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博 李卫民 殷强 张爽
病人,男,47岁。发现右侧腹股沟包块3天,不能回纳于2019年3月13日急诊入院。病人3天前无诱因出现右侧腹股沟区包块,伴胀痛,咳嗽时包块疼痛加重。既往病史无特殊,体格检查:腹软,右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右侧腹股沟区可触及一5 cm×6 cm的包块,质韧,表面无红肿,无破溃,压之疼痛,活动度差,平卧位包块不消失,肠鸣音可。查血白细胞17.66×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87.5%,红细胞4.46×1012/L,血红蛋白137 g/L,血小板192×109/L,凝血功能正常。生化全套:超敏C反应蛋白322.24 mg/L。全腹CT检查提示右侧腹股沟疝嵌顿(多为回肠)伴局部肠壁肿胀并周围渗出(图1)。入院后3小时行右侧腹股沟嵌顿疝松解术+剖腹探查术,右侧腹股沟斜切口逐层切开,打开疝囊,大量脓液流出,见一长约6 cm条索状肿物嵌顿于内环口,颜色发黑,表面较多脓苔覆盖,松解疝囊颈部,沿内环口进入腹腔,见回盲部紧密粘连于内环口附近,嵌顿肿物考虑为阑尾,腹腔内肠管稍扩张(图2)。术中诊断为右侧腹股沟嵌顿疝,坏死性阑尾炎并脓肿形成。先行结扎并离断阑尾系膜直至阑尾根部,距阑尾根部约0.5 cm双重丝线结扎后切断阑尾,荷包缝合包埋根部残端满意后,再次探查腹腔未见明显异常,放置引流管。然后分离疝囊周围组织,连续缝合关闭腹膜及疝囊,将腹横筋膜与腹股沟韧带缝合数针加固内环口,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术后病理检查: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图3)。术后予以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每日换药。术后8天出院,切口愈合可。
图1 全腹CT
图2 术中阑尾
图3 术后阑尾病理活检(HE,10×400)
讨论Amyand疝的定义为腹股沟嵌顿疝的疝囊内容物为阑尾,发生率较低(0.1%),穿孔性阑尾炎的发生率更低(0.01%)[1]。Amyand疝的症状和体征与其他嵌顿疝相似,腹部B超或CT检查可以辅助诊断,但术前难以确诊,一般在术中明确。
Losanoff和Basson创建了一个分型系统及对应的处理原则[1],Ⅰ型,正常阑尾,还纳阑尾,无张力疝修补术。Ⅱ型,阑尾发炎,无腹腔感染,经疝切口的阑尾切除及传统疝修补术。Ⅲ型,阑尾发炎并腹腔感染,经腹阑尾切除及传统疝修补术。Ⅳ型,阑尾炎症合并其他腹部病变;Ⅲ型手术方法和处理伴随疾病。目前对于Ⅲ~Ⅳ型手术治疗已经达成共识:避免行补片修复,但Ⅰ~Ⅱ型仍有争议。Perrotti等[1]描述了1例病人的阑尾系带粘连在疝囊上, 属于Ⅰ型,如不切除阑尾则不能解除嵌顿。但按上述系统,处理应是阑尾还纳,补片修复。Velimezis等[2]描述了1例有复发性疝,急性阑尾炎,无穿孔、腹腔感染的病人,由于该病人属于复发性疝,必须行补片修补术和阑尾切除术,但这与Ⅱ型疝的处理相冲突。Shaban等[3]认为,做好术区的冲洗,术后使用抗生素,Ⅱ型Amyand疝也可行补片修补。上述分型系统缺少某些特殊情况的处理,仍需进一步完善。本例病人在术中已明确为Ⅲ型Amyand疝,此型争议不大,遂行开腹探查术,阑尾切除术及无补片的修补术。
目前,最新的趋势是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Amyand疝。Suha等[4]通过开放式无补片疝修补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了1例Ⅱ型Amyand疝,病人术前超声怀疑阑尾嵌顿,术后无感染。Ryujiro等[5]采用两阶段手术修补Amyand疝,术前确诊为Ⅲ型Amyand疝,采取第1步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第2步在1个月后行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术后无感染。在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比传统阑尾切除术具有多个优势,包括减少局部感染风险,增大行补片修复可能性,也避免了疝缺损的扩大或疝囊颈部的扩张,降低了疝复发的可能性。但也只有术前考虑Amyand疝时采取腹腔镜探查加阑尾切除才更有利。本例病人虽然术前已行腹部CT,但术前未怀疑Amyand疝,未行腹腔镜探查术。
总之,Amyand疝术前诊断困难,如能术前怀疑Amyand疝,则可行腹腔镜探查并阑尾切除术,再视疝的分型确定是否行补片修补术。如术前诊断不明确,在术中明确分型后,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也能减少局部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