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炭疽病药剂防治田间试验初报

2020-12-25 00:40周宗萍路海明齐继珍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嘧菌吡唑农化

周宗萍,路海明,齐继珍

(1.陕西省镇巴县植保植检站,陕西 镇巴 723600;2.陕西省镇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陕西 镇巴 723600)

大黄炭疽病,大黄叶片受害后,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直径2~4 cm,中心部位淡褐色,边缘紫红色,随后生出紫黑色小点,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最后病斑破碎,往往形成一个孔,造成落叶后影响产量。

陕西省镇巴县大黄常年种植逾1.2万hm2,近年来,受温度、雨量等因素影响,炭疽病已发展为当地大黄种植上的主要病害,严重制约了镇巴大黄产业的发展,因此,选用最佳有效的杀菌剂尤为重要,笔者于2020年开展了防治大黄炭疽病防效田间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河北冠龙农化有限公司);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25%嘧菌酯悬浮剂(安徽美科达农化有限公司);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山东青岛金尔农化研制开发有限公司);43%戊唑醇悬浮剂(上海惠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地设在镇巴县泾洋街道办捞旗河村永顺大黄专业合作社大黄种植地,炭疽病发生较重,海拔760 m,黄壤土,播种时间为2019年3月26日。

7个处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 g·667m-2;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 g·667m-2;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0 g·667m-2;25%嘧菌酯悬浮剂20 g·667m-2;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0 g·667m-2;43%戊唑醇悬浮剂20 g·667m-2。清水处理作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采用随机组排列,共21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7.2 m2。

1.3 调查方法

在大黄炭疽病初发期开始喷药,连续两次(5月28日、6月5日)喷药后6月15日调查防效,每个小区5点取样法,每个点调查20个叶片,每小区调查100个叶片,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并对防效进行显著性分析。

病情分级:0级:无病;1级:病叶占全株总叶片数的1/4以下;2级:病叶占全株总叶片数的1/4~1/2;3级:病叶占全总叶片数1/2~3/4;几乎全株叶片都有病斑。

1.4 计算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喷施药剂对大黄植株的直接影响

田间调查结果显示所有药剂处理与对照区大黄均正常无药害症状。

2.2 不同药剂处理二次施药后对大黄炭疽病的防效

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前所选田块大黄炭疽病发生分布均匀,二次施药后病情指数均低于对照,以25%吡唑·醚菌酯防效高达92.67%,其次为25%嘧菌酯84.87%,70%甲基硫菌灵80.72%,80%代森锰锌78.31%,其余2种药剂防效在65.14%~68.23%之间。由此可知:25%吡唑·醚菌酯连续二次施药后对大黄炭疽病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25%嘧菌酯防治效果达84.87%。

表1 不同药剂处理二次施药后对大黄炭疽病的防效

3 小结讨论

我国中药村病虫害防治无农药登记的情况下,鉴于我县大黄炭疽病发生严重,笔者选用6种杀菌剂在大田开展防效试验,为陕西省镇巴县大黄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在防治大黄炭疽病上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嘧菌吡唑农化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
嘧菌酯在大豆中的沉积、降解规律及最低有效防控剂量研究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玉米上的应用技术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 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
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扬彩)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分析
吡唑类农药概述
多企业竞逐吡唑醚菌酯
32.5%苯甲·嘧菌酯防治水稻病害田间药效试验
坚守农化制造业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