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药材产业扶贫现状及对策

2020-12-23 09:44刘梦岩周晓辉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产业扶贫贫困户

刘梦岩 周晓辉

摘要:中药材作为河北省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本文结合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指出当前的中药材产业扶贫存在的客观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药材产业;产业扶贫;贫困户

近年来,中药材产业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关注,其发展不仅关系到中医药产业的振兴,也关系到药农收入水平的提高,为此国家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在扶贫工作中发挥的作用。目前,河北省的中药材产业扶贫卓有成效,切实提高了药农的收入,为顺利完成今年的脱贫任务作出了贡献,但是河北省的中药材产业扶贫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河北省是我国中药材重点产区,现有中药材资源多达1442种,闻名全国的道地药材有20余种,其中“安国八大祁药”(祁花粉、祁沙参、祁菊花、祁紫菀、祁白芷、祁山药、祁荆芥、祁薏米)以及热河黄芩、西陵知母、邢枣仁、完远志、北柴胡、太行连翘、王不留行、口防风、金银花、北苍术等都是河北省道地药材品种。目前,河北省人工栽培药材有100多种,种植面积达262万亩,野生抚育面积约100万亩,药材总产量100万吨以上,产值100亿元以上,形成了冀中平原产区、冀南平原产区、坝上高原产区和太行山产业带、燕山产业带“三区两带”产业发展格局。

河北省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特别是道地药材在一些重点生产区县的农业产值中占有较高比例。部分道地药材的主产区地处山区或偏远地区,这也是当前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中药材产业扶贫成为拉动农民增收的主要举措。

二、河北省中药材产业扶贫方式

全省贫困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61万亩,占全省的62%。目前河北省2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都在积极发展中药材的种植或加工,将其作为拉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重点产业。太行山酸枣、连翘、皂角等野生资源型产业优势明显,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在农民脱贫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 提供工作岗位扶贫。中药材种植加工合作社(或企业)为当地贫困户劳动力提供工作岗位,贫困户通过获得较为稳定的劳动报酬实现脱贫,一方面解决了用人单位的人力需求,同时也培养了贫困户的中药材生产技能,有助于稳定脱贫。

2.流转土地扶贫。中药材种植需要大量土地,贫困户可以将闲置的土地使用权流转给种植大户、合作社等中药材种植主体,获得土地流转的报酬。

3.订单种植扶贫。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或合作社)与贫困户提前签订药材收购协议,贫困户按照协议规定的药材品种(甚至有时会赊销中药材种苗)进行种植,必要时企业应提供相应技术支撑。在药材收获时,企业按协议规定的价格予以收购,解决药材的销路和药农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可以放心的种植并获得稳定的收入。

4.托管种植扶贫。如果贫困户缺乏必要的生产能力或经验,没有中药材种植的意愿,可以由种植企业(或合作社)、村委会与贫困户签订三方协议,企业(或合作社)用贫困户产业扶贫贷款进行中药材种植,贫困户不参与生产但可以分得一部分收益。

5.入股种植扶贫。贫困户以承包土地的使用权入股中药材合作社成为合作社社员,或入股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股东。企业或合作社通过中药材种植运营获取收益,贫困户通过分红获取收入。

6.政府支持引导种植扶贫。政府出台中药材种植扶贫政策,提供技术指导,对贫困户种植中药材进行补贴和培训,有计划、有步骤的引导贫困户种植中药材。

三、河北省中药材产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产业精准扶贫指导,发展盲目而低效

虽然河北省在2014年就编制了《河北省中药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2019年发布了《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但河北省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规划布局不夠具体,有关中药材产业扶贫的相关政策较少,并且仅有的相关政策精准度不够,未能发挥应有指导和支持作用。

2.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融合程度低。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不协调、不均衡。第一产业相对发达,二三产业相对落后,注重中药材种植,忽视中药材加工以及科技服务,更谈不上新产业新业态开发,造成产业融合程度低,产业效率低,产业附加值低。由于缺乏上规模、高品质的中医药加工制造业,致使无法实现产业链条的衔接,不能充分拉动中药材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限制了药农收入的提升空间。

3.科技支撑力度不足,技术管理人才短缺。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需求不断更新,所以对中药材种植和产品研发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当前河北省中药材种植企业、合作社和种植户基本还是沿用过去传统的种植技术和习惯,中药材加工主要还是一些简单的初级加工,附加值低,难以获得较高回报。无论种植还是加工,无论技术还是管理人才缺乏,各种类型的技术和管理培训不到位,导致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4.市场价格波动大,风险防范能力较低。大部分中药材价格波动较大、没有规律,而且多表现出价格下降快、幅度大,价格上涨慢,幅度小,如此一来,价格传导后的下游产业势必也会遭受冲击。由于“水涨船高”,价格波动风险基本上由种植者承担。普通药农缺乏对中药材市场价格走势的判断能力,如果没有任何保障机制,价格风险会严重影响贫困户药农参与生产的积极性和信心,甚至可能会出现因价格波动而返贫的情况。

5.扶贫联结机制不完善,产业扶贫带动能力低。政府、村委会、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和贫困户是中药材产业扶贫中的相关主体。其中,政府希望尽快解决贫困户的脱贫问题,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没有帮助贫困户脱贫的动力,许多贫困户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能否建立有效的扶贫联结机制,特别是调动企业和贫困户的参与积极性,直接影响到产业扶贫的效果。其中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政府的产业扶贫政策能否使贫困户的脱贫增收与龙头企业的收益增长目标趋同;二是,村委会必须为民谋利,具有强烈责任心。目前采取的产业扶贫方式和模式总体上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扶贫带动效果。

四、推进河北省中药材产业扶贫的对策

1.强化规划引领和政策引导,促进产业及扶贫有序发展。在现有中药材发展规划和扶贫政策的基础上,制定河北省中药材扶贫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意见,而且重在抓落实。深入农村和农民,通过多种方式,宣传中药材产业扶贫政策,使每一个贫困户熟悉相关的政策,使扶贫措施实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延长产业链条,发展新产业新业态。鉴于目前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单纯注重发展种植业、二三产业明显落后这一现实,应该在保持中药材种植稳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二三产业发展,形成一二三产业的良性互动和友好衔接。加快培育和引入大型中药材加工企业,鼓励企业进行中医药科技创新,加大新药品的研发投入,鼓励制药企业在做好产品的同时打造知名品牌,同时鼓励企业拓展与中药材相关的饮品、食品、保健品、种苗、农机具等生产领域,引导贫困地区的中药材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同时,注重新产业新业态的开发,打造中藥文化、旅游、养生保健等一体化商业体系,加强中药材文化建设,注重中药文化产业与养生、旅游产业协同发展。

3.加强科技投入与支撑,注重人才引进和培训。充分发挥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药材创新团队的科研力量,进行中药材种植技术示范和推广,普及先进种植技术和耕作方式;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中药材深加工技术研发和推广,不断提升中药材加工业的整体水平和中药材加工品的科技含量。针对中药材人才缺乏的问题,一方面要结合市场需求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对贫困户从业人员进行专项的技术培训,提升从业者的业务水平。

4.建立动态预警机制,创新保险产品。虽然,近些年中药材产业发展较快,扶贫效果也逐步显现,但仍有些地方存在“年年扶贫年年贫”的状况,这往往是由于中药材价格的不稳定造成的,致使药农收益达不到预期。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政府应建立中药材价格动态预警机制,合理预期市场价格走势,在播种前予以指导,防止出现药农“一哄而散”和“一拥而上”的情况,避免剧烈的价格波动影响中药材扶贫效果;另一方面,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中药材价格保险产品,防止市场价格骤降导致返贫。

5.完善产业扶贫联结机制,增强扶贫带动能力。充分发挥中药材产业扶贫主体各自作用,扮演好各自角色。政府应该在资金扶持、技术推广、人才引进等方面制定相应政策措施,使扶贫政策落实与经营主体扶贫效果挂钩,起到连接贫困户与中药材经营主体的纽带作用;村委会做好贫困户的组织发动作用;新型经营主体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贫困户应当积极配合各项扶贫举措,靠自己的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真正实现产业扶贫各个结点的紧密有效衔接,各个主体的相互牵制、相互促进。

基金项目:

河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2018年度基金项目(立项编号:SD181037)。

参考文献:

[1]芮琼,刘玲.安徽省中药材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思考[J].滁州学院报,2018,20(5):16-18.

[2]马楠.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研究——以中药材开发产业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6(1):128-132.

[3]刘洪强,常峰,杨莎莎.中药材产业化扶贫开发对策研究——以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为例[J]陕西农业科学,2016,62(1):102-105,109.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产业扶贫贫困户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产业扶贫的实践困境
广西省产业扶贫探析
践行“产业扶贫”农民增收超10倍
浅析迪庆州精准扶贫情况
“产业联盟”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路径探索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