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转出患者及家属迁移应激的研究进展

2020-12-24 16:19:37李忻宇闵丽华谢彩霞文红英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转科病房家属

李忻宇,闵丽华,谢彩霞,文红英

(1.川北医学院护理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四川 成都 610072)

重症监护病房 (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为重危患者提供最佳护理,有针对性的监测供给的专业科室,随着患者病情稳定且不需要持续监护和生命维持时,患者将会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据文献报道,患者从ICU转至普通病房,会给患者和/或家属带来压力,这种由于转科带来的压力被被称为“迁移应激”[1]。迁移应激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及康复,同样对患者家属带来一系列生理及心理的影响,影响家属的照顾能力,甚至造成患者的不良转归[2]。目前,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关注ICU转出患者及家属的迁移应激,针对此开展了一系列干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受国内医疗护理现状的影响,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科学性及可行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在CNKI、维普、万方、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检索“迁移应激”、“转科压力”、“转科焦虑”、“transfer anxiety”、“transfer stress”、“translocation anxiety”、“relocation anxiety”、“relocation stress”等关键词,了解国内外关于ICU转出患者及其家属迁移应激的研究现状,并综述迁移应激的概念,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为国内改善ICU转出患者及家属迁移应激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1 概念及理论基础

1976年学者Lethbridge发现患者从冠心病监护室(coronary care unit,CCU)转入普通病房后会出现身体不适和焦虑行为[3],1986年学者McGonigal发现患者从ICU转至普通病房,会因失去安全的护理环境和依赖的医护人员而出现焦虑,并将此焦虑定义为转移焦虑[4]”。1992年学者Bokinskie发现ICU转出,给家属同样带来情绪困扰,并产生焦虑、恐慌等[5]。1992年北美护理诊断将这种因环境改变,再加上健康状况不佳引发的身心、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失调而感到的烦躁、焦虑、压抑、孤独或恐惧等正式定义为RSS(Relocation Stress Syndrome)[6],被国内学者翻译为迁移应激综合征或转科压力综合征[7,8]。2015年HyunSoo将患者家属的迁移应激分为分离焦虑、识别变化、病情危重和担忧4部分[9]。迁移应激的理论基础来源于Meleis转移理论,该理论指出患者从ICU转移至普通病房,是一个过渡时期,过渡期患者可能会遭受功能丧失、疼痛、焦虑及精神错乱等症状,患者及其照顾者对即将面临的情况和转运过程中的角色没有做好充好准备[10]。

2 迁移应激的产生原因

2.1 患者及家属没有为ICU转移做好充分准备研究表明,由于患者和家属没有足够的关于患者ICU转移的信息,无法为患者的ICU转移做好充分准备,会对即将面临的转移感到焦虑、不知所措[11]。目前ICU资源仍然较为紧张,若因突发事件导致患者非计划内的被迫转移,患者及家属没有充裕的时间为ICU转移做好准备,将对突如其来的ICU转移感到不确定以及恐慌[12]。

2.2 认为患者仍然病重,需要持续的监护和密切的关注李文莉等研究表明,部分家属表示希望在ICU的安全环境中继续治疗,担心普通病房会不利于患者康复[13]。Enger的研究发现,从护士角度,部分从ICU转移的患者习惯于监护室的全面监测,并在这种持续全面的监测中找到安全感,被将这类患者形容为“典型的ICU患者”[14]。

2.3 患者和家属所处的治疗及护理环境和程序的改变患者从ICU转出后,缺少了ICU密集的监护和照护,“一对一”的ICU护理将变成“一对多”的普通护理,患者和其家属会因为普通病房护士的减少、医护人员对患者关注度的下降以及监护仪器的缺乏感到心理落差和不安,甚至对其普通病房的治疗和护理效果产生质疑[15]。由于普通病房的护理环境以及护理程序改变,认为没有得到预期的关注且需求没有被满足,同时陌生的病房环境让他们感到不安和无助[16]。

2.4 患者家属担心不能胜任照顾者角色普通病房由于医护人员配置及患者病情趋于稳定,需要患者家属协助承担辅助照护患者的能力。患者家属缺乏照顾患者的经验,对于自己的照顾技能不肯定,担心自己不能胜任照顾者角色,加之ICU转出患者病情复杂,家属不了解患者病情信息等感到困难和压力[12]。

3 影响迁移应激的相关因素

3.1 一般人口学因素①性别:研究表明,女性患者及女性家属的迁移应激明显高于男性,这可能因为女性面对压力时,其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普遍较男性差[17,18]。②年龄:周松等研究发现,患者年龄越小,家属对于ICU转移的压力越大,迁移应激水平越高,这可能由于患者年龄小,家属会产生过度担心和过高的康复期望[19]。

3.2 社会因素①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Cypress在其文献综述提出,患者和家属的社会支持与个人面对压力的应对能力均能对其迁移应激产生影响[20]。这可能较好的社会支持能使个体获得较多的情感及经济支持,而应对方式能影响个体对ICU转移事件的看法,积极应对方式的个体更多地认为ICU转移意味着患者疾病好转,是一积极的正性事件[21]。②文化水平和收入情况:研究表明,文化水平程度较高,经济收入较好的患者及家属ICU迁移应激较小,这可能因为文化程度高的个体获取信息及知识能力较强,收入水平直接影响了经济压力[18]。

3.3 临床因素①转移时机:夜间和无预料的转移会对患者ICU的转移造成较大的迁移应激,这可能由于夜间及无预料的转移可能让医疗机构,患者及家属对ICU转移没有做好充分准备[22]。②ICU入住时间: 患者入住ICU的时间对患者及家属的迁移应激产生较大影响,这可能与ICU的入住时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17,22]。③医患沟通情况:研究表明,转科时医患之间不完整不成功的沟通将增加患者及家属ICU转出的迁移应激水平,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让患者和家属认为病房医护人员仍然了解患者病情[23]。

4 改善患者及家属迁移应激的干预措施

4.1 过渡护理计划ICU的转移破坏了ICU治疗与护理的连续性。医护人员的减少和监护设备的撤去将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不安,甚至影响患者转出后的护理安全[24]。Yun通过制订过渡护理计划用于神经外科ICU转出的患者及家属,结果显示,过渡护理计划虽不能改善患者及家属的迁移应激和护理负担,但是能提高患者和家属的ICU出科准备度,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和家属的迁移应激与护理负担改变较观察组更显著,说明过渡护理计划能缩短ICU患者和家属的迁移应激改善时间,并在较短时间能家属的护理负担得以改善[25]。周月萍将“安全·支持·合作”过渡期护理模式运用于ICU转出患者中,结果证实该模式提高了过渡期患者的护理质量及家属和接诊人员的满意度,减少了患者的负性情绪,并降低了患者72 h小时重返ICU率及平均住院时间,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临床治疗结局[26]。赵静等通过对ICU肿瘤患者家属实施迁移计划模式,有效改善患者家属的迁移应激,减少其焦虑程度,并提高家属对于患者的照顾能力有[7]。目前,过渡护理计划的具体实施多是通过分阶段对ICU转出患者及家属进行干预,但是实施过程中,由于实施转科的三阶段干预的主导者多为护士,患者及家属多为被动参与,积极性还尚缺乏,且过渡护理计划的具体内容多是自行设计,科学性还有待考证,研究对象多为外科ICU转出的患者及家属,对专科重症患者及家属的针对性不强,加之没有反馈机制,无法根据患者和家属的需求进行持续性改进。

4.2 转科护士/联络护士的使用ICU联络护士最早于1998年由澳大利亚建立,是指为ICU转出患者提供连续性护理服务的临床护理专家,主要任务是为ICU转出患者及家属提供过渡期护理服务,协助患者及家属从ICU过渡到普通病房,并为初级医疗人员和病房护士在照护ICU转出患者中提供指导与协助[27]。Jodaki的研究可见,ICU联络护士显着降低了心脏术后患者ICU转移至普通病房的焦虑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27]。肖乐乐等运用ICU联络护士在改善ICU转出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况、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ICU非计划重返率,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等方面起到明显效果[28]。但是目前针对ICU联络护士的定义、选拔及职责范围尚未明确,特别是国内ICU联络护士的建立及使用还尚在探索阶段。

4.3 信息干预信息的缺乏,特别是ICU转移前,患者和家属的信息缺乏将严重影响ICU转移后患者和家属的迁移应激[11]。Hyeonto通过文献回顾和访谈制订迁移信息指南用于神经外科监护室转出的患者家属,结果显示对患者及家属的转移性焦虑无明显改善,但是明显提高了患者家属的教育满意度[29]。Lee等针对ICU转出患者家属制订教育手册,结果显示能改善ICU转出患者家属的迁移压力,但对家庭负担水平的改善并不明显[30]。虽然患者和家属明确表示,ICU转出前缺乏信息会使他们对转移事件感到焦虑,并对普通病房的护理感到困惑和不满,但是目前国外关于信息干预对ICU转出患者和家属的迁移应激干预研究效果尚不明确,且信息干预的方法也不一致,国内尚没有使用信息干预手段对ICU转出患者及家属的迁移应激进行干预研究。

5 小结

随着重症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的成功不仅仅是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同时需要让患者和家属心理健康。从ICU转出,患者和家属将存在一定程度的转科压力,并引起一系列负性事件,如影响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不利于患者康复,使家属过度紧张,影响其做出正确医疗决策和照顾患者能力,增加普通病房的医护人员的医疗护理压力,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医患矛盾的风险等。

ICU迁移应激的干预研究国外主要采取过渡期护理计划、ICU联络护士和信息干预,但是干预效果并不统一,且对于某些特殊专科疾病的危重患者及家属缺少针对性。ICU迁移应激的干预研究国内多采用过渡期护理计划和ICU联络护士,但是随着ICU停留时间越来越短和国内护理人员的紧缺,这两种方法较难以在国内大范围推广和借鉴,而信息干预如使用书面信息小册子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ICU停留时间和护理人员的限制。信息干预的研究方法及结果在国外方法尚不一致,国内暂无信息干预对ICU转出患者及家属迁移应激的影响研究,国内是否可以通过信息干预如使用书面信息手册来缓解ICU转出患者及家属的迁移应激有待考证,同时如何保证ICU转出患者及家属能够集中精力阅读书面信息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结合我国国情和特点,亟需护理人员寻求更多更有效更科学更可行的干预措施来改善ICU转出患者及家属的迁移应激。

猜你喜欢
转科病房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内转科型
ICU转科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过渡期护理研究进展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MEA)在住院病人转科交接中的应用
APACHE-Ⅱ评分在ICU患者转科中的应用
便宜的病房
CCU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
哈尔滨医药(2014年2期)2014-02-27 13: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