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2020-12-24 08:39文明于国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0期
关键词:息肉胆囊胆固醇

文明,于国峰

(1 内蒙古民族大学2017级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生,内蒙古 通辽;2内蒙古赤峰市第二医院普外科,内蒙古 赤峰)

0 引言

胆囊息肉,英文全称为polypoid lesions of the gallbladder,英文简写为PLG,这种疾病目前在临床上较为高发,主要指的是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胆囊壁内病变[1]。根据对国内外所报道的胆囊息肉的发病率数据,很明确地证实了胆囊息肉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已经成为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当前用于诊断胆囊息肉疾病的诊断技术非常先进,由此使得胆囊息肉的检出率不断升高。胆囊息肉主要可以分为非肿瘤性和肿瘤性两大类别。前者主要包括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腺肌瘤、黏膜增生等,后者主要包括非乳头状腺瘤、乳头状腺瘤、腺瘤恶变、腺癌等[3]。通常在临床中收治的胆囊息肉患者中的绝大多数都为良性非肿瘤病变,其中胆固醇性息肉(cholesterol polyps,CPs)是最为常见的息肉类型,其次为炎症性息肉、腺瘤样增生等[4]。虽然胆囊息肉属于一种良性疾病,但是并不表示其不会发生癌变,有数据支持,胆囊息肉也有癌变的可能性。特别对于合并胆道结石的患者,胆囊息肉癌变的风险性会增加。当出现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cm或短期内增大明显、单发病变且基底部宽大、息肉慢慢变大、合并胆囊结石和胆囊壁增厚等,年龄超过50岁的患者等恶变危险情况出现,临床上应予以重视,建议选择手术切除[5]。胆囊息肉样病变中以胆固醇息肉较为多见,占PLG一半以上[6]。本次研究我们查阅了相关的文献,对胆囊息肉的治疗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1 胆囊息肉诊断

胆囊息肉在临床一般无明显症状,可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右上腹隐痛、不适感、胀气等症状,若患者并存结石情况,那么还会出现胆绞痛症状。当前临床上对胆囊息肉进行检查主要还是应用影像学方法。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症状没有特异性,在临床中确诊的患者中多数患者是没有相关疾病表现的。由于胆囊息肉患者没有特异性的症状表现,所以很难发现,通常患者都是在接受健康体检的时候发现患有胆囊息肉疾病的。但是随着医疗检查技术越来越先进,在诊断胆囊息肉方面就会变得难度相对降低,可以选用的检查仪器也越来越多,由此胆囊息肉的确诊率越来越高。当前对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主要是应用B超检查,因为这种检查技术是无创的,对患者损伤小,而且价格低廉,患者容易接受,最重要的就是检查效果好,因此成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检查方法。利用超声诊断胆囊息肉能够明确息肉发生的位置与数量,还可以测量出息肉的大小,也可以观测到胆囊壁的三层结构黏膜层、肌层和浆膜层情况[7,8]。胆囊息肉病变的超声诊断要点主要为[9-11]病变的形状为球形、桑葚状或者是乳头状,有的是单发,有的是多发,常常是在胆囊壁位置附着,回声为强回声或中等回声,一般没有固定的位置,腺瘤更多的表现为等回声。根据文献报道,超声检出率超声效果要好于CT和胆囊造影检查,可以对部分病变实施进一步的定性。

CT与MRI: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应用CT诊断胆囊息肉,其诊断率大概在70%-80%之间。CT主要为断层扫描,如果胆囊息肉样病变较小的话,那么可能不能发现,在这方面效果比B超检测要差一些,并且对泥沙样结石与肿瘤的鉴别诊断效果也不佳,并且这种检查手段费用较高,因此一般不会直接作为检测胆囊息肉的检测方法。但是CT在定性方面要比B超效果好,螺旋 CT薄层、增强 CT可提高胆囊癌的早期检出率 。因此,对高度怀疑为胆囊癌的患者要及时做CT检查。目前,PLG 诊断的新技术、新设备发展较快,PLG 不同阶段的影像学检查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所以联合应用几种检查方法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准确诊断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 胆囊息肉治疗

当前治疗胆囊息肉的主要方法为手术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胆囊的方法,这样就可以使疾病达到根治的目的。可以供临床选择的手术治疗方法为传统胆囊切除、小切口胆囊切除、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胆囊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人的胆囊被切除了,那么胆汁就会反流,形成胆汁反流性胃炎,还有就是可能导致患者发生结肠癌。所以,不能在确诊患者患有胆囊息肉疾病之后就盲目对患者实施手术切除胆囊,因为胆囊息肉是一种良性疾病,并且病灶较为稳定,患者只需要定期检查即可,不用进行手术治疗。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患有胆囊息肉的患者中,大约有超过一半的患者都是患的胆固醇息肉,而这种息肉性疾病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称之为息肉,其只是胆固醇结晶附着于胆囊壁被泡沫细胞包裹而形成的,通常发生癌变的概率非常小,有些患者在调整饮食与作息规律后,疾病就会自愈。我们对胆囊胆固醇息肉的发病病理基础进行了分析,主要为患者体内的胆固醇代谢出现异常情况,胆囊收缩功能不断下降,但是胆囊吸收功能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导致胆固醇息肉患者胆囊黏膜胆固醇堆积的原因当前还没有准确一致的结论,我们猜测导致其发生的机制可能为:(1) 胆囊壁局部合成导致胆固醇含量增加;(2)从胆汁和血中摄入胆固醇的量不断升高;(3) 胆囊黏膜细胞移出过量胆固醇能力受到损害。

胆固醇性息肉是患者体内的胆固醇出现了异常,过饱和胆汁中的胆固醇主动和被动转运至胆囊粘膜上皮细胞胞浆过程增强,巨噬细胞将其吞噬,导致巨噬细胞的体积不断增大,移动速度不断变缓 ,变成泡沫细胞,细胞越来越多堆积在粘膜下,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使粘膜隆起并突入胆囊腔,就形成了胆固醇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没有固定的存在状态,可能会变大,可能会变小,也可能会消失。胆固醇性息肉是一种非新生物病变,这种类型的息肉通常情况下是对胆囊功能不造成影响的。对于胆固醇性息肉的治疗方面,原则上是不建议实施手术治疗的,因为手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还有一定的风险,另外,通过手术治疗将患者的胆囊切除后,就会改变胆囊的正常代谢功能,对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反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不利。但是一些患者就要接受外科治疗,外科治疗的适应症包括:(1)单发或多发病变,伴有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2)息肉的位置在底部或颈部,特别是出现在胆囊颈部的息肉,伴有梗阻症状的;(3)胆固醇性息肉直径超过10mm,通过临床检查发现息肉的生长速度较快,不能排除恶变;(4)患者的疾病症状较为严重,已经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与生活;(5)由于患病患者的心理负担较大,甚至出现了心理疾病,患者要求实施手术治疗[12,13]。对待胆囊息肉样病变既不要盲目施行胆囊切除术,同时也不要放过那些可能发展为恶性病变的疾病,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法,必要情况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3 结论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当前,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对患者的健康造成较严重的危害。胆囊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多发疾病,多数患者疾病为良性,但是此病的致病因素较为复杂,与多方面都存在关系。息肉的类型主要包括胆固醇性、炎症性息肉等,但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的息肉类型为胆固醇性息肉。胆囊息肉的发病原因和形成机制非常复杂,通常致病原因不是一种,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截止到目前,研究和报道最多的是高脂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很多业界人士认为胆固醇代谢与胆囊息肉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炎性胆固醇结石等有关。作为临床一线医生,一定要重视胆囊息肉疾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患者做好各种检查,综合分析后认真评估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人其恶性变的可能性。外科治疗要严格把控适应证,对于那些没有必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就不要盲目给患者实施手术,可以保持现状,但是要叮嘱患者定期作B超随访观察,我们必须全面考虑病情给出合适的治疗方案[14]。

猜你喜欢
息肉胆囊胆固醇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胆囊壁毛糙是患了胆囊炎吗?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
哪些胆囊“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