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463000)刘单杰
精神疾病患者易受妄想、幻觉等精神症状支配,随时可发生毁物、逃跑、自杀及冲动伤人等不安全事件,对患者家属及社会造成严重影响[1]。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为护理重要环节,也是顺利开展各项医疗护理工作基础及关键,同患者生命安全直接相关。因此,及时明确精神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并给予针对性防范措施,对降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选取我院精神科病房97例患者,旨在分析其常见护理安全隐患以及防范干预措施。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精神科病房患者97例(2017年8月~2019年7月),经临床确诊为精神类疾病,患者家属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依照入院时间不同分组,2017年8月~2018年7月入院患者为对照组(n=45)、2018年8月~2019年7月入院患者为研究组(n=52)。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1~68岁,平均(44.50±10.29)岁。研究组男27例,女25例,年龄22~69岁,平均(45.13±9.51)岁。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根据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措施,给予患者护理安全保障,及时处理护理期间所发生护理安全突发事件。研究组进行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针对性护理干预,①建立护理干预小组,对本科室护理工作中易发生的安全隐患或潜在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主要从患者自身、患者家属、护理工作人员方面进行分析,评估安全隐患风险。②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针对患者自身在病态思维支配下,易出现毁物、伤人、自杀等行为,护理人员应仔细检查患者自身所携带物品,将危险物品、贵重物品交给家属进行保管。针对家属因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无法理解患者病态行为,不能理解配合护理工作,未能有效防范患者接触危险物品,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家属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家属疾病认知,向其讲解危险物品留在病房严重后果。针对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只机械性执行医嘱,未能及时发现患者异常,可制定完整、科学、系统、有效的规章制度,如岗位责任制、探视制度、“三防”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精神专科规章制度,完善护理管理体系,增强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比较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采用我科自制家属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分值范围0~100分,<70分为不满意,70~90分为满意,>90分为非常满意。非常满意、满意计入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 研究组发生1例护理安全事件,对照组发生8例护理安全事件,研究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1.92%(1/52)低于对照组17.78%(8/45)(P<0.05)。
2.2 家属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家属护理总满意度92.31%高于对照组77.78%(P<0.05)。
安全为精神科病房不可忽视的课题,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护理安全指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期间,患者未发生心理损伤、功能结构障碍及机体结构损伤,未发生死亡情况[2]。精神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临床针对护理安全隐患给予有效防范措施,可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1.92%低于对照组17.78%(P<0.05),可见,对精神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给予防范措施,可降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本研究通过评估护理安全隐患风险,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避免患者接触危险物品,加强患者家属护理工作配合度,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有助于减少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研究组家属护理总满意度92.31%高于对照组77.78%(P<0.05),可见,对精神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给予防范措施,可提高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
总之,分析精神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并针对性给予防范措施,可降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