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笺飘香浸心扉

2020-12-24 10:50廖玲玲
关键词:信笺通信思想教育

廖玲玲

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是育人工作的基础工程,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常要面对的问题,尽管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师生交流沟通的途径非常的便捷,但是传统的师生通信依然是对学生开展并加强教育的行之有效的优良途径,是德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好“抓手”。

关键词:信笺;通信;思想教育

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是育人工作的基础工程,是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重要举措。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全面、科学提高育人质量?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面对、探索的重大课题和努力方向。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尽管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师生交流沟通的途径非常的便捷,但是传统的师生通信依然是对学生开展并加强教育的行之有效的优良途径,是德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好“抓手”。其作用依然不可低估。

一、通信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教育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整体。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相融连通是顺利有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首要环节。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就意味着教育已成功了一半。通信是心灵和思想的交往,有利于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有利于师生“心路”的对接。在学生看来,老师写信给学生是件非同寻常的事情。他们会感到新奇、感到振作、感到鼓舞。只要收到老师的信件他们将会产生一种倍受重视的亲切之感。尤其是后进生,他们会从心理上感受到老师的心里是装着他们的,是爱护他们的,他们并非是被“遗忘的角落”,内心深处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心中必然燃烧起“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振作精神、追求上进”的激情和欲望。从而在心理上,信作为“中介物”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而表现在行为上,学生会比口头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并往往起到了“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促进了思想和行动的双“飞跃”。

二、通信拓展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时空,利于学生反复玩味深入领悟

语言是思想、情感交流的工具。它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口头语具有即时性(容易消失),而书面语具有恒稳性(容易保存),前者适应了教育的及时性特点,但不能很好凸现后者持续性的优点。思想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连续性和反复性是其内在特质。通信一一书面语的表现形式之一,其本身持续性的特质迎合了思想教育的内在需要,为学生自我反复教育、持续教育创造了有利的时间和空间。

三、通信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育手段和方式,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技术“含金量”

教育专家认为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从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忽视了人作为本质力量的心理需要。在目的上把人教育成工具;内容上重视主观教条化;方法上强调压服、灌输;表现形式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恭恭敬敬地听,教师高高在上地问,学生胆战心惊地答。学生唯教师是命,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单一机械、沉闷乏味的审判式、程序化的教育,扼杀了教育的丰富性、灵动性和创造性,压抑了具有多边多向、合作互动、实践创新的教育主客体的生命力和人格发展,不利于思想教育的开展。“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马克思语)。”中国素质教育积极倡导者孙云晓研究员在《教育的秘决是真爱》一文指出:“所谓真爱,就是把孩子当成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引导其发展,这是一种纯粹的爱,科学的爱,理智的爱。”新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论是:以学生为本,起点是学生,落点还是学生,学生是人格和价值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整体合作关系,思想上互通有无,行动上交互活动,两者和谐统合;教师是“顾问”,是主导,应以诱导、劝导、启发为主,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接受教育的动机,引导学生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并感受到成功、进步和发展的欢乐。

通信是教育情感化、技巧化、信息辐射多向化、主导主体理想化的整合,有利于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有利于人人参与、个性解放,有利于把学生的需要作为第一信号,让学生徜徉在富有直感性、形象性、情感性、想象性、教育性和人格性的艺术化了的言语中,细细鉴赏,体会教育语言的“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给浮躁的心寻找一个宁静的地方歇歇,让失落的心重拾信心和生命激情,从而明辨是非,分清美丑,分辨善恶,自觉走向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的人生。冷处理和热处理、硬处理和软处理是思想教育两对辩证统一的基本方式。

四、通信有利于学生尽情倾诉以及教师采集教育信息

教师写信给学生会唤起学生主动接受教育、审视自身和关心班集体的积极性、责任感、使命感以及主人翁精神。学生为了感谢教师的关怀、重视和鼓励就会回信给教师。学生的信是教师收集教育信息的重要资源。一般而言,学生在信中言及到的方方面面,常常是不便直说或因某种顾忌不敢向教师说或不好意思当面向老师交待的内心独白(包括自身、同学、老师、家长等方面)。有些方面甚至是他们不愿或难以向家长、老师、同学启齿的内心沉淀已久的个人“秘密“。学生回信,老师向学生保证保守秘密,这样可以消除学生的某些心理障碍,跨越师生代沟,密切师生关系。信笺成了学生倾诉心理活动的载体,为学生自由表达情感、意愿、需要以及参与班级管理、建设,提供了缤纷“舞台“,既解放了学生思想,又张扬了学生个性。

五、通信有利于老师更好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强化教育效果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树之以志”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而通信更有利于这一原则的贯彻。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要素体系中因情绪、时间、教育对象的不同,性格素养、教育内容、教育环境等的制约,有许多教育内容是不方便直接面对面,或者是不易于及时讲清楚的,尤其是那些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话语或触及学生“痛处”的话语。而通信可以发挥其灵活性的优势,力避教育要素的消极作用。在写信中教师可以对用语进行多方斟酌,细致推敲,反复修改,有的放矢经心设计、组织教育语言,使“情”深入浅出,“理”循循善诱,“志”潜移默化。

六、有利于增强老师的服务意识,提高育人水平

教师过分地强调“师道尊严”,以“家长式”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这已严重阻滞新时代的思想教育发展。“教育即服务”、“教育即爱”,这正是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的新理念。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艰巨的社会工程,它需要良好的态度,需要精湛的艺术方法,更需要强烈的服务精神。通信作为思想教育工作,并不是一件易事,它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了解、研究学生,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还要不断充实自己的教育理论和提高实践水平,要求各方面要做深、做全、做透、做精。

总之,“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情感是對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达到“亲师”、“信道”的“催化剂”。信笺飘香浸心扉,通信在教师的点拨疏导下,师生平等对话,共同协作,共鸣共振,它对接了师生平等亲密、融洽和谐的互动纽带,营造出师生情感交融、休戚与共、心心相印的情感氛围。同时通信以其灵活性、互动性、创造性、可操作性、实用性的优势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顺利有效开展提供了优越的技术资源和发展“平台”。通信不失为学生思想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师生“爱”的涓涓“细水”在通信中将永远向纵深延伸……

猜你喜欢
信笺通信思想教育
简述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与防护策略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Android环境下主UI线程与子线程通信机制研究
无线自组网在野战防空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对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研究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你在就好
静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