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储才学堂的创办及清末时期发展

2020-12-24 07:53阮佳妮茹诗婷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清末

阮佳妮 茹诗婷

摘  要: 宁波储才学堂是宁波中学的前身,成立于1897年。作为宁波最早的一所新式学堂,其由官商共建而成,以“革新图强,储备人才”为宗旨来培养近代人才。宁波储才学堂的创办及发展,与当时中国的社会政治面貌、经济状况、教育改革、商绅阶层等密切相关。尽管在其百年历史中多有更名易址之变,宁波储才学堂却始终坚持以创新进取的精神自立,不断推动宁波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清末; 宁波储才学堂; 新式学堂

中图分类号: G529;K25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20)04-0087-06

1897年,宁波第一所新式学堂——宁波储才学堂在当地官商的合作下正式建成。随后百年间,曾几度易名,然作为宁波近代教育发展大趋势中的一个例证,清末宁波储才学堂的创办及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定位于1897年—1911年,对宁波储才学堂在这段历史时期内的发展演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力图廓清其在宁波近代教育史中的发展历程及状况。在研究清末时期宁波教育的大背景下,阐述储才学堂创办的缘由及相关创办者的贡献,总结该校创办对宁波新式教育的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一、创办:宁波储才学堂(1897—1904)

1894年中日甲午战败后,国内掀起一股救亡图存、变法图强的热潮,波及至教育领域,创办新式学堂之风随之兴起。在这股潮流中,“宁波成为近代教育兴办最早的地方之一”[1]。1897年,时任宁波知府的程云俶与诸多地方绅商共同筹建宁波中西学堂,以湖西崇教寺为基,聘杨敏曾任总教习。1898年,正式定名为宁波储才学堂,以“革新图强,储备人才”为办学宗旨,吸纳招收人才,于创立之初便声名鹊起。

(一)创办背景与基础

清末之际,宁波的近代化教育发展困难重重,但由于其独特的历史底蕴使其发展起点具有优越性。从历史沿革来看,宁波自古以来便崇尚教育、求知若渴,拥有数千年的尊学重教的文化传统。“据南宋《宝庆四明志》记载,早在公元738年就在明州设立州学。此后的历代宁波也都成为学者聚集的讲学盛地,例如南宋的四明学派、明时的姚江学派以及清时的浙东学派。”[1]由于宁波在千年历史中积淀了深厚的教育文化知识底蕴,因此为后来储才学堂的创办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根基。宁波地处东南沿海,与外交流频繁,在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被划定为首批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于是,宁波也成为中国教育近代化开始较早的地方,而且通商成为宁波财富积累的活水源头。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共同为宁波储才学堂的创办奠定了历史基础。

1844年港口通商后,教会组织不断扩张,教会学校不断兴起,文化教育机构和社会福利机构不断得以创建。欧美现代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的不断输入,逐渐打破了宁波单一的封建教育模式。这不仅在客观上影响了当时的学校教育,而且也冲击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于是,当时的宁波开始呈现出多种办学模式以及多种门类办学的教育格局。自19世纪60年代起,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开展之时,宁波教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尤其是开办新式学堂、调派留学生留学海外的重大举措,更是推动了宁波教育近代化的进程。其中,西学在官学中得到运用,并且开始向民间渗透。这也为后来储才学堂办学模式、教学内容的确立奠定了教育基础。

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民族危机,晚清改革者极力呼吁教育机构现代化。在国家危难之际,不少仁人志士开始意识到改革国家教育已刻不容缓。众多洋务派人士,尤其是以张之洞为表率的,屡次谏言向清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设想,力图革除传统教育之弊病,兴办新学以培养新时代人才。1895年张之洞拟定《创设江南储才学堂折》,发出了“经国以自强为本,自强以储才为先”的呼声,这也引发了近代学制出现前的一轮办学热潮。此时,宁波得风气之先,一些具有改革进步思想的官员和地方士绅纷纷支持筹建新式学堂。得益于政府的扶持以及宁波商人的捐助,储才学堂的创办才能够顺利进行。

(二)官商支持与选址

1. 官商支持

在宁波,崇教尚学的思想根深蒂固,因此历朝历届地方官员在办学中皆极尽心力。宋朝官員王安石就十分注重教育的启发指导作用,在其任职鄞县县令的第二年就开办具有一定规模的县学,并且两次亲自写信,诚挚聘请“经明行修”、“学行宜为人师”[2]的慈溪籍大家杜醇为师。自晚清以来,一些主张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提倡革新教育以图强的有识之士,都积极支持创办新学。以宁波之视角,纵观清末全国各地的兴学情况:有的地方政治经济发展,条件得天独厚,适合兴学,诸如上海、北京等地;有的地方依靠重要的政府官员得以发展,比如在湖北,张之洞掌握军政大权,对教育发展也不遗余力。但宁波的兴学潮,更多来自民间的自觉要求和宁波帮商人对教育的大力相助。

宁波商人重视教育有其必然因素。首先,宁波历来有尊师重道的社会风气,而且宁波商人在发展商帮的过程中有捐资兴学的优良传统。这在储才学堂的建造过程中发挥出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次,宁波商人对人才的认识独特到位,“对人才资源的开发,是促使宁波商人重视教育的重要原因”[3]293。《鄞县通志·文献志》中有记载,宁波商人大多鼓励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英文、算术等,为以后能在商界占据优势。对教育和人才的重视,实际上也是商人在为巩固自身地位以及长远发展作出明智的投资。除此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宁波商人大多出身贫寒,他们早年的失学之苦,使他们懂得教育的重要性。”[3]295宁波商人在有所成就后,心怀大爱,愿意奉献一己之力为教育助力。1897年,宁波储才学堂正式创立。储才学堂由宁波知府程云俶作为主办,协同宁波帮著名商人严信厚以及陈汉章等筹建。与此同时,储才学堂的创办还得到了许多宁波商人的支持,主要有张美翊、盛炳纬、袁尧年等。“宁波各界的教育资助以及近代宁波帮的捐资助学, 都对宁波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4]

2. 选址由来

关于储才学堂的选址由来,翻阅《光绪鄞县志》,其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与之相关。宁波月湖边上有一条蜿蜒曲折之路,名为偃月街。此处另有座荒废凉寂、无人问津的崇教寺,坐落在偃月街之北。崇教寺始建于唐乾符元年(874年),彼时有个做生意的人名唤杨宁,他看中一女子卢氏,后经一番波折终成良缘。但杨宁的买卖朋侪孙得言竟觊觎卢氏,为得到卢氏,不惜在太湖设局谋害杨宁,致使杨宁溺水而亡。孫得言佯装伤心,假意援助,骗取了卢氏的感激和信任,与卢氏成亲。但当时卢氏已怀杨宁之子,生下后叫作杨德顺。十余年后,卢氏无意得知真相,发现一切皆为孙得言之阴谋,遂将其送官法办。但卢氏心里已是万念俱灰,不愿苟活,终悬梁自尽。其子杨德顺伤心欲绝,明白人生不过一瞬,外物皆为尘土。因此将住宅上报给朝廷,请求朝廷收回,朝廷感念于杨德顺的孝心就赐名为“报恩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报恩院改名为崇教寺,崇教寺之名由此而来。时至南宋初建炎间(1127-1130年),崇教寺毁于战火。绍兴二年(1132年),在当地官员的支持下,崇教寺得以重建。此时的崇教寺规模宏大,已然成为江南闻名的禅林寺庙。

在之后的元明清各代,崇教寺在战火飞烟中几度毁坏废弛又重建。1897年,宁波知府程云俶积极响应朝廷号召,决心在宁波兴办一所新式的学堂。在得到宁波当地著名商人严信厚和汤云崟、学者陈汉章、贤能盛炳纬的支持后,开始筹划创建新式学堂的事宜。经众人商议后,选定崇教寺作为学堂的创建基地。该处环境优美僻静,地理位置便利,历史文化久远,知识底蕴深厚,适合建立学堂。选定地址后就开始着手建造,荒废的崇教寺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修缮、设计、规划、装璜工作有序开展。在一番建设后,宁波中西学堂终于建造完成,但此时还未称之为储才学堂。据《宁波市志》中“1934年6月鄞县全县中学情况”显示,宁波中学开办年份为1897年。后又补充道:“1897年起,书院渐改为学堂。是年,知府程云俶与慈溪旅沪商人严信厚等筹建中西学堂,地址湖西崇教寺。次年定名储才学堂”。[5]由此可见,宁波储才学堂创建于1897年,而正式定名于1898年。

(三)办学宗旨与人员

为何取名为储才学堂,有何寓意?在字面上看,“储才”,即意为国家储备人才。在制定办学宗旨上正如其名,即“革新图强,储备人才”。主张对旧传统的学科秉持去其糟粕的态度,主要设立新式先进的学科。在办学形式上,储才学堂借鉴了1863年创立的上海广方言馆的章程,尤其注重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在教育内容上,课程设置独具一格,开设了地理、农学、格物、理化、算学、外文写作等新颖课程,与传统教育大相径庭。绝大部分课程与时代相关联,规定了修业所限为五年,引进了西方的“班级教学制”和考试制度、升降级制度。

作为创办者之一的盛炳纬在其书《述中校起缘》中,记录了与社会各界人士商议确立储才学堂在办学时的初步规划。在确定好储才学堂的选址后,需要进一步确立办学宗旨、主事人员,以此更好吸引适龄学子就学。因此集合了盛炳纬的友人包补园、江亭芙、袁曜臣、张让三等人一起商议。大家一起商议后,认为宗旨的设立要符合学堂创办的初衷,能够引导学堂在办学过程中保持端正、培养人才的态度,若不然则弊病诸多。学堂主事人员也需要寻找品学兼优者,并有成大事之才,以此吸引各方才俊前来就学。经过热烈的讨论后,会议举荐了慈溪著名儒人杨敏曾为学堂的总教习,主管学堂事宜,兼任经史、词章、舆地等科。另外,又聘请侯官陈绎如教授外语学科,江阴吴成之教授数学学科。

为办好这所学堂,慈溪大儒杨敏曾被聘请担任储才学堂的首任监堂兼总教习。杨敏曾(1858-1939年),出生于宁波慈溪县城,字逊斋,光绪五年(1879年)考中举人,四十岁时任宁波储才学堂首任监堂。杨敏曾是一位为人正直,学识渊博的文人,一生以极大的热情和责任感献身于教育事业。杨敏曾作为储才学堂的校长,事务繁忙,除了起草储才学堂的章程、制定学堂规章制度、聘请学堂教员和其他工作外,还包括传授儒家经典、历史、文学等课程。杨敏曾博学多识,教学内容丰富,讲课针砭时弊,常有精妙之言,深受学生欢迎。仅在储才学堂授课两年,杨敏曾便辗转去了京师大学堂的译学馆教习。虽然只有短短两年时间,但他为储才学堂培养了诸多人才,也为储才学堂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学校初创十年,就在校园规模、师生人数、教学水平等方面被誉为‘浙东第一校,这与杨敏曾先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6]43

(四)经费来源与生源

1. 经费来源

清末之际,兴学潮席卷全国,战争赔款加上实施新政,政府的财政经费支出境况窘迫。而学堂创办最需筹集经费,只有经费充足才能推广教育。“办学需要经费,无论是立校舍,礼聘教习,购买书籍,都需要资金。因此经费成为兴办学堂亟需解决的问题。”[7]尽管清末已废科举改学堂,但不少乡绅学子仍留恋于科举做官之旧路,对于新式学堂的建立持有犹豫怀疑的态度。在学堂兴办的过程中,一些富商官绅也都在局外观望窥探,持中立保留的态度,不愿出资出力。而清末政府国库空虚,资金匮乏,对新式学堂的支持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斯种种,都严重限制了学堂的经费来源,学堂的创办筹备面临重重困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储才学堂突破种种困境,终于在官员商绅的合力下成功创立起来。

“旧时府州县学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学地、学山的租息,清末兴起的官立学堂经费主要来自官费,公立学堂的经费酌提各项善举募集的经费、社火活动的公款,还有义塾经费,私立学堂则由创办人自己投资建立。”[8]342由此可知,储才学堂作为一所官办新式学堂,其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拨给。除此之外,储才学堂的经费来源和宁波帮的捐资助学也是分不开的,著名实业家严信厚、汤云崟等为此捐献颇多。

除了官费和商人出资,储才学堂的经费来源还有存款利息、公款提充、学杂费等。“清末,官立的初高等学堂收费不一,高等学堂每生5角,初等学堂每生3角。”[8]353此处说明了官办学堂在收取学费时具有官方标准,不同等级收取费用不等。同时在《申报》中也有相关记载:“学堂的经费不足,因此招收三十名学生,超过三十名,录取者当作备用,等到有空位了再加以录取,依次递补。如果外省外府本郡的富家子弟需要进入学堂学习的,都准入。只要每个人每月交钱五元,以此充实学堂经费即可。”[9]由于储才学堂的房屋不多,教员师资能力有限,难以兼顾教习,因此接收的学生数量并不多。招收的学生数以十名为限作为补用,需要另外缴费,名额满则不再录。

2. 招生情况

知府程云俶为储才学堂出示招考,写道:“所有肄业学生本府定于四月十四日考验,合先出示招考。尔等如有聪颖循良子弟入堂肄业,与后开章程相合者速赴迁善所提调中西学堂委员梅分府处报名填册,至期来府听候命题考试。录取后申详道宪覆试,俾可送堂肄业,其各遵照毋得迟延自误,特示。”[9]颁布的招考公告明确了本次招生考试的具体操作流程,规定所有来学堂就读的学生,都要先通过考试。各家中若有聪颖好学的孩子就可以来报名考试,只要各方条件都符合章程要求即可报名登记。第一批入学堂读书的学子在通过考试被录取后进入学堂肄业。“旋示期本月十四日所有录取各学生均于巳刻整肃衣冠,齐集学堂听候点名,送堂肄业。”[10]

在招生时也出示了相关报名条件和要求,规定了学生的出身户籍、报考年龄以及平时需要掌握的作文能力。“肄业学生必须本宁郡人,身家清白,聪颖循良,年仅二十岁以下者,平日读书作文完篇,或作半篇而文理已能通顺,或已入泮而愿入堂学习,均应官绅保送,取具年貌籍贯,由提调会同董事造册送府考验。录取后申详道宪覆试送堂肄业。”[9]因此入学就读的学生也大多家世优越,“为来自郡县的书香子弟”[6]42。

(五)人才培养与成果

储才学堂充分践行了其办学宗旨,筑巢引凤、硕果累累,为国家培养出不少专业人才。第一批就读于储才学堂的学生,毕业后学有所成的不在少数,更不乏优秀人才。在物理学领域,何育杰开创近代物理学,翻译置备物理学教材,为中国物理学作出杰出贡献;在文学领域,洪允祥创作诗词抒发爱国情怀,执笔《天铎报》言论专栏,为中国的仁人志士发声;在政治领域,夏锡祺担任过山西教育厅厅长,李思浩担任过财政总长。除此以外,在储才学堂受过杨敏曾教导的学生中,还有担任过宁波市长的罗惠侨、革命志士费公直、教育学者范寿康等等。盛炳纬也提到过,储才学堂创办后,高材生接踵而至,后在社会各界皆有所成,有王蓺卿、王菉轩、洪樵舲、林孟垂、朱维周、朱赓堂、刘荣甫、夏仲彝、王雅林、李赞侯、叶叔眉、何吟苢、陈契琴等。

二、发展:宁波府中学堂(1904—1911)

宁波储才学堂于1904年改称为宁波府中学堂,1908年迁至城南新建校址,时主管学部军机大臣张之洞亲为学堂题写校碑。此时的学堂规模设施、师资水平堪称一流,俨然成为“浙东第一校”。

(一)学堂扩建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发布施行,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几千年来学校没有制度体系保障,学制没有明确规定的局面。癸卯学制借鉴了西方先进的教育模式,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明确了学校在落实教育体制上的要求,确立了我国近代教育学制的整体体系和基本框架。有了政府的规定,创办新式学堂成为各地办学的主流,各类独具特色的新式学堂纷纷成立。1904年,宁波储才学堂经当时主事喻兆蕃的管理下,改名为宁波府中学堂。

府中学堂声名渐播,影响扩大,来学堂求学就学的学生日益增多。宁波储才学堂本身建址于寺院之上,校舍狭隘,无法容存更多的学生。即使扩充改建也难顾实际,只能做应付之用。1904年,时任宁绍台道喻兆藩主张兴办学,与众商议后决定扩新储才学堂。“宁波府中学堂房舍狭隘,不敷展布,现由刑部郎中童绅德厚,拟以道厂基地改建堂舍,藉资扩充。日前具禀道署,呈请转详。兼署宁绍台道正任宁府喻太守兆蕃阅禀后,业已批候,据情转详,俟奉到批示再行照复。”[11]1907年,在得到政府批示后,喻兆藩开始动用政府拨款以及募集资金,扩建改造奉化江畔三十亩的船基地进行办学。此地位于奉化江畔,地势清旷,环境幽静,无尘嚣之气,宜养息修学。经过十几个月的工程扩建,学堂于1908年落成,共花费了六万多银元。用于填埋土地的约两千多银元,绝大部分都用于建造房子,花费五万四千多银元。另外,用于配置校具、乐器、图书、仪器等杂物的也有四千多银元。而监工的工资、交通、餐食以及犒赏等费用,都由盛炳纬个人出资,不算在内。经扩建后,学堂内房屋大小共一百一十间,“讲堂、教室、学生自修室、寝室,会食堂、雨天操场,会客室、仆役住室、庖湢、坑厕等一应俱全”(1)。

(二)校名题写

宁波府中学堂在建成之初,就面临一个重大的难题。究竟该由谁来题写新的校名?此人既要有非凡的学识和气度,又需拥有显达的声望和地位,若能播扬学校之美誉则更佳。对此,诸位领事者经商议后,决定邀请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来题写宁波府中学堂的牌匾。此时有个疑问,张之洞远在朝廷,宁波当地亦不乏教育大家,缘何邀请他呢?源于清末大臣张之洞在教育改革方面办得极具声色,适逢当时刚好颁布其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一来为顺应朝堂教育改革趋势,二来也可扩大学堂的影响力。而为何张之洞愿意为其题写校名,也不外乎为其改革造势。正值其推行教育改革之际,宁波储才学堂愿为人先,积极响应改革,并邀他出面。张之洞自然希望响应其改革者越多越好,更能体现其改革的力度和成效,也就答应下来了。这块由张之洞亲手题写的宁波府中学堂的石质牌匾,历经历史的沉淀,保存至今。

(三)教师教学

1908年,宁波府中学堂正式落成,有新生一百名入堂肄业。根据已颁行的癸卯学制,宁波府中学堂对教学课程设置、教育行政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调整与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除原有的经史、国文、舆地、算学、译学等,另外增设了修身、法制、博物、理化、图画、体操、音乐等。在课堂教学上不分班级,国文、经学、修身等课程均在总讲堂中上课,而英文和算学两门课程则分班上课。国文的学习采用古文选读形式,并配备讲义作教学之用。在英文的学习上,三年级学生要求用英文读《纳氏文法》、《皇家读本》。具体教学内容与教师待遇记载于1910年的《四明日报》,可见表1。

(四)学堂收支

宁波府中学堂在收支上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在1910年的《四明日报》上,就记载了宁波府中學堂在庚戌年某个学期的收支一览表。府中学堂监督王绍翰让学堂会计员廖君将这学期的学校各项收支情况整理打印成表,交给政府和学界团体公览。该表将学堂的收支情况一一列出,清晰细致。这一学期共收入洋银一万三千多两,支出一万一千多两,盈余一千多两。说明学堂在办学上虽然盈余不是很多,但也没有出现赤字的情况。在收入来源上,“有政府领款、学生膳费、灯油杂费、田产租息、乐捐等”。在支出项目上,“主要用于校员、杂役的月费工资和津贴,膳金、茶水、灯油费,书籍仪器的费用以及纸张的印刷费”[12]。

(五)办学阻碍

在新式学堂的发展过程中,受到过地方保守势力的干预和破坏。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事件,如学堂监督关维震被诬案、学生滋闹、师生冲突、毁坏设施事件等,在当年的《申报》中均有记载。最著名的要属民国名人陈布雷引发的学潮,此次学潮影响范围广泛,轰动一时。陈布雷在其《陈布雷回忆录》中有对在宁波府中学堂就学的翔实记载:“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丙午,(我)来到宁波府中学堂读书。宁波府中学堂前身名为储才学堂,经喻兆蕃改革而成。今年聘任了关来卿为学堂监督,学堂以教育为本,引入了许多新式课程,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和知识,同时也扩招了学生。”[13]1906年,陈布雷奉父命入学,目的在于广交游长见识。府中学堂之于传统学堂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中都是比较新颖的,能广开学生的眼界。然而,府中学堂中的新生与旧生在思想观念上存在冲突,双方之间的矛盾日益加重。以一封陈布雷给友人痛诉旧生弊病的信为导火索,双方矛盾迅速激化。最终,事件越闹越大,不得不由宁波教育会出面调停。最终,对陈布雷作退学处理,风潮也得以平息。從此事不难看出,在宁波府中学堂之中,仍存在着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

三、结语

孙中山先生曾言:“宁波风气之开,在各省之先”[14]。而清末宁波储才学堂即是在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与本土文化产生一定碰撞的背景下,由官员协同商人创办的宁波第一所新式学堂。置于清末的历史背景下,它的成功创办与当时中国的社会政治面貌、经济状况、商绅阶层等紧密相关。宁波深厚的教育历史奠定了储才学堂的办学基础,各地新式学堂的试点创办为储才学堂起到了示范借鉴作用,宁波帮商人的捐资助学又为储才学堂提供了发展良机。储才学堂以“革新图强,储备人才”为办学宗旨,既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也为近代宁波人才的培养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在教育思想上,储才学堂一方面融合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优秀文化,另一方面又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模式,办出了国人独有的特色。在储才学堂创办后,宁波第一所师范学堂也随之出现,储才学堂与各类新式学堂一起推动了宁波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注释:

(1)转引自宁波市海曙档案局,宁波市海曙区文物管理所编. 古城寻贤——海曙之名人与遗迹[M]. 杭州:西冷印社,2014:148.

参考文献:

[1] 谷雪梅. 20世纪宁波教育发展史新探[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5):66.

[2] 王应麟. 深宁先生文纱摭余编[M]. 宁波:鄞县张氏约园出版,民国:53-54.

[3] 乐承耀. 近代宁波商人与社会经济[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 纪立新. 宁波近代教育初探:以国人自办教育为考察[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58.

[5] 俞福海. 宁波市志[M]. 北京:中华书局,1995:2225-2226.

[6] 谢振声. 杨敏曾:一世书香半载官[J]. 宁波通讯,2011(19).

[7] 王海燕.论晚清学堂筹款事宜及影响[J]. 江淮论坛,2003(5):115.

[8] 宁波市教育委员会.宁波教育志[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9] 示考西学[N]. 申报,1897-05-27.

[10] 四明山色[N]. 申报,1897-06-23.

[11] 禀请扩充学堂[N]. 申报,1906-07-24.

[12] 宁波府中学堂庚戌年上学期收支一览表[N]. 四明日报,1910-06-19.

[13] 陈布雷. 陈布雷回忆录[M]. 北京:团结出版社,2016:20.

[14] 董启俊. 宁波旅沪同乡会[C]//政协宁波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宁波文史资料(第五辑),1987:16.

猜你喜欢
清末
“西学东渐”一词始于清末而非民初
清末监狱改革的法律文化探析
清末书院改学堂
简述清末西方中国观的转变
论清末粤汉铁路风潮对粤港地区报业的影响
浅谈清末新式学堂与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中心的形成
清末陕南地区的书院改制
清末安徽禁烟述论
洞头县馆藏清、民国书画赏析
论清末留日学生译书活动的原因、内容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