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肱骨髁上骨折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2020-12-24 13:26:40薛丁华车欢娥薛东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9期
关键词:肱骨护理人员康复

薛丁华,车欢娥,薛东梅

(山西省吕梁市人民医院,山西 吕梁)

0 引言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人体的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发生的骨折,这种骨折是肱骨骨折的主要类型。其是一种小儿常见骨折,其常见的患者年龄在5~12岁,可以将其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危害程度较高的骨折类型,会对患者的神经、血管等造成损伤,可能会引发两个严重的并发症,分别为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或肘内翻畸形,这两种并发症都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伤害,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畸形[1]。所以对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将十分重要,在治疗护理中一定要注意对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或肘内翻畸形的预防,让患者有一个良好的预后。本文将结合相关的参考文献和自身的临床护理经验,对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肱骨髁上骨折护理中的效果评价,接下来将会对护理的内容和效果进行阐述。

1 对肱骨髁上骨折进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干预

对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实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护理方法,其是从常规的肱骨髁上骨折护理所改善而来,对患者进行术后功能锻炼可以让骨折提早愈合,无功能性改变的并发症发生[2]。接下来将会对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干预中的改进部分进行阐述,具体的情况如下。

1.1 健康宣教

发生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大多年龄较小,患者和其家属基本都对肱骨髁上骨折的了解程度很低。护理人员需要在术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让其对整个的肱骨髁上骨折内容、治疗过程、注意事项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方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增加治疗和护理效果[3]。护理人员在术前对患者和其家属进行肱骨髁上骨折的疾病情况、治疗过程、麻醉安排、手术方法等进行讲解,在讲解中护理人员需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可以结合相关的成功实际案例一起进行讲解,加深患者等的理解。在讲解后,仔细回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在对患儿进行了健康教育后,与其进行良好的沟通,为手术做好术前准备和主要的护理内容。向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的手术室讲解。对患儿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了解患儿的实际情况,如果有不良情况发生,要及时通知治疗医生。鼓励患儿及时的表达出自身的实际感受,并对其进行仔细的记录,这样能够让医生充分了解患儿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

1.2 优化输液护理流程

在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除了手术之外,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为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由于患者的年龄较小,多次的静脉穿刺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所以需要对常规的静脉输液流程进行优化,减少静脉穿刺对患儿的生理和心理影响。主要的护理内容有,在对患儿进行输液之前做好完善的准备,在输液时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穿刺。在穿刺时,一名护理人员负责穿刺,一名护理人员负责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当一名护理人员与患儿进行交流,充分吸引了患儿的注意力后,另一名护理人员快速而准确地对患儿进行静脉穿刺。由于患儿的血管较小,尽量选择小号的留置针,既能降低穿刺的疼痛感受,也能对患儿造成较小的创伤[4-5]。在穿刺成功后,对留置针进行充分的固定,防止其在日常活动中出现松动、滑动、位移等情况。如果患儿的情况会导致常规固定出现危险情况,可以对患者的穿刺手掌进行儿科输液手板固定,防止非计划性的拔针出现。

1.3 心理护理

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病情程度较为严重的骨折,大部分患者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而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和其他治疗的过程中会疼痛、不适等情况。这些情况会对患儿的心理造成影响,使其产生不良情绪或拒绝配合治疗的情况发生[6]。所以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十分必要。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的内容如下:(1)与患儿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与其建立友好的关系,打消患儿对护士的防备心理,并且通过与患儿和其家属进行交流了解患儿的兴趣爱好,为后续的心理护理做好基础;(2)在护理的过程中要以一个和蔼可亲的形象或态度来面对患儿,在整个的过程中不能出现不耐烦或厌烦的情况。护士是与患儿接触时间最长的医务人员,不好的态度会对患儿心理造成影响,从而增加患儿不配合治疗的风险;(3)经常和患儿进行交流,了解其心理情况,如果发现有不良的心理状态要及时对其进行疏导;(4)在合适的时间和患儿进行相关的游戏来舒缓患儿的紧张、焦虑情绪。在患儿的床边可以放置一些玩具以此来降低患儿对医院的恐惧心理;(5)在患儿心情不好时可以让其观看其喜欢的动画,以此来转移其注意力和疏导不良情绪;(6)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让患儿家属尽量多对患儿进行陪伴,降低其在手术中的紧张情绪。

1.4 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一种运动疗法,通过一定的运动锻炼和特殊器械的辅助,帮助患者运动器官的功能恢复,使患者能恢复正常的行为活动方式。在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实施功能锻炼的康复治疗方式时,结合一些功能锻炼前沿实践的方式,如将一些锻炼方式与现代化科技相结合,将国际化的锻炼方式与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设定有针对性且合理的锻炼方式,使患者的功能锻炼效果能有所提升。在开始对患者的功能锻炼时,利用基本动静平衡原则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在手术结束后,要进行以静为主的功能锻炼,避免对患者受伤部位造成二次伤害。其锻炼的主要的内容为指导患者进行握拳锻炼,每次进行锻炼40次左右,每天进行3次锻炼,一般是在术后3 d内进行这种锻炼。在患者的情况恢复得到一定恢复后,功能锻炼转化为以动为主,在进行握拳锻炼的基础上,进行腕关节的屈伸活动,帮助患者进行被动的腕关节掌屈和背伸,每个姿势保持20 s左右,完成后让患者休息一定时间,大约15 min。再让患者主动的进行腕关节的屈伸,每天进行3次锻炼。在后续的锻炼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恢复情况,增加腕关节的锻炼强度。在骨折预后后,拆除石膏托的固定,对患者进行肘关节的屈伸锻炼,每天进行1次,每次屈伸60次。通过将不同的功能锻炼方式相结合,为患者设定安排适合其病情的锻炼方式,并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恢复情况,适当的改变其功能锻炼的方式,使其的肢体运动能尽快恢复正常的功能作用,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行为活动方式。

2 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肱骨髁上骨折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通过查阅相关的临床研究资料和自身的临床经验,对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肱骨髁上骨折护理中的效果评价。在李玮等[7]的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肱骨髁上骨折护理中的效果评价研究中,本人将选择7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这篇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进行了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的恢复效果更好,这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分别为(6.20±1.20)d和(13.32±2.08)d。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其骨折的愈合效果要好于常规指导愈合的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通过对这些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对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起到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治疗,预防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从而使得患者的恢复速度加快,缩短恢复时间,从而降低治疗费用并达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3 总结

通过对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进行良好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以对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意义。通过对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常规护理中加入健康教育、优化输液流程、心理护理等可以有效加快患儿的恢复速度,让患儿可以尽快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去,减少肱骨髁上骨折对其的影响[8-9]。由于骨折的病情较为严重会对患儿的心理造成影响,而在日常护理中加入心理护理,不仅能够让患儿更好的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率。还能消除其不良情绪,让肱骨髁上骨折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伤害降到最低。值得在后续的肱骨髁上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中推广使用,让其为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提供更好的保障。

猜你喜欢
肱骨护理人员康复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4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50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