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2020-12-24 15:22:44谭梨丽林世红徐向新郑华韦成信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6期
关键词:训练器置换术外科

谭梨丽,林世红,徐向新,郑华,韦成信

(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 柳州)

0 引言

加速康复外科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是一种最新的术后康复理念,指的是在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优化护理措施,采取的措施是有循证医学依据的。通过康复护理能够减少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及应激。心脏外科手术风险较高,手术操作较繁杂,且对手术操作及护理要求较高,患者术后康复情况与围手术期护理水平密切相关,现就加速康复外科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的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共计100 例,且患者的就诊时间均为2018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 例。对照组:女性∶男性=33 ∶17,年龄19-69 岁,平均(53.14±11.20)岁。手术方式:二尖瓣置换术28 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6 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6 例。研究组:女性∶男性=33 ∶17, 年龄29-74 岁,平均(53.98±10.20)岁。手术方式:二尖瓣置换术32 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4 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4 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该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包括术前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手术前做好备皮、导尿工作,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有效的监测,给予术后饮食、用药、活动指导等[1]。

1.2.2 研究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其护理方法如下:

1.2.2.1 术前护理

(1)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治疗:入院当天护士采用NRS 2002 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体重指数的记录,评分≥3 分的患者请营养科会诊行营养支持治疗,制定个体化的经口营养支持治疗方案。

(2)呼吸功能训练:常用三球仪呼吸训练器,该训练器中有3 个腔,且标有明显的刻度及容量,容量刻度有600ml、900ml、1200ml,患者在呼吸的过程中当球达到顶部时则表示所对应的容量。使用三球呼吸训练器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患者每一个时间段里的呼吸锻炼程度,护士可根据训练结果对患者的锻炼方法进行调整,监督患者完成,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3)术前肠道准备:术前予开塞露2 枚排出宿便。

(4)禁食及口服碳水化合物:术前禁食禁饮理念有所改进,由传统的术前6h 开始禁饮缩短为术前2h[2],可降低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第一台手术和接台手术患者均于术前1d 睡前口服无渣营养液200ml。手术当日晨7:00 口服清流质150ml。

(5)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在手术前的30min 为患者使用抗生素,若手术时间在40min 以上的应中途加用1次抗生素,在术后则不需要预防性加用抗生素[3]。

(6)术前抗焦虑药物的使用:除特殊病人,不常规术前麻醉用药(镇静及抗胆碱药),对于紧张型病人,在放置硬膜外导管时,给予短效的抗焦虑药可能有帮助。

(7)预防性镇痛:术中予罗哌卡因+利多卡因+曲安奈德混合液行左侧3-9 肋间神经封闭术,术后氯诺昔康预防镇痛可能改善术后镇痛效果,加速病人康复。

(8)术中体温及输液的控制:在手术中应做好保温工作,能够有效降低出血及感染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分解代谢[4]。注意在手术中应尽量避免过度为患者输液,尤其是含钠液体,以免在术后出现肠麻痹,对术后的恢复不利[5]。

1.2.2.2 术后护理

(1)呼吸道护理:在手术后应及时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进行清除,改善通气,定时为患者拍背排痰,告知患者在咳嗽时应双手按住伤口并进行深吸气后咳嗽,若仍不能咳嗽则使用压迫气管刺激的方法来促使患者咳嗽排痰。应用呼吸训练器,20 次/h,做5 次后稍作休息,每次移动容量指标至前次最高吸气量容积处,尽最大可能使其达到最大的限度[6]。

(2)早日拔出各种管道:在手术中会建立中心静脉导管系统,若在术后没有大量的液体需要输入的话应尽早将其拔出,以免对患者全身造成影响,出现感染情况。尿管的最佳拔除时间为术后的24-48h,这一时间里拔除尿管首次排尿成功率高、患者舒适度高,利于术后的恢复。拔胸管管标准,除了体温、血象无异常,咳嗽时胸管波动<2cm且无漏气,胸液形状正常,胸水量<300ml·d-1,胸片提示肺基本复张即可拔出胸管。

(3)术后镇痛:根据疼痛评分,采用多模式镇痛。术中予罗哌卡因+利多卡因+曲安奈德混合液行左侧3-9肋间神经封闭术,预防镇痛。

(4)早期下床活动:有研究表明,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床下活动能够促进肠蠕动,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7,8]。

(5)出院标准:能够自由活动,体温正常,无须补液治疗,正常饮食,口服镇痛药物能良好控制疼痛,器官功能良好,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迹象[9]。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5.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进行t检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使用P<0.05 表示。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进食、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提前,拔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住院期间的观察指标(±s)

观察指标 对照组 研究组 t P术后进食时间(d) 3.34±2.78 2.06±1.38 2.916 0.004拔尿管时间(d) 7.14±3.94 4.66±1.70 4.084 <0.001拔心包纵膈引流管时间(d) 6.10±3.45 4.64±1.34 2.792 0.006下床活动时间(d) 9.78±4.15 5.76±1.70 6.338 <0.001总住院时间(d) 35.18±10.94 31.5±6.33 2.060 0.042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取得明显效果。微创手术在临床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心脏外科中尤为显著。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在围术期加强有效的护理,其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运用为围术期的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有利于弥补传统护理中存在的不足,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减少患者手术的应激性和并发症,符合现代护理的要求[10]。

猜你喜欢
训练器置换术外科
骨外科知多少
连续被动式运动训练器转速切换协调控制方法
虚拟维护训练器在飞机维修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腹腔镜手术训练器的摄像头影像滞后现象及分析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