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家琴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17)
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来说,是因冠状动脉急性或持续性的缺血、缺氧而引发心肌坏死。患者主要表现低血压、腹部疼痛以及胸部压迫性疼痛等,严重时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甚至是死亡。因此,要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急救治疗[1]。
对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6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分组(双盲法)研究,乙组和甲组,各33例。在甲组中,女性14例、男性19例。55-78岁,均值66.28岁。在乙组中,女性15例、男性18例。56-77岁,均值66.33岁。通过统计分析患者基线资料,两组P>0.05,所以可开展本课题研究。
乙组以常规护理为主,即:立即出车,给予院前急救,患者入院后吸氧,监测生命体征,给予饮食指导和用药指导等。甲组以急诊护理为主,即:(1)给予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其急救意识,接到急诊电话后根据描述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判断,准备急救药品、除颤仪,及时出车(接到电话三分钟内),赶往现场途中,经电话给予患者家属指导。(2)进入急救现场后,做好家属工作,嘱其安静,及时给予患者急救护理,医护配合来明确患者病情,不要随意移动患者的身体。进行心电图检查、吸氧,观察心率、血压、脉搏和呼吸,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确保一次穿刺成功。评估病情后,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安全转运,转运中持续进行心电监护,及时联系医院急诊科,讲述患者的主要情况,便于患者入院后及时接受治疗。患者入院后,开通绿色通道,连接吸氧装置、心电监护装置,抽静脉血做血型检查、心梗三项检查、血常规检查,严格遵医嘱给予患者补液、镇静、止痛、溶栓等,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密切配合医生急救。(3)完成急救后,把患者送到ICU进行监护,病情平稳后送到普通病房。嘱患者卧床休息,平卧位,右下肢伸直,避免移动,多饮水。尿潴留、排尿困难者下腹部热敷,如有必要可留置导尿管,观察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病情变化。
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统计甲乙两组的预后(死亡、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上肢麻木、心动过速、心绞痛、胸闷气短等明显改善,且心功能基本上恢复正常视为显效;症状、心功能有所改善视为有效;症状、心功能改善不明显视为无效[2]。
数据的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24.0软件,(%)表示计数资料,开展x2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开展t检验,当P<0.05,则存在统计学差异。
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甲组死亡率小于乙组(x2=4.2581,P=0.0391);甲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乙组(x2=6.5185,P=0.0107)。乙组中,死亡4例(12.12%),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是1例(3.03%)、4例(12.12%)、5例(15.15%)、10例(30.30%),甲组相应数据分别是0例(0%)、0例(0%)、1例(3.03%)、1例(3.03%)、2例(6.06%)。
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甲组治疗总有效率大于乙组(x2=5.1207,P=0.0236)。乙组中,无效、有效、显效分别是7例(21.21%)、12例(36.36%)、14例(42.42%),治疗总有效率26例(78.79%),甲组中,相关数据分别是1例(3.03%)、14例(42.42%)、18例(54.55%)、32例(96.97%)。
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来说,其发病后会出现剧烈的、持久的胸骨后疼痛,患者休息或者服用硝酸酯类药物后疼痛未明显的缓解,且常伴进行性的心电图变化、血清心肌酶的活性增加,也可引发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导致患者死亡[3]。急性心肌梗塞的突发性很高,如患者为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就可能死亡,所以在突发急性心肌梗塞后,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患者抢救,避免患者死亡,提高抢救成功率[4]。医护人员的职责主要是挽救患者的生命,患者入院前要密切观察、认真记录患者的并发症,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对症治疗和急诊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给予患者细致的、综合的、全面的、恰当的护理措施,且不断的进行优化以及深化,清除急诊护理的不良因素,确保临床疗效,最终改善患者预后[5]。本课题结果是: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甲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乙组(P<0.05);甲组治疗总有效率大于乙组(P<0.05)。
总之,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急诊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可改善其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