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峰,林芳
(1.常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2.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铝合金模板和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行业的一种新材料、新的建造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020年建设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指导意见》,《意见》中再一次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鼓励采用工具式脚手架和模板支撑体系,推广应用铝模板等周转材料。湟里项目5号楼为高层装配式住宅,笔者对铝模板在该项目上使用时的一些重难点做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对策措施,确保了工程质量。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经纬一路北侧、粮管所路西侧地块为住宅及其配套设施项目,由 11 栋高层住宅、2栋多层住宅构成。建筑总面积112191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5005m2,地下建筑面积26050m2,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项目5号楼总建筑面积11857m2。地下1层,地上26层,建筑总高度80.6m。结构标准层除了卫生间、厨房、阳台的楼板为现浇楼板,其余房间楼板均为叠合楼板,每层共34块预制叠合板,预制叠合板板厚60mm,现浇层厚度分别为70mm,80mm。相邻两块预制叠合板之间设300mm的后浇带。
①预制板作为现浇板的施工模板,下部不另设铝模板,导致墙模板顶部缺少水平约束,需要保证顶部模板的受力稳定。
②预制叠合楼板厚度为60mm,板薄施工过程中易开裂,下部临时支撑的选型搭设是重点。
③楼板后浇带和房间阴角部位容易漏浆和错台,此处是质量控制的重点。
根据以上分析的施工重难点,项目部多次召开专题讨论会研究对策,分别从施工流程、铝模设计优化、支撑系统设计、外观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保证施工质量。
装配式叠合楼板采用铝模施工,需经过以下几个流程:
墙体钢筋绑扎—墙体模板安装—梁、楼板底部支撑搭设—支撑一次找平—现浇楼板及后浇带铝模安装—预制叠合楼板吊装—支撑二次找平—楼板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
预制叠合板在吊装时端部深入剪力墙10mm,在剪力墙浇筑前板端缺少有效支点,所以在配模设计时,保留墙模板顶部的阴角模板,阴角模板水平宽度150mm,可作为预制叠合板的边支点(见图1)。
该项目在双向叠合板拼接处设置了300mm宽的后浇带,配模设计时考虑此处设置一块400mm宽的标准模板。模板两短边与支撑龙骨用销钉、销片连接,长边方向两侧各伸出50mm与预制板叠合(见图2)。
图1 叠合板支座节点图
图2 叠合板拼接节点图
其他还作出设计优化的地方为:①墙面斜支撑间距由1600mm改为1200mm;
②墙面模板顶部1m范围内销钉间距加密设置,由300mm改为150mm;
③墙面阴角模板与墙面模板的销钉间距加密至100mm;
④纵横向连接的三块模板的十字缝处第一个销钉孔必须设置销钉。
由于后浇带和其他现浇板下部采用铝模施工,叠合楼板下部支撑体系也同样采用铝模支撑体系,分别由钢独立支撑、100×200mm的早拆头、宽度为100mm的铝龙骨组成。独立钢支撑的布置依据以下几个原则:
①JGJ386-2016《组合铝合金模板工程技术规程》[1]4.5.1条规定,板底早拆系统支撑间距不宜大于1300mm×1300mm。
②设计图纸规定,预制叠合楼板设置临时支撑,第一道横向支撑距墙边或梁边不大于0.5m,最大支撑间距不大于1.5m。
③苏G25-2015《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2]10.7条规定,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施工阶段支撑间距不大于1600mm。
综合以上考虑,独立支撑纵横向间距偏安全的取1300mm。由于独立支撑的顶、底部都没有可靠的固定约束,所以在支撑顶部设置主次龙骨,龙骨两端分别用销钉、销片与早拆头、楼板阴角模连接,可有效保证独立支撑与周边墙面模板连为一体。考虑预制板的受力特性,主龙骨的方向需垂直于预制楼板的桁架钢筋方向。具体布置图见图3。
①预制楼板表面平整度偏差允许值为5mm[3],铝模板楼板模板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3mm[1],铝模板的精度要求高于预制板。楼板后浇带用铝模板施工,可以有效保证混凝土成型质量。
图3 叠合楼板支撑及龙骨布置图
②预制板与现浇构件的结合处,在铝模板表面粘贴柔性双面胶条,可以有效预防施工过程中的漏浆(见图1、图2)。
③在独立支撑顶部设置主次龙骨,将支撑与墙面模板组成稳定的结构体系。安装过程中既有利于支撑顶部的两次找平,又能保证阴角模板的侧向稳定。
④相比于扣件式钢管支撑架、盘扣式钢管支撑架,采用铝模体系施工,施工空间大,场内干净整洁,施工垃圾少,施工效率更高。
湟里5号楼装配式叠合楼板与现浇剪力墙均采用铝模板体系,该体系搭设简便,提高工效,受力可靠,经济合理,响应了国家倡导建筑垃圾减量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