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汝阳县人民医院(471200)陈艳格 宋娜娜 吴亚南
随临床医学发展,腔镜技术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在临床检查及相关手术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腔镜器械结构复杂,清洗难度较大,易遗留分泌物、细胞组织,严重者会引发交叉感染[1]。人工清洗为临床常用清洗方法,虽具有一定清洗效果,但和临床预期存在一定差距。基于此,本研究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腔镜类器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酶清洗剂超声清洗联合低温灭菌法的应用价值。具体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1月我院498件消毒供应中心腔镜类器械,将2018年2月~2019年1月的245件器械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2月~2019年11月的253件器械作为研究组。排除合并传染性疾病患者使用过的腔镜类器械。研究组:胸腔镜126件,肽夹钳84件,纵膈镜43件。对照组:胸腔镜124件,肽夹钳80件,纵膈镜41件。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工清洗法联合低温灭菌法,传统手工清洗法,将器械拆分为最小单元,结合器械情况采用对应清洗工具,使用酒精纱布擦拭镜头、镜身,冲洗器械后使用毛刷刷洗,高压水枪配合清洗死角,后置入低泡型多酶清洗液,再次手工刷洗,刷洗后依次使用自来水、纯水漂洗,表面水分使用水枪去除。低温灭菌法,主要采用过氧化氢灭菌法,个别器械行过环氧乙烷灭菌,灭菌后经物理、化学、生物检测合格后严格遵循规定程度行打包等处理。研究组采用酶清洗剂超声清洗联合低温灭菌法,低温灭菌法同对照组,酶清洗剂超声清洗,在手工初洗、冲洗、刷洗后,将器械放置于酶洗槽中,行超声波加酶清洗8min,镜头单独清洗,清洗后再次漂洗,使用气枪清除水渍。
1.3 观察指标 清洗合格率;清洗工作满意度。选取14名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对两组清洗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估,包括清洗效率、清洗质量2个方面,分为<74分、74~84分、>84分3个级别,其中,≥74分计入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分析,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1 清洗合格率 研究组247件器械清洗合格;对照组201件器械清洗合格。研究组清洗合格率97.63%(247/253)较对照组82.04%(201/245)高(P<0.05)。
2.2 清洗工作满意度 研究组护理人员清洗工作满意度100.00%与对照组78.57%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传统手工清洗法无法有效清洗器械夹缝等部位细菌和附着物,且手工清洗效果受护理人员操作、状态等因素影响,无法保障清洗质量的同质性,整体效果欠佳。酶清洗剂超声清洗中使用的酶清洗剂成分为多种生物酶,能有效分解器械表面蛋白质等附着物质,超声波“空化效应”能有效清洗手工清洗中无法清洗到的死角部位,保障清洗质量[2]。同时,酶清洗剂超声清洗中应用超声清洗,可设置清洗频率、时间等参数,保障清洗过程同质性,能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清洗效率,并能避免传统手工清洗导致器械人为受损,联合低温灭菌法,能通过低温灭菌提高器械灭菌效果,进一步保障清洗合格。本研究针对消毒供应中心腔镜类器械清洗,采用酶清洗剂超声清洗联合低温灭菌,结果显示,研究组清洗合格率97.63%较对照组82.04%高(P<0.05),表明该方案能提高清洗合格率。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护理人员清洗工作满意度100.00%与对照组78.57%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该清洗方案护理人员清洗工作满意度高,分析原因在于该方案可提高清洗效率和清洗质量,满足护理人员临床清洗工作需求。
综上所述,酶清洗剂超声清洗联合低温灭菌法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腔镜类器械清洗中,可提高清洗合格率,且护理人员清洗工作满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