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元制模式下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探索

2020-12-25 05:53赵悦罗飞段成勇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18期
关键词:培养探究专业人才

赵悦 罗飞 段成勇

摘要:在高职院校对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立足于本国国情,在对该专业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积极地与市场上的相关企业紧密合作,进而采用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本文主要基于本土双元制模式的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与本土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概述,最后再结合实际情况,对本土商业制模式在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中的具体实施进行阐述,进而为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些许参考意见,

关键词:本土双元制模式;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的工业制造业正处于加速转型升级时期,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紧密结合当前我国制造业的实际发展情况。高职院校在对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时,可以结合本国工业发展时期采用双元制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进行培养,进而促进该行业及区域性经济的发展。

1 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基本认知

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于智能制造第一生产行业,这边需要该专业人才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精神,掌握工业机器人在生产中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同时该专业学生还应当具备工业机器人现场调试维护、故障诊断、现场编程等技能。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的知识结构主要是由自动化、通信智能化、控制、机械等结合而成,因此在制定教学大纲的过程中需要将机器人专业的知识分解为职业技能模块、理论知识模块、基础素养模块,并采取层层递进的培养模式,帮助学生实现教学中的各项培养目标。

2 本土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概述

双元人才培养模式起源于德国,该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学生在接受学校理论培养的过程中,也一同接受企业的实践技能培训,将企业和学校成为人才的培养中的双元主体。企业和学校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共同参与招生工作,并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企业可以安排管理人员进入学校,与校方一同对学生进行管理,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同时获得执业资格证书和校方毕业证书。

3 本土双元制模式在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中的具体实施

3.1 以产业链为主构建企业群

高职院校在开展双元制教学模式对人才进行培养,并需要对当前经济市场中参与双元制合作的企业慎重选择。根据当前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积极寻求上游本体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同时校方还需要对下游工业企业的应用等相关企业取得密切的联系,及时获得工业机器人市场上的第一手信息,紧紧围绕最前沿的工业机器人专业知识开设课程教学,为本土双元制教学模式奠定牢固的基础。

3.2 以项目教学来建设工业机器人专业师资队伍

为了进一步地实现本土化的双元制教学模式,高职院校需要对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师进行组建培养,通过师资资源的合理调整配合,进而打造教师的科技研发能力。

在对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师进行培养时,学校需要定期组织一部分教师来到企业参加相应的实践训练和培训活动。教师通过在企业和社会中对工业生产中的实际过程进行了解,便会学习到企业工业生产中的相关技术,同时教师还需要得到企业的认证考核,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在工业机器人教学领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性知识,从而帮助教师返校后进行高质量的课程教学活动。此外学校在选择相应合作对象的过程中,校方管理层还需要考虑到学校自身的条件和接口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在进行选择工业企业的过程中,学校需要选择工业生产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共同进步,同时这样的企业中还具有完善的教学资源和设备资源,能够为学校的老师提供相应的师资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

3.3 通过校企合作,搭建人才实训平台

高职院校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的技能水平,还需要整合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进而创建出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为该专业的学生开展研究提供良好的条件。工业机器人校企合作中还需要对现有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优化和改善,这就需要学校需要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这样才可以与企业当前的教学大纲进行直接对接。同时企业也可以派出相关负责人与学校共同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这样就可以使工业生产中的实践环节与学校的教学内容相匹配,从而提高一体化课程的标准,来更好地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在制定相应大学大纲的过程中,学校可以采用小班制的教学形式,来增加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同时还可以将仿真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来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与企业在进行合作的过程中,需要为在校学生制定相应的职业发展计划,来通过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就需要企业为学生安排相应的实习工作,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初步具备顶岗生产的能力和接受和服从企业管理的意识,同时学生在实践生产过程中,还可以与企业员工共同生活、共同学习,来了解到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价值和成功的诀窍,这样就可以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直接接轨。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地培养学生在工作生产中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4 结束语

当前在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就需要紧紧抓住市场中企業的发展需求,立足于我国实际发展情况,开展双元制人才培养。进而在满足企业需求,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上,协调学校、企业和社会三者关系,共同培养出优秀的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桂和利,王薇菁,魏超.基于本土双元制模式下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轻工科技,2017(7):154-155.

[2]欧金刚.基于双元制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8).

[3]张程,张卓.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机器人教育初探[J].高教学刊,2019,000(009):27-29.

猜你喜欢
培养探究专业人才
文化强国背景下 特殊教育专业人才道德建设的思考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
探究初中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探讨如何培养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究
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思考
高职学院专业人才精细化培养体系的研究
市场主导下高校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初探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典型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