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成分的制备以及储存措施

2020-12-24 13:26:40赵雪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9期
关键词:供血者离心机全血

赵雪

(吉林省四平市中心血站,吉林 四平)

0 引言

血液成分的制备通常情况下是指通过采用分离和过滤的方式将全血分为纯度不同或者浓度较高的血液制剂,制备的血液成分一般情况下包含了人体组成所包含的血浆以及血红细胞。血液制备学说的提出由上世纪中旬的国外医学人员提出并逐渐发展[1]。由于血液成分的制备满足了临床血液需求患者的不同需求,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应用效率,无常献血的方式也是其中之一,对临床血液的供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制备和储存方式进行分析,为提高血液质量提供研究报告。

1 血液成分的制备

血液成分的制备是将全血中的血液分别制成体积小、浓度高以及纯度高的方式,同时为保证血液成分制备的质量,进行血液制备的方式通常包含收工或成分单采机的方式。

1.1 血液成分制成的原理

全血的定义是指在血液分离出人体后经过抗凝处理后的血液,全血在进行抗凝处理后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即血浆层、白膜层以及红细胞层,由于性质的不同,不同的层级通常含有不同的管理范围。在全血中的血浆层主要保存血液中的血浆、水、蛋白质以及离子和盐类物质;全血中的白膜层则主要保存血液中的血小板、淋巴细胞以及单核细胞和粒细胞,另外对比全血中的其他物质,白膜层的物质质量相对接近,因此集中于白膜层进行管理;而红细胞层的定义相对简单,仅仅管理血浆中的所有红细胞,同时根据红细胞所处的不同阶段,两者的质量占比还具有一定的差异。做出抗凝处理的全血,能够明确不同层级的管理内容,随后采用分离的方式将不同的血液层进行分离,从而制成分血,从而达到提高血液利用率的作用,保证临床输血患者对血液缺失元素的需求,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

1.2 血液成分的分离

为保证血液层级的分离就必须采用准确的方式对血液成分进行分离。临床上可以采用离机血液成分分离和联机血液成分分离的方式进行。两种方式均需要以血液投入为前提。①离机分离的方式通常不会要求血液提供者进行,通过将血液采集者所提取的全血置于无菌袋,随后通过离心的方式将全血转化为不同的分血,由此制成各血液成分;②联机分离的方式则需要血液提供者进行协助操作,在相关医生的配合下完成对血液成分的分离工作,同时还需要持续进行血液采集流程,通过持续转化的方式完成联机分析策略[2]。

2 血液成分分离原理及优势

2.1 离机分离

离机分离包含两种不同的分离方式,即手工分离和离心机分离[3]。

2.1.1 手工分离

通过将全血置入无菌袋中,随后通过抗凝处理并使用手工分离的方式将其分为不同的分血,通过手工分离的方式具有节约成本和操作简便的优点,但同时还包含了较多的缺陷:①血液分离的重复性不高,质量产生影响;②去血小板血浆、含血小板血浆和浓缩血小板容易误入其他血液细胞,影响质量;③手工分离需要配置封口机保存,增加成本;④血液成分的情况无法准确度进行统计和对照;⑤浓缩血小板的血液成分制成相对较难;⑥无法对入库情况进行准确的纪录。

2.1.2 离心机分离

该方式是通过将全血置入离心机进行血液成分分离,完成后使用不同的无菌袋保存。离心机分离的优势具有以下方面:①对于入库保存的情况能够通过记录或者条形码识别的方式进行,同时能够对整个分离情况进行监管;②不需要采用封口机;③通过离心机所自带的光学传感器进行血液成分分离,可保证血液成分的重复性,提高分血质量;④离心机分离能够保证高纯度的分血;⑤对于去血小板血浆、含血小板血浆和浓缩血小板的污染较小,保证血液的纯度;⑥制备迅速。离心机分离血液成分较手工分离有多方面的优势,但区别于手工分离,离心机需要提前进行资本的投入,并且在进行血液分离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机构采用血袋、控制采血量。同时需要制定离心曲线,保证离心分离机的稳定性。

2.2 联机分离

联机分离的方式也有两种策略,即供血者协助和细胞分离机分离[4]。

2.2.1 供血者协助

在进行血液分离的过程中,供血者需要与单采血浆机进行连接,通过单采血浆机对供血者的血液进行离心操作并提出所需要的成分,将其装入无菌袋中,不需要的血液成分则不对其进行处理返还于供血者。其优势在于:①能够有效提取所需血液成分、PC和红细胞,血液成分的质量整体较高;②返还的血液能够保证供血者的身体需求,提高对血液的利用,供血者可一次性提供较多的血浆;③血小板的提取率足够一位患者所需的需求量,提高了血液成分利用率。但不可避免的缺陷可能包含:①仪器的操作较为复杂,需要专业的知识或人员进行支撑;②血液成分的收集时间较长,通常需要30~120 min;③抗凝剂的使用可能对血液提供者产生休克的危险性,需要根据供应者的耐受度进行判定;④仪器的损耗、投入的成本较高;⑤单采血浆机对血液供应者产生的影响,若供应者血液采集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供应者体温下降和神经紧张的情况,且长时间进行血液的体外循环,患者可能产生各类皮肤过敏现象,管道的磨损以及抗凝剂的使用会因血液循环引起一定的危险性;⑥通过单采血浆机进行血液供应的人员较少。

2.2.2 细胞分离机

细胞分离机的使用类似于离心机分离,将血液进行成分划分并装入无菌袋。

3 血液成分制备策略

血液成分的制备可通过四种方式进行规划:①对采集到的血液进行全血过滤操作,随后采用2900~4000 g重度离心,并持续保持10~20 min,最后可得到少白细胞的浓缩血红细胞以及新鲜冷冻血浆。而少白细胞的浓缩血红细胞通过再次进行离心操作,可将其支撑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以及辐照红细胞;新鲜冷冻血浆则可以将其制备为常规液体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和缺乏Ⅷ因子血浆。②全血不过滤,将其直接运用2900~4000 g重度离心,并持续保持10~20 min,得到少白细胞的浓缩血红细胞、缺乏血小板的血浆和白膜层,少白细胞的浓缩血红细胞可同过滤操作进行同种血液成分分离,缺乏血小板的血浆可将其制备为常规液体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缺乏Ⅷ因子血浆和凝固因子。白膜层的处理则根据地区不同制备为不同成分,例如欧洲地区人群可加入血浆,采用1000~1300 g离心,保持6~10 min,制备为缺少白细胞血小板。④将采集的全血使用1000~1300 g离心,保持6~10 min制备为少白细胞的红细胞,美国国区人群可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可进一步操作植被为红细胞添加液、洗涤红细胞和辐照红细胞。富血小板血浆可采用2900~4000 g重度离心,并持续保持10~20 min制备为浓缩血小板,去血小板血浆可将其进行操作制备为常规液体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和缺乏Ⅷ因子血浆[5]。

4 血液成分储存

我国国内的相关规定要求在进行血液制备时,其产品可分为血液制剂、造血干细胞和血液制品。目前在医学临床使用的血液制剂通常为全血或者分血,分血的情况同时包含了红细胞类分血、病原体灭活血浆、浓缩血小板、新鲜冷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以及辐照成分血和单采成分。红细胞分血还包含了浓缩红细胞、悬浮红细胞、浓缩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和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单采成分的血液组成情况则包含了单采血小板、单采少白细胞血小板、单采粒细胞等。

而对于血液成分的组成则要根据细胞组成的不同性质提供不同观点环境和温度,由于红细胞的质量下降通常和氧以及红蛋白的结合力有关,因此在对红细胞进行储存的过程中,需采用2~6 ℃进行,并且环境温度越低,对红细胞的影响则越小。临床医学也通过使用冷冻的方式对其进行储存,在制成抗氧化剂等方面则有所凸显。由于新鲜血浆的血小板在低温时活性会显著下降,从而影响新鲜血浆质量,因此对于新鲜血浆的保持需要保持于常温,一般选择为22 ℃,同时需要防止震荡对血小板产生凝聚作用。另外,冷冻血小板需要加入保护剂,保证血小板技术。凝血因子的储存条件通常选为-20 ℃的环境进行储存。白细胞的储存则选取室温,通过以上方式则能够保证血液成分的最佳保存状态。

5 结语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时代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医学的进步,同时由于外伤所导致的患者逐年增加,对于血液的需求也较多。目前我国还处于血液供应紧张的现象。通过血液成分的分离,并将其作为制剂,能够显著提高血液的利用率,最大化转化血液供应者的血液资源,血液成分的保存,也有利于我国血液资源的临时应用,进一步提高血液的利用率,因此对于血液的分离和储存,需要采用高效率的方式进行。

猜你喜欢
供血者离心机全血
济南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状况和流行特征分析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人人健康(2022年13期)2022-07-25 07:14:30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LP60型双级活塞推料离心机的研制与应用
中国盐业(2018年20期)2019-01-14 01:18:44
22例胎胎输血新生儿的临床观察研究
离心机转速及相对离心力的正确表示
遵义市血液集中化检测的实践与分析
重庆医学(2016年2期)2016-06-14 08:50:00
应用快速全血凝集试验法诊断鸡白痢和鸡伤寒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14
ZPJ-40型高速转盘离心机减振技术
土工离心机研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