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雪 卢卫中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词汇是语言构成之基础。Nation(内申)认为学习者需要全面了解词的形式、位置、功能和意义[1]。对词汇共现的研究可以使用语料库工具,Sinclair(辛克莱)等语言学家便在该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短语意义单位理论,即传递意义的最重要单位是词组而不是单个词[2]。英语中的同义词组品类丰富、高频分布,对于广大英语学习者以及英语教育者来说,如何对其准确辨析、切实掌握以至于恰当地运用到语言实践中去,一直是一大难点。传统外语教育中的同义词组辨析一般只是借助于词典释义,相对来说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憾。
语料库证据表明,文本类型不同,同一词项的词频会存在差异,搭配行为也会有所不同。同义词组一般只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概念意义,而搭配词并不能随意替换[3]。具有相同或相似语义特点的搭配词往往会习惯性地、循环往复地与节点词组在文本中共现,节点词组就会被“传染上”了有关的语义特点,整个跨距内就弥漫着一种特殊的语义氛围[4],即语义韵。本文基于国内外语料库,选择以DEAL WITH和COPE WITH两个同义词组为例,从词频分布、词组搭配和语义韵特征三个视角进行对比以探究其差别,借以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该同义词组的习得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本研究试图运用语料库探讨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就英语本族语者而言,DEAL WITH和COPE WITH在词频分布、搭配行为和语义韵特征方面有何特点?
(2)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习得方面有何表现?与本族语者相较有何异同?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正确习得同义词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通过分析获得了什么样的教学启示?
本研究选用了两种语料库,分别为英语国家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简称BNC)和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The Chinese Learners English Corpus,简称CLEC)。其中,BNC词容量超一亿,能够有效体现英语母语者的语言特点;CLEC收集了包括中学生、大学英语4级和6级、专业英语低年级和高年级在内的5种学生的语料,词容量一百多万,能够较为充分地体现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情况。本研究选用的DEAL WITH和COPE WITH在BNC语料库与CLEC语料库中基本高频出现。同有“处理”“应对”之意的“TREAT WITH”,因词频过低不予讨论。因此,通过分别进行详细的语料库检索分析,两词组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语言特征和不同学习者的习得差异。此外,本研究的检索工具选用AntConc 3.2.2语料库分析软件。
为了得出DEAL WITH和COPE WITH在词频分布、语义搭配行为及语义韵特征方面的异同,该研究主要按照以下步骤依次进行:
首先,对比分析不同语域中两词组的词频分布差异。在BNC中,直接观察即可;在CLEC中,需使用AntConc 3.2.2语料库分析软件分别进行检索,将检索结果依照BNC的语体分类标准进行整合分类,观察其分布频率。
其次,在两个语料库中分别提取两词组的搭配词,以对比分析两节点词在搭配行为上的异同。对于BNC,在“collocate”功能项下分别以DEAL WITH和COPE WITH为节点词组,将搭配词类设置为名词,在跨距为±4的范围内提取,利用相互信息值(MI)来测量搭配词与节点词组之间的显著搭配程度,此处设置MI≥3,因为MI≥3时搭配词可视为显著搭配词[5],并按照频率排序,再对其有效索引行的搭配词进行定性分类,根据语境剔除不符合义项要求的部分。在CLEC中,使用AntConc3.2.2软件进行以上步骤。之后,综合对比分析其搭配行为异同。
最后,分别对两词组进行语义韵标注,以对比分析两者的语义韵异同。语义韵特征标注标准主要分为消极语义韵、中性语义韵和积极语义韵三类[6];标注过程中,若存在不能明确反映其语义韵特征的索引行,则需获取上下文语境信息。在分别概括出两词组的语义韵特征之后,进行综合对比分析。
语域是个语义概念,是与某一特定的话语范围、话语方式和话语基调情景有关的意义组合[7]。在不同的语域中,词组呈现出相异的频率特征。
通过检索统计以及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两词组在不同语料库中的使用频率存在显著差异。如表1所示,在BNC中,DEAL WITH出现频率高达14119次,显著高于COPE WITH,是其使用频率的近4倍;如表2所示,在CLEC中,DEAL WITH出现频率为193次,显著高出COPE WITH近9倍。频数分布也体现了语言系统的概率属性[8]。由此可见,英语本族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均倾向于使用DEAL WITH一词来表达“处理”之意。然而不同之处在于,相较而言,中国学习者对DEAL WITH的选择倾向更为明显。
表1 BNC语料库中DEAL WITH和COPE WITH出现频率及曲折形态变化趋势
表2 CLEC语料库中DEAL WITH和COPE WITH出现频率及曲折形态变化趋势
由词之结伴可知其词[9],搭配即是指双方结伴使用的语言现象,是在文本中实现的一定的非成语意义并以一定的语法形式因循组合使用的一个词语序列,构成该序列的词语相互预期,以大于偶然的几率共现[10]。与词汇类似,词组也不是孤立存在的。本研究从语料库中提取了DEAL WITH和COPE WITH两个节点词组的典型搭配词,并对其分类对比,归纳出异同之处。
1.DEAL WITH在BNC和CLEC中的搭配词
表3数据表明,就节点词组DEAL WITH而言,其在BNC中的显著搭配词大致可分为11个语义组:(1)问题类,如problem(s)、question(s)等;(2)事件情况类,如matters、situation(s)等;(3)人物类,如people、children等;(4)工作业务类,如business、work等;(5)危机类,如crisis、emergency(ies)等;(6)社会程序类,如enquiries、complaints等;(7)社会交往类,如dispute、conflict等;(8)社会问题类,如crime、unemployment等;(9)资产类,如property、asset等;(10)身体相关类,如health、death等;(11)事物类,如material、waste等。问题类、事件情况类的搭配词所占比例约高达59%,其中,问题类搭配词占比例最大,且远大于事件情况类。由此可以看出,DEAL WITH的名词搭配词多为抽象名词;问题类、事件情况类、危机类、社会问题类、社会交往类等搭配词均呈现出明显的消极色彩;资产类、工作业务类等搭配词呈中性;较少有呈现积极色彩的搭配词。从语境来看,所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无明显倾向。
表3 DEAL WITH在BNC和CLEC中的搭配词
而在CLEC中,较以上11种搭配词类而言,DEAL WITH缺少例如application等社会程序类搭配词;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异常搭配,主要体现在环境类(pollution、water)、缺乏类(shortage)以及疾病类(illness,euthanasia)等三类搭配词。从比重来看,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于问题类、事件情况类的搭配词的使用依旧居多,但所占比重有所减少,仅占约41%。由此可见,DEAL WITH与问题类、事件情况类、工作业务类、危机类词汇的搭配是最典型、最地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对DEAL WITH的搭配行为掌握较为准确,但并未充分习得,且存在小部分异常搭配行为。因此,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的掌握情况无明显差异,对DEAL WITH搭配行为的掌握情况同本族语者基本一致。
2.COPE WITH在BNC和CLEC中的搭配词
就节点词组COPE WITH而言(见表4),其在BNC中的显著搭配词主要可分为12个语义组:(1)事件情况类,如situation、condition等;(2)问题类,如problem(s)、issues等;(3)需求类,如demand(s)、needs等;(4)压力负担类,如stress、pressure等;(5)心理感受类,如anxiety、pain等;(6)工作业务类,如work、task等;(7)变化类,如increase、change(s)等;(8)自然类,如environment、water;(9)危机类,如crisis、emergency等;(10)困难麻烦类,如difficulty、complexity等;(11)失败类,如loss、failure;(12)生活类,如life、food等。其中,事件情况类、问题类、需求类以及压力负担类搭配词占比例约高达49%;事件情况类、问题类搭配词所占比例仍旧位列前两位,但是几乎无差距;此外,所占比例位列三、四位的需求类和压力负担类的搭配词与前两位相比也无明显差距。其搭配词仍旧以抽象词为主,且带有明显的消极色彩。由此可见,对于英语母语者而言,虽然DEAL WITH 和COPE WITH共享部分搭配词项,但两者之间仍存在较明显差异。
而在CLEC中,其搭配词大致分为6类:(1)问题类,如problem(s);(2)事件情况类,如affair、something;(3)疾病类,如diseases;(4)困难麻烦类,如trouble、difficulty,(5)短缺类,如shortage;(6)自然类,如nature。总体来看,中国学习者对COPE WITH的使用过少,说明掌握程度不可观。其中,问题类与事件情况类占比例最大,但远不及在BNC中的比例。相较而言,中国学习者缺乏需求类、压力负担类、心理感受类等搭配词的使用;中国学习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疾病类、短缺类等异常搭配。由此可见,COPE WITH与问题类、事件情况类、需求类以及压力负担类词汇的搭配是最典型、最地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对COPE WITH搭配行为的掌握欠准确,需要进一步学习和练习,较英语本族语者差异明显。
表4 COPE WITH在BNC和CLEC中的搭配词
综合考察DEAL WITH和COPE WITH的搭配词,可以发现:在BNC中,DEAL WITH与COPE WITH均可以同问题类和事件情况类词项搭配;不同点在于,COPE WITH与需要类、负担压力类词项搭配显著,而DEAL WITH的该类搭配是不显著的。然而,在CLEC中,DEAL WITH与COPE WITH与需要类、负担压力类词项搭配均不显著。可以看出,中国学习者对COPE WITH的掌握还不充分。
在语言中,并非所有的词组都可以通过自身直接传递感情色彩。对于感情色彩比较隐含的词项来说,对其语义韵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本研究以消极、中性和积极语义韵为分类标准,分别对DEAL WITH和COPE WITH的语义韵特征进行探究,以求使其感情色彩更加明确。
基于BNC语料库与CLEC语料库分析可知,DEAL WITH这一动词词组常与具有消极色彩的名词搭配,其语义韵以消极语义韵居多,即便是搭配中性色彩的名词,语境往往也会赋予其一定的消极色彩。无论是英语母语者还是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该词组,都呈现出同样的特点。见例1—5:
例1.The criminal law is not the best instrument for dealing with familymatters.(BNC)
例2.We are actually dealing withproblems,difficulties.(BNC)
例3.Now we dealt with allcomplaintsthat had been lodged during the week.(BNC)
例4.Then I can deal with the hardwork.(CLEC)
例5.We ought to save water and deal withpollution.(CLEC)
此外,由搭配词可知,COPE WITH与DEAL WITH在语义韵上具有同样的特点。见例6—10:
例6.Some supplements also aim to help horses which are working particularly hard to cope with the increasedstress.(BNC)
例7.A final possibility is that individuals sometimes cope withdifficultiesby self-narcotising.(BNC)
例8.I think I can cope with anyproblemsthat might arise.(BNC)
例9.How can we cope with the globalshortageof fresh water?(CLEC)
例10.How can we cope with fakecommodities?(CLEC)
基于语料库,对DEAL WITH和COPE WITH这两个节点词组进行举例分析,可以看出这对同义词组整体呈现出消极语义韵的特点,同时需要更多详实的数据,以进行更科学而全面的描述。
从前文论述可知,DEAL WITH较COPE WITH相比,使用频率显著偏高。此外,两者的搭配用法均较为丰富。中国英语学习者掌握了较多典型用法,但仍有部分用法未掌握,且存在不地道的搭配行为。研究发现,DEAL WITH在BNC中多用于搭配问题类、情况类、事件类词汇;而COPE WITH除该三类搭配之外,还多用于搭配需要类、压力类、负担类等词汇。为证实此点,笔者在BNC的“compare”一栏中分别将DEAL WITH和COPE WITH设定为Word1与Word2,并将跨距设为±4 进行搭配词检索,对典型性得分前10位的词汇进行了统计(详见表5)。
表5 DEAL WITH和COPE WITH的典型用法比较Word1(W1): DEAL WITH word2(W2): COPE WITH
由表5可知,DEAL WITH与问题类、情况类、事件类词汇的搭配更为典型,如case(s)、matter(s)、subject、point等;而COPE WITH除以上三类搭配以外,与需要、压力、负担类词汇的搭配也具有典型性,如workload、demand(s)、stresses等,这也证实了前文的统计与分析结果。此外,该组同义词组的语义韵特征基本相同,大多呈现出消极语义韵特征。
在语言描述缺乏合适的表达方式时,学习者倾向于使用一个意义接近的词来替代[11]。学习者对词组的使用亦是如此。中国的学习者之所以会对词组的典型用法掌握不到位,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学习者未对同义词组的用法加以甄别,一直处于混用替代的状态。
除此之外,其原因还可归结为三个方面:首先,英语是中国语言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二语习得容易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12],即在识别同义词组时,二语习得者的大脑会激活并提取它们共同的译词,相应地,在需要表达某一语义时,二语习得者的大脑则会同时激活多个词组;其次,学习者受到应试心理影响,在书写作文时,往往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展示用词的多样性,尽量不重复使用同一种表达形式;最后,本文选取的是CLEC的语料,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受到题材的限制,节点词组的搭配范围或许因此受到影响。
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同义词组的习得较英语本族语者而言存在偏差。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在于:在英语教学中,同义词组的区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反而往往会盲目地鼓励学生进行同义替代,进而增加语言的丰富性。这就给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教授词组时,词组搭配行为及其语义韵知识应该受到英语教育者尤其是初等英语教育者的重视。建议教师将教学重心从词组本身转移到词组搭配上来,从语境信息中获取词组意义。此外,教师应该教导学生:进行词组记忆时,应联系其典型搭配行为以及语境信息,全面而又准确地掌握词组。还应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辨析记忆与应用,将其真正内化,进而深化中国学习者对英语同义词组的掌握。
另一方面,英语教学应重视基于语料库证据的同义词组教学。通过对比分析可知,相对依靠经验和词典的传统辨析方法而言,同义词组辨析基于语料库教学会更加全面、准确。词块记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词或词组的搭配能力,建议教师积极运用语料库检索本族语者常用的惯例性词块搭配,引导学生进行词块记忆和整体提取[12]。
本文基于英国国家语料库(BNC)和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从词频、搭配行为和语义韵特征三个方面对DEAL WITH和COPE WITH两个同义词组进行辨析。研究发现:DEAL WITH 词频显著高于COPE WITH,两词组在搭配行为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在语义韵上都倾向于消极语义韵;中国学习者在其搭配行为的掌握上存在些许偏差;同义词组替代倾向是影响英语学习者掌握该同义词组的主要原因。当然,该研究还需要更多语料库证据的支持,且本文只是考察了同义动词词组的使用特征,后续研究中还可进一步对比分析其他词性同义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