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宏
摘要:数学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一节数学课,练习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策略
课程作业是课堂教学有效的辅助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小学数学教师合理有效的设计好课堂作业,就会真正的减轻学生的负担、实现素质教育。
一、明确课堂作业的功能目标
课堂作业是服务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用来检测教学的效果。通过课堂作业的练习,教师可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及小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评估、改进教学方案与多元化设计课堂作业,最终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获得长足的发展进步,把数学学好。在小学低年级,特别是一、二年级,学生年纪都比较小,正是贪玩的时候,进入学校后,由于数学课比较枯燥,对课堂的节奏及教师的讲解,就不能很好地把握。有的时候甚至不能理解教师讲的话,那么他们就没有兴趣听数学课,课堂作业做不好是难以避免的。而小学生完成课堂作业,不仅仅是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也是在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锻炼思维能力,形成分析、创造、综合等能力的过程,这对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具有相当深远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基本情况,积极营造课堂气氛,优化课堂作业设计,带动教学,以调动学生的对数学课的兴趣,实现教学的目的。
二、把握课堂作业优化设计途径
在当前实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的大环境下,如何设计课堂作业、设计什么样的课堂作业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其实,小学数学教材中,就蕴含着丰富的作业素材,教师只要改变观念、勇于创新、多动脑筋,就可以优化设计数学课堂作业。
(一)课堂作业设计要突出趣味性
现在小学一节数学课的时间是40分钟,要在这40分钟里完成课程的教学,以及课堂作业的练习与批改,时间相当的紧迫。有的教师就缩减课堂作业时间,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教授知识上,而无视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后又布置大量作业让学生做。殊不知,这样反而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与学生的健康發展。新课明确规定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脱离枯燥的纯理论授予,而是寓教学于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愉悦地去学习、运用数学,从而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这一点对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可以适当地把趣味性融人于学生的练习之中。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取得好的学习效果,除了练习本身的设计质量要有高水平之外,也一定要在练习之中融人趣味性。因为只有让学生喜欢上做练习、倾情投入于练习之中,这样方能较好地让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获得能力的提高。而让学生对做练习产生兴趣,喜欢上做练习,那么一定要针对学生群体的特点,在练习之中加入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趣味元素。教师要丰富练习形式的多样性,注意使练习的内容更贴近于生活,使之生活化、趣味化。
(二)课堂作业设计要讲求实践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应讲求实践性,来帮助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只能满足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知识,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在面临实际生活问题时,能从数学角度出发,主动地运用数学的思维逻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练习设计优化把握适度性
所谓的适度,是指教师在设计练习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所学知识的难易度、易错点等等进行设计,所设计的习题在难易度与数量方面要符合学生现有知识的水平,符合学生现有的能力,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能按质按量的做好练习。因此,这其实也是对教师的练习设计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的时候,不能没有标准,不能不切实际的制定练习的难度,不可以对习题的数量贪多,不要一味地运用“题海战术”。
三、优化课堂作业评价方式方法
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后,要及时地评价,这样就能有效地检测教学效果。借助对课堂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可以实现对学生的表彰与激励,而这一点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作用显得更为明显,教师的一句表扬就能成为学生兴奋与为之奋斗学习的动力之源。但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作业的评价方式不应该是单一的“优、良、中、差”评语,它应该是立体的、多方位的。同时,对学生课堂作业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其成绩的优良、好坏,还要评价学生在课堂作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立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对有优点的大加褒奖,有缺点的要鼓励与支持,这样就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与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热情。
参考文献:
[1]杨耀继,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优化设计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2):90.
[2]钱小青,例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J].数学教学通讯,2020(0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