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绿色素质教育研究

2020-12-24 14:15王国平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绿色

王国平

(黄山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黄山 254041)

党的十九大全面阐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做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1]。高校大学生是中国梦接续历史、现实和未来的重要传承者,大学生绿色素质水平的高低关乎整个中华民族绿色素质的发展水平,事关我们国家绿色发展的具体成效。因此,高校实施绿色素质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既拥有扎实专业知识又具备良好的绿色发展理念的高素质人才,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高校加强对学生进行绿色素质教育,使他们树立较强的绿色环保意识、塑造健康的绿色社会道德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 大学生绿色素质教育内涵

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是构建良好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主要由自然、社会和人构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作为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前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全新理念,绿色发展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选择。人既是实现绿色环境的受益者,更是推进绿色环境的主导。绿色素质反映了一个人基于环境熏陶、自我学习以及外部教育所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社会融洽相处的绿色知识、绿色意识、绿色行为以及绿色人格的总和。作为绿色素质最基本的构成要素,绿色知识是个体在探索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过程中所获得的价值体认、基本判断和方法技能的总和。而绿色行为则是把绿色知识、绿色意识,特别是绿色价值体认转化为自觉的具体实践和行为活动,用自己的行为、举止和习惯让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处于基于规律规范基础上的和谐美丽关系,从而最终形成并固化伴随一个人一生的绿色人格,进而成为推进他人、社会和自我发展的动力。

大学生绿色素质教育就是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布局和“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引领下,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的氛围中,不断丰富大学生的绿色知识,培育他们的生态伦理观,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绿色意识和绿色行为模式。新时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思想敏捷、求知欲强,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培养他们践行和维护绿色发展的责任意识,筑牢绿色发展的理念,争当绿色发展的践行者、推动者、宣传者,最终铸就绿色人格,为增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绿色素质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2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绿色素质教育的意义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觉悟、民族精神、社会公德、纪律规范、道德情操和绿色素质等方面。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如何切实加强大学生绿色素质教育就成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2.1 思想政治教育准确定位大学生绿色素质教育的方向

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有意义、有价值的教育活动。不论是思想教育、理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都会存在方向上的问题,而决定方向的关键在于教育主体的政治态度与价值取向。青年大学生处于对社会、人生认识和评判的时间节点,抓好这一阶段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养成极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在绿色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就体现在积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人格素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不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素质人才。

2.2 绿色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立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时代历史任务协同推进。同时,还要与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发展、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结合,不断推进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响应新时代的号召,对其内容、方法与途径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必要调整和完善,才能充分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已逐渐成为社会自觉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继往开来的视野中明确新时代的历史定位,就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安排和充分利用绿色资源,广泛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弘扬绿色文化,把绿色素质教育融入课程和教学体系当中,不断深化新时代大学生对绿色发展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大课题的认识与理解。

2.3 绿色素质教育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不断跃升,人们正处在“坐在现代文明的火山口上”[2]。在这种风险与挑战并存的态势下,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人际交往和就业择业等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大,以至于他们在自我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容易陷入一种“失调”状态,即以个性和自我中心,忽视与自然、他人、社会的协调与融合;注重金钱物质追求,忽视精神追求,等等。情绪化、陌生化、人际冲突、忧虑不安、迷惘失落等这些“失调”状态的外在表象,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在自我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冲突。如果不能给予自身发展恰当的定位,将很难把自身发展聚焦到生命价值与使命上。把绿色素质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可积极引导大学生在挫折困难中实现准确的自我定位: 既保持个性,又尊重他人;既发展自我、又服务社会;既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又敬畏自然、融入自然。确保新时代的大学生以平和、宽容的心态度过发展的矛盾期,让自身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优秀人才。

3 新时代大学生绿色素质教育现状

高校绿色素质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就学生来说是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就高等教育来讲是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囿于认识、经验等局限,新时代大学生绿色素质教育仍存在培育路径实施效果差、校企协同培育弱、素质培育课程体系不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3.1 绿色素质培育路径实施效果有待提高

当前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绿色素质培育的总体水平较好,学生绿色综合素质较高,在我们抽样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个别的绿色素质指标的分值相对较低,如绿色知识和绿色价值等。绿色知识水平体现了学生对绿色基本理论问题的掌握情况,绿色价值是学生对环境、生态、和谐社会等问题的认识程度,是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生态意识的重要体现。只有正确认识自然和社会生态的价值在绿色素质培育中的重要意义,才能将绿色素质正确理解和内化为个体自身的经验和日常行为。心理学认为独立个体只有把从外界接收到的信息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才能自觉外显于个体的行为和习惯。所以,需要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强化学生在绿色知识和绿色价值等方面的培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绿色素质。

3.2 校企协同培育绿色素质弱化

理论上说,大学生绿色素养教育的主体应由行业企业和学校构成,可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学生绿色教育更多的职责在学校这一方。学校关于学生绿色素质教育的路径、方法、渠道等相对于行业企业来说更加全面和具体。而大学生绿色素质培育应该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要贯穿于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根据实际教育教学计划安排,学校只是培育学生一定阶段的绿色素质和绿色人格的养成。学生在离开学校进入行业企业实习之后,其绿色素质的培育和绿色人格的养成更需要行业企业和政府作为培育主体来承担。从一定程度来说,这一阶段的大学生绿色素质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和关键。而实际过程中,由于高校与行业企业的融合度不够等因素影响,导致教育过程中存在校企协同培育大学生绿色素质弱化现象。

3.3 绿色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高校系统开展大学生绿色素质教育还不多,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的非“绿色化”[3]。除生态学类相关专业之外,还缺乏专门针对所有专业大学生进行绿色素质教育、培养绿色素养的相应教材,这就极大地制约了绿色知识的普及。随着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不断推进,许多高校都开始重视并尝试对大学生绿色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但常常是以报告、讲座等形式简单地讲授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没有对问题的解决对策进行分析探讨。在大学生绿色素质培育的课程体系构建上还很不健全,特别是如何有效在专业课中融入绿色素质教育内容有待完善。虽然部分高校开设了选修课,但在教学内容设置上,缺少科学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加上就业形势的严峻,很多高校认为此类讲座应给一些实用型讲座让位,这样的教学状态不论是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还是绿色素质的培养都极易产生不良影响[4]。以上种种现状充分说明当前我国高校未能将绿色素质教育融入整个课程体系中,还没将其提高到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来重视。

3.4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绿色主题不够突出、实践性不强

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的主要途径仍然依赖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突出大学生绿色素质的培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责无旁贷。现实中,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仍然更多地侧重于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致于大学生将其理解为空洞无物的理论说教课。如果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最新发展成果未能及时地补充完善,那么它就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绿色素质教育的要求。此外,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过多注重理论教授、缺少问题研究;过多注重形式、缺少实践训练,忽视实效性,没有把课程设计与绿色校园文化、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有效整合,这些都阻碍了大学生绿色素质教育的效果发挥。

4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提升大学生绿色素质教育路径

高校是大学生专业学习、接受教育和日常生活的活动场所,要主动通过现代融媒体手段并结合新时代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与方法,不断提升大学生绿色素质水平,让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铸就绿色人格成为自然、自觉和习惯。

4.1 管理育人,构建绿色素质教育的多元协作机制

所谓多元协作机制主要是指在实施大学生绿色素质教育过程中,政府、高校、社会组织、环保组织、企业以及大众传媒等之间共同合作的运行方式。多元协作机制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绿色素质教育的效果[5]。因此,政府要适时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引导新时代大学生绿色素质教育。一是要牵头做好顶层设计,确定培育大学生绿色素质的目的、方针和具体形式方法;一是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政府、高校、环保组织以及大众传媒等参与主体在培育大学生绿色素质中的职责要求,确定其地位与作用[6]。同时,高校要成立专门机构,全面负责大学生绿色素质教育工作。制定学校高质量的绿色素质教育规划,全面推进绿色素质教育,制定考核奖惩办法,进行定期检查和督查。要积极与企业和市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将行业企业对职业核心素养的标准融入到学生素质教育发展规划之中,让学生在管理服务中自觉养成绿色素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人格魅力。

4.2 课程育人,构建绿色素质教育的课程教学体系

合理构建绿色素质教育的教学课程体系是夯实大学生绿色素质之基的关键路径,这就应该重点在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做好谋划与设计。首先,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可以设置绿色发展理念相关的通识课、生态道德伦理选修课。在专业课程中结合专业基础知识渗透绿色理念和价值观念;在生态道德伦理选修课程中要重点设置人与人、人与其他生命系统关系的相关课程内容。通过课程体系的“绿色”设置,进而实现绿色素质教育的全覆盖。其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模式上,可以把单一的课程教学模式与渗透课程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既突出精而专,把某一具体内容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实现绿色素质教育的独特教学模式,也要把绿色内容有机融入到现行的各门课程中去,通过各门学科的课程实施,化整为零地实现绿色教育的目的与目标”[7]。可以说,只有把绿色素质教育贯穿到各个学科之中,才能将绿色素质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融会贯通,发挥全过程培育绿色素质的优势。

4.3 文化育人,构建绿色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绿色素质内化于心,最后成为受教育者的潜在自觉行为是一个全员、全方位工程。既要通过多渠道教育引导,也需要通过氛围来熏陶影响。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经过长期的美的陶冶,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到不良的丑恶的东西是不可容忍的,让美把丑与恶排挤出去,这才是教育的规律。”[8]作为大学生绿色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校园里风景宜人秀美、伦理关系和谐有序、博雅教育文理并重,使得大学生在舒适氛围中潜移默化提升自身绿色素质。一要强化校园绿色文化顶层设计,有效规划大学生第二课堂教育体系,通过多渠道多方法,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绿色文化氛围。二要在校园整体布局设计中加入人文景观设计。对自然景观和和人文景观进行合理布局,确保校园里的每一处景观都蕴含着绿色文化的韵味。三要弘扬富有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结合学校实际,对发生在身边的、影响广泛的人与事进行充分挖掘、总结凝练,在精神文化氛围的构建过程中体认绿色素质的极端重要性。既通过绿色校风传递绿色发展理念,又发挥高水平的“绿色”教师队伍教学主体作用,同时还依托良好的学风积极推动大学生绿色意识的形成和绿色素质提升。通过“三位一体”绿色素质教育的校园氛围构建,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4.4 实践育人,构建绿色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

一般来说,绿色素质教育的实践性比较强,如果仅仅强调第一课堂的理论教育,而忽视课下实践的辅助教学,缺乏大学生的动手参与,就难以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一要广泛开展以绿色素质教育为目标的课外实践活动。结合“国际湿地日”“世界环境日”等环境保护纪念日,通过研讨会、讲座、学术沙龙和展览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大学生绿色素质教育宣传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自身绿色素质。二要广泛开展以绿色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校外实习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力量,把大学生绿色素质教育融入到校企合作的活动中,安排大学生到行业企业实习实训,通过实习实训,树立绿色管理行业企业的理念。同时,行业企业参与大学生绿色素质教育可以大力提高大学生绿色素质教育效果。三要广泛开展以绿色素质教育为题材的网络平台实践活动。随着科学发展,大众媒介形式越来越多样,青年大学生是各类智能电子产品的主要受众群体,可以利用这些媒介、特点和优势去开展相关的绿色素质养成教育。

4.5 思政育人,构建绿色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人们正确的“三观”为使命,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一要强化以绿色教育为重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渠道作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积极开发利用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可以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育的实效性[9]。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绿色素质教育内容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合起来,在形成正确的“三观”过程中,把他们培养成为拥有绿色素质的优秀人才。因此,把绿色素质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的课程体系,是当务之急。二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把绿色素质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按照绿色发展的理念以及美丽中国的建设要求,通过思想引领、榜样学习、行动实践,不断筑牢大学生的绿色意识、生态文明理念,使他们树立绿色生态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者和践行者。

猜你喜欢
素质素质教育绿色
绿色低碳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