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蓓
摘 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的重点战略,也是广东的头等大事。作为环大湾区第一圈层的清远,必须抓住这个重大发展机遇,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主动的作为,融入大湾区。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提高站位,借湾区发展东风,明确自身优势,做好定位,加快入珠融湾步伐,推动清远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意义 优势 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11(b)-013-02
灣区经济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增长和技术变革的强大动力。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省委提出举全省之力建设好大湾区。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作为环大湾区第一圈层的清远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1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意义
1.1 国家层面
目前中国经济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应对国际、国内的双重挑战,亟需培养新动能。从国际来看,“逆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对外向型经济比重较高的中国冲击极大, 亟需重新建立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放缓,迫切需要优化经济结构,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城市集群,发展全产业链经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是当前破题的关键举措。
1.2 地方层面
随着比较优势的逐步弱化,粤港澳三地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通过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发挥两岸三地的制度优势,将三地的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优势互补,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实现共同发展。
目前,清远经济总量不大,产业质量不高,转型发展任重道远。另外,清远的公共服务水平与珠三角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研究广州至清远铁路进一步延伸的可行性,目前广清城轨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而交通的互联互通将带动产业同步发展,吸引到更多的项目和产业落户清远,进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除此之外,大湾区的目标是打造公共服务优质、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从这点来看,“入珠融湾”对清远而言,不单是带动经济发展水平,而是共享更多的民生、公共服务领域的资源,清远接受大湾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越大,公共服务水平就越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也越高。因此,“入珠融湾”是关系到清远每个人生活的一件大事、一件好事,必须全力推进。
2 清远“入珠融湾”的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第三章空间布局里提出,要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同步发展。因此,大湾区也需要拓展经济腹地。清远虽未被纳入湾区城市群,但靠近大湾区核心城市之一的广州,依托广清一体化以及自身生态底色好等优势,清远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条件得天独厚。
2.1 区位优势
清远地处环珠三角第一圈层,距离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广州只有一小时车程,未来享受广州的辐射带动作用的机会应该很多。目前广清城轨已进入铺轨阶段,未来这种区位优势会更加突出。广州是大湾区四大核心城市之一,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是不容小觑。清远凭借离广州近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承接广州的产业,疏解广州的非中心城市功能,以此推动广清一体化的进程。因此,从区位上看,清远是有很大机会接受大湾区辐射带动发展的城市,也是很有希望成为大湾区经济腹地的城市。
2.2 生态优势
大湾区的发展目标之一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清远山清水秀,生态资源丰富,可把握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现代农业,为大湾区提供优质的农产品,打造湾区的“菜篮子”“米袋子”工程。整合现有旅游资源,打造极具清远特色的产品路线,打造湾区休闲、养生、文旅等基地,真正地把清远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2.3 成本优势
清远总面积1.9万平方公里,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有充足的土地保障。另外,通过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的配套,清远的用水、用电、用工、运输等综合成本仅为珠三角的60%~70%。加上距离广州较近,交通便利,虽然大型产业较少,但是有大型产业发展的完善配套,有吸引大产业落户,满足企业“成本最优”的有利条件,应该发挥“清远的成本、广州的服务”优势,优化营商环境,做好配套服务,将企业吸引进来。
3 清远“入珠融湾”的对策建议
作为环大湾区第一圈层的清远,把“入珠融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和价值追求,始终应该围绕“湾区所向、广州所需、清远所能”,找准“融湾”契合点,力争在环珠地区参与大湾区建设的竞争协作中谋得先机、先行一步。
3.1 增强“入珠融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思想通,则一通百通;方向明,方能行稳致远。大湾区是广东的一大发展机遇,也是清远百年未有的大机遇。清远市广大党员干部应该不断深化认识、提高站位,紧紧把握国家战略机遇和广清一体化持续升温的有利态势,加快“入珠融湾”步伐。
首先,要认识“入珠融湾”的深刻意义。大湾区是广东的一大发展机遇,也是清远百年未有的大机遇,它是关系到全市经济和民生发展的头等大事,抓住这次机遇,能给清远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作为清远的党员干部,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主动融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决策部署,使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给清远带来的发展机遇变成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推动湾区规划的各项措施在清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其次,要摒弃“事不关己”的消极态度。虽然大湾区规划的是“9+2”城市群,也不代表清远没有发展机会,大湾区布局的是泛珠三角地区同步发展,而不单单是为了珠三角而设计的。因此,不能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去看待大湾区,而应该看到大湾区中蕴藏的清远机遇,利用自身的优势创造融湾条件,在大湾区的发展中找到清远的定位和发展机会。
最后,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投入工作。清远在广东属于欠发达地区,无论经济发展还是公共服务水平都与珠三角城市有很大差距。而这次大湾区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融进去将会给清远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抓住这个机遇,错过了清远与珠三角城市的发展差距会越来越大。因此,不能等、不能靠,要主动出击,利用清远自身的优势创造融湾条件,在大湾区的产业链中找到清远的定位和发展机会。“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党员干部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投入工作,充分把握大湾区发展背景下的清远机遇,开创新时代清远事业的新局面。
3.2 借“广清热”东风,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清远要想融入大湾区,广清一体化是最好的切入口,凭借靠近广州这一区位优势,清远融入大湾区的信心和勇气应该很足。2019年4月省委书记李希和广州市长温国辉先后来到清远调研,提出清远要创建融湾先行市、加快广清一体化进程。之后广清互动频繁,除了两市签署《深化广清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合作意向协议》等合作协议之外,广州日报和清远日报还合作成立了直播广清平台,宣传两市的发展与合作。目前广清轻轨已经进入铺轨阶段,广清一体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因此,应充分借“广清热”这股东风,积极寻求与广州经济发展的最大相同点,找出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共商区域协同发展规划。
对接融入大湾区,并不是有了机遇的东风便万事大吉。大湾区的发展需要创新,突破机制体制的障碍,清远“入珠融湾”同样也需要创新。党员干部应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尝试,主动探索发展模式,结合广州的定位和大湾区的规划,充分发挥清远的优势,寻找“清远所能”,才能全面融入大湾区。
一方面要准确分析广州和清远的基本情况,在承接广州产业梯度转移和资源流通互补等方面找到最佳结合点,实现广州所需和清远所能的完美对接,促进两地资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另一方面广清合作模式也要加快转型升级。在前期积累的帮扶经验和基础上,探索多种合作模式,由过去的产业帮扶、民生帮扶、基础设施帮扶转换为产业合作、民生互联、基础设施互通。比如,加强清远与花都之间的空间合作、交通衔接,深化广清配套服务合作,加快推行“广清通办”业务,优化营商环境等,探索多种广清合作的发展模式,靠绿色生态和政策优势将珠三角的资源吸引过来。
3.3 克服困难,坚定信心,破浪前行
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需要突破机制和体制的障碍探索新的合作模式,这中间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很多。同样,清远要想“入珠融湾”,面临的困难也不少,自身的发展条件有限,与珠三角的发展差距大,产业质量不高。因此,探索“入珠融湾”的有力措施,不会是一片坦途、一帆风顺,过程必然充满着风险和挑战,也将面临着矛盾和困难。
作为清远的党员干部,要倍增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机遇的紧迫感和写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文章的责任感,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担当作为,坚定“入珠融湾”的信心,将大湾区蕴含的清远机遇充分发挥出来,有效担当起建设先行区和桥头堡作为加快清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举全市之力办好这件大事。通过对标对比,找定位、明思路,躬亲力行、真抓实干,形成积极担当作为、激情干事的良好政治心態,推动清远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周跃辉.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解读[J].党课精选,2019(06).
何立峰.增进共识齐心协力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J].宏观经济管理,2019(06).
王璇.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汕尾的发展机遇与对策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032).
彭莉娜,罗晓琴.“一带一路”战略下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4).
邓志新.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著名湾区经济的比较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8(04).
周家立.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惠州市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08).
唐竟淳.在粤港澳大湾区寻找到“湘西机会”有何启示[N].团结报,2019-04-17.
伍少安.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贵州机遇[N].贵州日报, 2019-02-22.