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春英
摘要:固定資产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点,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对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有着推动作用。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科室随意借用及转让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长期未转固、出租出借不规范及报废随意、信息化水平低下、固定资产指标未纳入绩效考核、预算管理不健全的问题。本文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对提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及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以及提升其管理水平,财政部在《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通知》(财资〔2020〕97号)中提出,要落实管理责任,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基础管理,确保家底清晰;规范管理行为,提升管理效能;完善追责机制,加强监督检查。随着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益突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科室随意借用及转让固定资产
科室在未通过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同意的情况下,就把自己科室的固定资产随意借用及转让给其他科室。固定资产相互借用或转让,资产归口管理未做转让登记备查,财务科也未更改固定资产卡片,会导致账上的科室与实际使用科室不符,资产清查时不仅找不到借用或转让的固定资产,也会使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时的科室成本不符,使得成本失真。
2.在建工程长期未转固定资产
医院存在已使用多年的房屋及建筑物,财务账上长期按在建工程管理,不转入固定资产的情况。由于在建工程的占比较大,不转入固定资产,就意味着不能按期提取固定资产折旧以及计入成本费用,也就违反了政府会计制度及相关规定。
3.固定资产出租出借不规范
在医院摆放的ATM机和自动售货机,大多数医院都忽视了经主管部门审批和收取费用的事项。这是医院固定资产出租出借不规范的行为,会使国有资产损失。
4.固定资产报废随意
资产清查时,发现账上的资产找不到实物的现象。具体原因有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因场地不够用或消防安全检查不合格等原因未与财务科沟通的情况下,就报废固定资产,导致账实不符。
5.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低下
医院的信息系统未做到互联互通,采购部门购入资产后相关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在资产系统中对固定资产进行入库,财务科需在财务系统中手工输入固定资产卡片并提取折旧。由于资产系统与财务系统未做到互联互通,使得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和财务科都要做固定资产基本信息录入工作,这不仅浪费时间,也会因为两个部门维护固定资产基础信息不一致,影响后续折旧及维修,资产清查、报废等环节。
6.固定资产指标未纳入绩效考核
科室申请专用设备时,在未进行可行性论证及前期调研的情况下,就盲目申请购入。因固定资产未纳入绩效考核,科室没有节约意识,盲目购入,会造成浪费。
7.固定资产预算管理不健全
医院未将固定资产纳入预算考核体系,存在盲目购入固定资产,前期可行性论证和评估不完善的现象,导致购入后固定资产达不到预期目标。
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1.全院固定资产做到统一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各科室共同参与,做到统一管理。医院应通过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组统一领导,申请科室、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财务科应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在HRP入库时,应把好入口,维护好每一个固定资产的基本信息,做到有物必登、登记到人、一物一卡、不重不漏。财务科对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当月录入的固定资产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做账务处理并提取折旧。各科室需转让固定资产时,在HRP系统上进行科室调整申请,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同意及备案后才能进行调整。科室也应设置资产管理员岗位,对每个资产做好管理,做到定期自查。医院对科室的资产管理员定期培训,提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2. 在建工程及时转入固定资产
为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财政部《关于加快做好行政事业单位长期已使用在建工程转固工作的通知》(财建〔2019〕1号)以及《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中指出,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入账,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医院都对在建工程转固存在误区,认为基建项目只有竣工财务决算批复后才能进行在建工程转固,实际上并非如此。对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入账,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
3.加强固定资产出租出借管理
医院应加强出租出借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其程序,避免国有资产损失。医院如对外出租、出借的,应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并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财政厅审批,应当履行资产评估、公开招租及合同签订等程序后才能进行出租出借。对出租、出借的固定资产,在收入中抵扣应缴纳的税款和所发生的相关费用后余额按有关规定上缴财政。
4.做好固定资产清查及报废管理
资产清查时,财务科应汇同审计科及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定期对医院固定资产进行盘点,以月度科室自查,季度多科室共同抽查,年度全盘的形式进行固定资产盘点,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对盘盈或盘亏的固定资产按政府会计制度以及相关规定报批、查明原因后及时规范处理。对符合报废的固定资产,报经主管部门和财政厅批复后,对实物和账务进行处理。对需报废处理的固定资产,先经评估后进行处置,处置的固定资产与报批的明细应做到一一对应。
5.提升信息化能力建设
医院信息系统未做到互联互通,影响固定资产的及时性,全面性管理。如科室之间调整固定资产时,科室在资产管理系统发起调整申请,资产管理部门点击同意后就可以办理手续,财务科自动转为调整后的科室,自动生成凭证并提取折旧。医院信息化能力的建设,从登记管理到权属管理,核算入账都做到时时管理,会有效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及准确性。
6.定期分析固定资产指标并纳入绩效考核
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配置合理性及管理效率,医院应定期分析固定资产的相关指标。医院角度考核指标为固定资产率、固定资产更新率、固定资产净值率。医院的固定资产率因其行业特殊性,专用设备价值较高,使得固定资产率指标也较高,从资金营运能力的角度来看,固定资产比率越低,表明医院的营运能力越强;随着医院不断引进新技术新项目,设备的更新较快,固定资产更新率也就高,医院为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对设备进行更新是合理的,但如果更新设备没有可行性论证就盲目购入,这种情况下固定资产更新率过高就不合理了;固定资产净值率是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该指标越高,表明固定资产越新,可以为医院服务的时间的越长,对未来发展的准备比较充足,发展潜力大。医院对固定资产指标做到定期分析,对于不合理的指标,及时进行调整。
科室角度考核指标为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每床位占用固定资产。科室购入固定资产必定会增加医疗收入,如果科室新购入了固定资产,医疗收入未增长,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指标反而降低了,表明科室没有利用好新购入的固定资产;科室的开放床位数是与固定资产是配比的,如果科室在未增加开放床位情况下,每床位占用固定资产指标过高,表明该科室固定资产超标。科室的固定资产相关指标超过规定的指标以及有提前报废或新购入不使用的情况,就应扣除科室的质量分,扣除当月相应的绩效。
7.加强固定资产预算管理
资本性支出是预算中的大块,占用资金较多,科室在做预算时应充分做好可行性论证和评估、论证和审议,不得盲目购入固定资产。医院按照轻重缓急排序后,合理安排固定资产购置,严格按照预算执行。科室要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在摸清固定资产存量基础上,合理提出配置需求,审核部门要嚴格把关,从严控制。
三、结语
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应从统一管理、在建工程及时转入固定资产、加强固定资产出租出借管理、做好固定资产清查及报废管理、提升医院信息化能力建设、固定资产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加强固定资产预算管理方面入手。医院对现行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提出的建议,积极做出调整,确保固定资产安全完整,高效运转。
参考文献:
[1]张希.政府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J].会计之友,2018(20):136-139.
[2]温朝霞,张达,崔津生等.天津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问题研究[J].天津经济,2019(03):38-41.
[3]刘彦茜.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20,37(08):58-61.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