需要摇匀,保证注射剂量准确;未用完的稀释疫苗,应设明显标志,避免他人错误使用。(6)接种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责任心、较强的应急能力和较高的业务水平,充分掌握业务知识,得到卫生行政部门资格认证,保证操作技术的正确、熟练,确保接种安全有效。

幼儿的预防接种工作非常重要,因此要加强接种人员的异常反应预防意识,在接种前对幼儿及家属进行健康体检和健康宣传等,提高人们的预防接种意识,与幼儿父母共同做好护理工作,加强接种人员的培训,使接种人员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范,正确掌握疫苗的使用剂量,熟悉接种禁忌,重视异常反应的发生,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异常反应发生率,确保疫苗接种安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参与本次研究的946 例预防接种幼儿中,共有21 例幼儿发生不良反应(2.22%),其中出现淋巴结炎共1 例(4.76%);出现无菌性脓肿共3 例(14.29%);出现发热共4 例(19.05%);出现过敏性皮疹共13 例(61.90%)。且对其中由乙脑疫苗引起的共10 例(47.62%),由百白破疫苗引起的共5 例(23.81%),由麻疹疫苗引起的共3 例(14.29%),由HIB 疫苗引起的共3 例(14.29%)。

综上所述,幼儿在接种疫苗过程中,常常发生异常反应,应做好预防措施,如知识宣教、体检等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幼儿的异常反应,确保疫苗接种安全。

猜你喜欢
种者预防接种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互联网+”多模式健康教育在新冠疫苗接种服务中的应用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08-13 08:53:42
如何减少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如何处置?中疾控专家给出建议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预防性护理对疫苗接种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价值评价
医药前沿(2018年31期)2018-01-17 06:09:13
如果接种了涉案疫苗,要补种吗
家庭用药(2016年5期)2016-05-14 06:42:11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01-24 07: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