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谈减负 先捋清负从何来”
2020年12月17日《南方周末》方舟评论
学生之负,除了学校教学的“主业”负担外,还有社会性的“副业”负担。一句“从娃娃抓起”,被技巧性地引用或作大而化之的解释,成为社会性教育(活动)“进校园”的“通行证”,个中虽不乏中华传统文化、遵纪守法规范、社会公序良俗等内容,但也有错位、转嫁之行。比如:学校可以也应该开展“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的教育与引导,而家长(成人)难道不应该以自身之行给孩子(学生)做出示范吗? 让“小手”去牵“大手”,还真是说不过去!
面对种种名目的“进校园”活动(内容),是有必要捋一捋,该纳入学校基础教育的作通盘考虑、系统安排,而非任由职能部门竞相自行“进校园”;对该由社会、成人承担或履行的职能与责任而错位转嫁给学校、学生的,或予以剔除,或关门拒“客”。
江苏无锡❘盛小伟❘市场监管局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